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大臣: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大臣: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3/12/18 12:03:52

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既在曹魏将领中的名气,无法和张郃、张辽、于禁、徐晃、乐进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文武双全的张既,在曹魏所起到的作用,却完全不输以上几位名将。对于张既来说,不仅具备治理一方的才能,还能够多次率军平定叛乱,从而成为非常全面的人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张既这位历史人物。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既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是,张既没有前往东汉都城为官。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东汉末年,董卓等权臣挟持了汉献帝刘协,促使朝廷长期处在混乱之中。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任司空后,征召张既,他也没有到任。后来被州郡举为茂才,升迁为新丰县令,在任期间他的成绩为三辅各县中名列第一。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张既在治理一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后,袁尚在黎阳同曹操对抗。对于袁尚来说,派遣使者联系关中的诸侯,意图袭击曹操的后方。对此,曹操任命张既为议郎,担任钟繇的参军,征召马腾等关中诸将合击张晟等,大破叛军。张琰和卫固被斩杀,张既因为立下了战功,得以被封为武始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亭侯成为众多武将梦寐以求的待遇,比如关羽、赵云等名将,最后的爵位就是一个亭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因为马腾等将领割据关中,这让曹操不太放心。于是,曹操派张既征命马腾,要求他脱离部曲入朝为官,马腾虽已经许诺,但始终忧郁不决。张既恐其生变,乃令诸县储备粮食物资,以备不虞。复令二千石俸禄以上官吏出郊迎接,马腾不得已,乃入朝。曹操表他为卫尉,家属迁至邺城,并表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统率马腾的部曲。对此,在笔者看来,张既推动马腾来到邺城,自然为曹操后来平定关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起兵和曹操相抗衡。对此,张既跟随曹操击败了马超、韩遂。一年后,曹操在东汉朝廷之下建立了魏国这一封国,张既担任魏国的尚书,后来又出任雍州刺史。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州的刺史自然是非常显赫的官职了。

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地后,曹操率军征讨汉中张鲁。对此,张既不仅参加了这场战役,还平定了雍州地区的叛乱。等到张鲁归降曹操之后,张既建议曹操迁移汉中地区的百姓到关中地区。东汉末年,关中地区战乱频繁,这导致该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张既提出了这一建议,并得到了曹操的采纳。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军攻打汉中。在这场战役中,刘备另外派遣吴兰、雷铜进攻武都郡。武都郡属于雍州的范围,对此,雍州刺史张既与都护将军曹洪破吴兰于下辩。虽然整个汉中之战是刘备一方取得了胜利,但是,张既和曹洪,无疑取得了下辩之战的胜利,从而让刘备一方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汉中之地。在曹操大军撤出汉中的时候,张既劝曹操迁移汉中的人口,从而让刘备最终获得了一座空城。不久之后,武威人颜俊、张掖人和鸾、酒泉人黄华、西平人麹演等各举郡反叛,自号将军,相互攻击。对此,张既这位将领率军平定了叛乱,确保了曹魏雍州地区的安宁。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在曹丕登基称帝后,张掖人张进胁持郡守举兵拒邹岐,黄华、麹演亦驱赶本郡太守,举兵响应。面对这一局面,张既领兵至凉州为护羌校尉苏则壮大声势,最终苏则成功平定叛乱。张既进爵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凉州一带出现了叛乱,河西大乱。

对此,称帝即位不久的魏文帝曹丕十分忧虑,说:“非(张)既莫能安凉州。”乃召回邹岐,另以张既为凉州刺史。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既没有经常参加曹魏和蜀汉、东吴之间的作战,但是,张既多次平定雍凉一带的叛乱,也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张既又一次平定叛乱之后,魏文帝曹丕非常高兴,下诏说:“君渡黄河,历险境,用疲劳的军队攻击有准备的敌人,以少数胜多数,功劳盖过了周宣王时的南仲,勤劳超过了尹吉甫。这个功绩不仅仅使河西一带永远宁静,让我再也不用顾虑雍凉地区了。”在此背景下,魏文帝曹丕转封张既为西乡侯,给他增加了二百户食邑,连同以前的食邑,一共四百户。值得注意的是,就西乡侯这一爵位,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也曾获得了。对于刘备来说,在蜀汉建立之后,册封张飞为西乡侯。现在,曹丕也册封了这一爵位,体现出曹魏和蜀汉争锋相对的态度。

最后,黄初四年(223年),张既病逝。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张既这位将领可谓文武双全之辈,他治理雍、凉二州十余年,以惠民而著称,所礼辟的扶风人庞延、天水人杨阜、安定人胡遵、酒泉人庞淯、敦煌人张恭、周生烈等,最终皆成为有名位的卿士。因此,等到魏明帝即位以后,追谥张既为肃侯,由他的儿子张缉承袭爵位。

此外,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宜无惭德,身死之日,并谥曰肃。对于张既来说,得以和贾诩、程昱等人并称为魏晋八君子,也即张既可以和贾诩、程昱相提并论。

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张既、温恢、贾逵等刺史)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标签: 张既

更多文章

  • 三国董卓部将:徐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荣

    董卓被誉为东汉末年第一大国贼,手持重兵西凉军,其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受何进和袁绍所召,进京勤王辅政,最后成为权倾朝野的奸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董卓手下有五大猛将,即吕布、李傕、郭汜、徐荣、华雄,《三国演义》中将吕布列为第一,正史中亦有董卓拉拢吕布的种种良苦用心,

  • 如何客观评价元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朝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与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创造了“元和体”。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稹吧。01讲到元稹,世人大多乐于盯着他的情史说事,他为官正直的一面,以及倡导新乐府的功绩,往往被忽视了。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

  • 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庾信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别名庾兰成、庾开府、庾义城,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庾信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张爱玲曾写过喜欢庾信的诗赋,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民国女子张爱玲》时用过一段庾信的赋:“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诸窗倂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rdq

  • 三国曹魏大将军:夏侯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眼睛被曹性射中后,拔矢啖睛,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相信这是大家想起夏侯惇的第一反应。但是看了三国正史以后会对夏侯惇产生一种错觉,不但没有什么战功被人绑架劫持却能成为曹操集团中地位最高的将领。战绩与其政治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靠亲

  • 北宋诗人:李之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北宋时期词人,是苏轼的门人之一,尤擅作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安徽太平州的一所简陋府宅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案前埋头书写:“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

  • 唐朝诗人:杜荀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晚唐的混乱与黑暗,以及百姓因此遭受的痛苦。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荀鹤的故事吧。《唐才子传》说杜荀鹤:“字彦之,杜牧之微子也。”微子就是隐秘的儿子,有人说是私生子。《唐才子传》记载:杜牧在齐安做州官时,娶了个美女做妾,

  • 唐朝诗人:司空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朝末期诗人、诗歌评论家。他出身在唐末乱世,看到世事难为,无奈归隐,最终却为大唐王朝的灭亡绝食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空图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官至郎中。司空图少年时期就有文才,诗歌文章都很出色,但没有得到

  • 明朝开国功臣:陆仲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仲亨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每个创业皇帝身边,总有一批开国将领。如刘邦麾下的韩信、樊哙、夏侯婴等;如李世民麾下的李靖、李勣、尉迟恭等。在这方面,朱元璋略有不同,朱元璋麾下虽然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但朱元璋擅长培养年轻将领,甚至从娃娃抓起。朱元璋麾下的李文忠、邓愈、沐英等人,都是在未成年时就投身战场,最后成

  • 西晋宗室汝阴王:司马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骏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参与其中,帮助司马懿家族赢得了胜利。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悼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悼公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 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早在晋文公重耳时,晋国就存在着公室血脉不足的问题。而随着执政晋国的卿族们越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