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军阀:吴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东汉末军阀:吴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3/12/28 6:15:39

吴匡,字崇义,是陈留人氏。汉末时期,他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因为有异于常人之处,所以非常受何进宠信。今天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对于吴匡这位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可能有一些人还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吴匡的儿子、侄子和侄女,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对于吴匡来说,儿子吴班和侄子吴懿,都是蜀汉历史上的名将。至于吴匡的侄女吴氏,则嫁给了刘备,并成为了刘备的皇后。

一、吴匡

首先,在东汉末年,何进作为大将军,自然是朝廷重臣。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在此背景下,为了执掌朝廷大权,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作为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吴匡自然参与其中。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害。于是,吴匡联合曹操、袁绍等人杀尽宦官,并攻杀车骑将军何苗。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同归于尽,这给了董卓篡夺大权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对于董卓进入东汉都城洛阳来说,吴匡是支持的。毕竟,大将军何进被杀后,吴匡也需要投靠到一位将领麾下。

公元192年,王允联手吕布除掉了董卓。当然,王允和吕布没能控制局面,这导致汉献帝刘协被董卓的部将所挟持。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李傕郭汜后悔放汉献帝东归洛阳,于是联合起来追击,曹操遂起兵平乱。但是,自公元196年开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样架空了汉献帝刘协,这遭到吴匡的反对。

不过,自公元196年开始,吴匡就没有在《三国志》等史料中出现了。考虑到吴匡的儿子和侄子都来到了益州,所以,吴匡很可能也离开了东汉朝廷。当然,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吴匡的结局自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二、吴班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吴匡之子。吴班为人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后来跟随刘备,从而成为蜀汉的一位将领。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出兵攻伐孙吴,任命吴班、冯习为先锋。当时吴将陆逊、李异、刘阿等驻屯在巫县和秭归县一带,吴班和冯习统军自巫县击败李异等,一直推进到了秭归。到了章武二年(222年),蜀汉在夷陵之战中吃到了败仗。对此,吴班跟随刘备退到了永安。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建兴年间,吴班晋升为后将军,并受封为安乐亭侯。自公元228年开始,吴班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并立下了战功。等到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吴班逐渐升为骠骑将军,授予节符,并进封绵竹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吴班成为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

三、吴懿

吴懿(?-237年),一作吴壹,字子远。兖州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外戚,蜀汉穆皇后吴氏的兄长。对于吴懿来说,是吴匡的侄子。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广汉郡的涪城。建安十八年(213年),刘璋派遣时任中郎将的吴懿与刘璋手下将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军交战,但皆被刘备击败,诸军退守绵竹。吴懿率军向刘备投降,受任为讨逆将军。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平定益州,拜吴懿为护军,并迎娶吴懿当时的妹妹吴氏为夫人。对于吴懿的妹妹吴氏,自然就是吴匡的侄女了。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吴懿升任关中都督。值得注意的是,吴懿担任的关中都督,是一个虚职,也即蜀汉没有实际占据关中地区。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同年五月,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吴懿受封都亭侯。

建兴八年(230年),吴懿和丞相司马魏延在诸葛亮命令下引军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汉军行至阳溪一带,遭遇曹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吴懿和魏延大破费曜和郭淮。吴懿因功受封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并升任左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吴懿和魏延,可谓其非常倚重的两位武将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吴懿受命为汉中都督,镇守益州的门户汉中郡,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建兴十五年(237年),吴懿去世。

四、吴苋

吴苋(?-245年),兖州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对于吴苋来说,是吴匡的侄女。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吴氏早年丧父,因为其父生前与益州牧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来,刘焉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但是,在刘备攻占益州之前,刘瑁就已经病逝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当时刘备夫人孙氏(孙夫人)已返归东吴,部下劝刘备娶吴氏。刘备考虑到自己与刘瑁同族而有所犹豫,法正进言劝说:“论远近亲疏,这种关系哪有晋文公与子圉之近呢?”于是刘备纳吴氏为夫人。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迎娶吴匡的侄女吴苋,显然要拉拢吴氏家族的意思。毕竟,吴懿、吴班兄弟在益州还是具有一定根基和实力的。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在此基础上,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吴氏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吴氏为皇后。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太子刘禅即位,尊嫡母吴氏为皇太后。延熙八年(245年),吴氏去世,谥号穆皇后,葬入刘备的惠陵。

标签: 吴匡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大臣: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既

    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既在曹魏将领中的名气,无法和张郃、张辽、于禁、徐晃、乐进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文武双全的张既,在曹魏所起到的作用,却完全不输以上几位名将。对于张既来说,不仅具备治理一方的才能,还能够多次率军平定叛乱,从而成为非常全面的人才。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张既这位历史人物。一首先,根据

  • 三国董卓部将:徐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荣

    董卓被誉为东汉末年第一大国贼,手持重兵西凉军,其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受何进和袁绍所召,进京勤王辅政,最后成为权倾朝野的奸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董卓手下有五大猛将,即吕布、李傕、郭汜、徐荣、华雄,《三国演义》中将吕布列为第一,正史中亦有董卓拉拢吕布的种种良苦用心,

  • 如何客观评价元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朝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与白居易交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创造了“元和体”。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稹吧。01讲到元稹,世人大多乐于盯着他的情史说事,他为官正直的一面,以及倡导新乐府的功绩,往往被忽视了。元稹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

  • 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庾信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别名庾兰成、庾开府、庾义城,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庾信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张爱玲曾写过喜欢庾信的诗赋,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写《民国女子张爱玲》时用过一段庾信的赋:“树里闻歌,枝中见舞,恰对妆台,诸窗倂开,遥看已识,试唤便来。&rdq

  • 三国曹魏大将军:夏侯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眼睛被曹性射中后,拔矢啖睛,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相信这是大家想起夏侯惇的第一反应。但是看了三国正史以后会对夏侯惇产生一种错觉,不但没有什么战功被人绑架劫持却能成为曹操集团中地位最高的将领。战绩与其政治地位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靠亲

  • 北宋诗人:李之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李之仪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北宋时期词人,是苏轼的门人之一,尤擅作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安徽太平州的一所简陋府宅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案前埋头书写:“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

  • 唐朝诗人:杜荀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晚唐的混乱与黑暗,以及百姓因此遭受的痛苦。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荀鹤的故事吧。《唐才子传》说杜荀鹤:“字彦之,杜牧之微子也。”微子就是隐秘的儿子,有人说是私生子。《唐才子传》记载:杜牧在齐安做州官时,娶了个美女做妾,

  • 唐朝诗人:司空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朝末期诗人、诗歌评论家。他出身在唐末乱世,看到世事难为,无奈归隐,最终却为大唐王朝的灭亡绝食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空图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官至郎中。司空图少年时期就有文才,诗歌文章都很出色,但没有得到

  • 明朝开国功臣:陆仲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仲亨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每个创业皇帝身边,总有一批开国将领。如刘邦麾下的韩信、樊哙、夏侯婴等;如李世民麾下的李靖、李勣、尉迟恭等。在这方面,朱元璋略有不同,朱元璋麾下虽然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但朱元璋擅长培养年轻将领,甚至从娃娃抓起。朱元璋麾下的李文忠、邓愈、沐英等人,都是在未成年时就投身战场,最后成

  • 西晋宗室汝阴王:司马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骏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参与其中,帮助司马懿家族赢得了胜利。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