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戴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戴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00 更新时间:2023/12/18 15:05:42

戴胄(?-633年),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宰相。

戴胄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

629年(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成为宰相。633年(贞观七年),戴胄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

人物生平

初仕隋朝

戴胄生性坚贞,有才干,熟知律法,通晓文案,隋末曾任门下录事,深受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的赏识。

618年(唐武德元年),隋炀帝遇害。王世充在洛阳立越王杨侗为帝,是为皇泰主,戴胄被任命为给事郎。

619年(武德二年),戴胄成为王世充的太尉府官属。 三月,王世充意欲篡位,戴胄进谏道:“君臣犹如父子,理应休戚与共,有始有终。希望您效仿伊尹周公,辅佐王室,使国家安定,则是天下之幸。”不久,王世充又求取九锡殊礼,戴胄再次进谏。王世充大怒,将他贬为郑州长史,让他与王行本一同镇守虎牢关。 不久,王世充称帝。

入唐为官

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攻取虎牢关,俘获戴胄,任命他为秦王府士曹参军。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称帝,是为唐太宗。戴胄被拜为兵部郎中,封武昌县男。

627年(贞观元年),大理少卿出缺。唐太宗道:“大理寺关乎人命,戴胄清廉正直,正是合适人选。”于是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后又改任尚书左丞。当时,尚书左仆射萧瑀免官,右仆射封德彝病逝,唐太宗便命戴胄处理尚书省政务。他善于决断,被人称为开国以来最称职的尚书左丞。

此前,朝廷每逢水旱灾害,全靠正仓拨粮赈灾,但正仓存粮有限,远远解决不了问题。628年(贞观二年),戴胄上表唐太宗,建议效仿隋朝,设立义仓,让官员、百姓缴纳粮食,以备饥荒。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又让他和魏征一同担任谏议大夫,检点朝政得失。

担任宰相

629年(贞观三年),戴胄升任民部尚书,兼任检校太子左庶子。后来,杜如晦病逝,

临终前请求让戴胄主掌吏部。唐太宗遂让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仍旧担任民部尚书、太子左庶子、谏议大夫。他虽有才干,却不通经史,任职吏部时,奖掖法吏,抑制文士,受到舆论的讥讽。

630年(贞观四年),戴胄被免去吏部尚书,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成为宰相,并进爵武昌郡公。

631年(贞观五年),唐太宗打算重修洛阳宫。戴胄进谏道:“关中、河西都在增置军队,此前又在修复九成宫,丁壮被役使殆尽,现在还能剩下多少呢?如今战乱平息不久,民间人口短缺,一人服役,全家废于农事。一家尽力劳作,也难以维持生计。我担心这会引起百姓的怨恨。”唐太宗大为赞许,对侍臣道:“戴胄与我并无骨肉之亲,他能忠直体国,知无不言。我进封他的官爵,就是要酬报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633年(贞观七年),戴胄病逝。唐太宗罢朝三日,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道国公,赐谥号为忠,命虞世南为他撰写碑文。唐太宗见他住宅简陋,怕没有地方进行祭祀,还特命官府为他设立庙宇。

人物评价

王珪: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

刘洎:左丞戴胄,右丞魏征,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

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刘昫:① 胄性明敏,达于从政,处断明速。议者以为左右丞称职,武德已来,一人而已。② 戴胄两朝仕官,一乃心力,刑无僣滥,事有箴规。虽学术不能求备,而匡益自可济时,亦所谓巧于任大矣。

朱元璋:历代任斯职者,独汉称张释之于定国,唐称戴胄。盖有由其处心公正,议法平恕,狱以无冤,故流芳后世。

个人作品

《全唐文》收录其奏疏两篇:《谏修洛阳宫表》《请建义仓疏》。

标签: 戴胄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崔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崔铉

    崔铉(生卒年不详),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崔铉出身于博陵崔氏大房 ,进士及第,早年曾历任荆南掌书记、左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等职。会昌三年(843年),崔铉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因与李德裕不睦,被罢为陕虢观察使。大中三年(849年),再次拜相,

  • 唐朝宰相:萧至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

  • 霍光对汉朝有哪些作为?霍家最后被灭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光

    在中国历史上,权臣是一个十分令皇帝忌惮的角色,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权臣,是汉朝的霍光。霍光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争议的人物,他是汉朝的一大功臣,曾经辅佐幼主,实现了汉朝的“昭宣中兴”。但是霍光将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而又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想做这个皇帝,霍光的野心让人猜不透。霍光

  • 唐朝宰相:袁恕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恕己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

  • 唐朝宰相:萧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华

    萧华(?-762年),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太子太师萧嵩长子。萧华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早年曾任给事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袭爵徐国公。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擒获,授为魏州刺史。后复归朝廷,历任秘书少监、尚书右丞、河中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萧华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宝应元年

  • 唐朝宰相:程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程异

    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唐代安(今属陕西)人。出身官僚世家,以孝顺著称。考明经及第,补郑县尉。精通吏治,被权臣王叔文提拔,升盐铁扬子院留后。后王叔文变法失败,受到牵连,贬为郴州司马,为著名的“八司马”之一。大臣李巽主管盐铁事务后,大力推荐程异,朝廷便授给程异侍御史,重新担任盐铁

  • 唐朝宰相:窦怀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窦怀贞

    窦怀贞(?~713年),字从一,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唐朝宰相,隋朝西平太守窦彦之孙,左相窦德玄之子。进士出身,授清河县令,迁越州都督、扬州长史,入为御史大夫,依附于韦皇后,迎娶韦皇后乳母,时人讽为国赩。唐隆政变后,杀妻请罪,贬为濠州司马。依附太平公主,入为殿中监,迁左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封

  • 唐朝宰相: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

  • 三国曹魏大臣:桓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桓阶

    桓阶,字伯绪,籍贯长沙,据不完全统计,在汉末三国时期,籍贯为如今湖南省的人才数量仅有十二人。在这其中,效力于曹魏集团的仅有三人,桓阶便是其中一人。桓阶的祖父桓超、父亲桓胜都曾在州、郡中任职,尤其是桓胜在荆州颇有声名。桓阶的仕途起步得益于东吴集团的创始人孙坚。孙坚担任长沙郡太守期间,任命桓阶为郡功曹

  • 隋朝宗室皇太子元德太子杨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昭

    杨昭,即元德太子,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生母为萧皇后,他是隋朝时期宗室大臣,大业二年(606年),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追封元德太子。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人物生平祖父钟爱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