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窦怀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窦怀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1/11 8:41:39

窦怀贞(?~713年),字从一,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唐朝宰相,隋朝西平太守窦彦之孙,左相窦德玄之子。

进士出身,授清河县令,迁越州都督、扬州长史,入为御史大夫,依附于韦皇后,迎娶韦皇后乳母,时人讽为国赩。唐隆政变后,杀妻请罪,贬为濠州司马。依附太平公主,入为殿中监,迁左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封中山公,迁侍中,拜尚书右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唐玄宗继位后,迁尚书左仆射,封为魏国公。勾结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阴谋泄露。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窦怀贞畏罪自杀,遍为毒姓。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窦怀贞年轻时很有声誉,衣服俭素,不好玩乐,曾担任清河县令,政绩显著。后来,他历任越州都督、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以清廉干练著称。

依附韦氏

706年(神龙二年),窦怀贞升任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当时,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干预朝政。窦怀贞却谄媚逢迎,还改名从一,以避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的名讳,自此名声渐损。后来,窦怀贞又娶韦皇后的乳母王氏为妻,并以国赩(赩指乳母的丈夫)自居。

当时,宦官势大,窦怀贞对宦官尤其敬畏,每遇审案,见到没有长胡须的,便怀疑是宦官。707年(景龙元年),监察御史魏传弓欲弹劾内常侍辅信义。窦怀贞道:“辅常侍深受安乐公主信任,你怎敢弹劾他?”魏传弓道:“这些人败坏王纲,若能杀了他,死也无恨。”窦怀贞虽无言以对,但仍极力劝阻。

710年(景云元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窦怀贞闻变,亲手将妻子杀死,持首级向相王李旦请罪。不久,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窦怀贞被贬为濠州司马,后又改任益州长史,并恢复原名。

担任宰相

711年(景云二年),窦怀贞被召回朝中,任殿中监,后升任左御史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中山县公。九月,他又改任侍中。当时,太平公主干涉政务,窦怀贞便依附于她。每次退朝都要到公主府中请安。

后来,唐睿宗为金仙公主、玉真公主营建道观,耗费数万。群臣为此劝谏不止,惟有窦怀贞极力赞成,还亲自监督造作。族弟窦维鍌劝道:“您身为宰辅,应该考虑怎么辅佐天子,怎能整日做这些事情?”窦怀贞不答,仍旧监督工事。

十月,唐睿宗登上承天门,道:“如今朝廷政教存在很多缺陷,各地水旱成灾,国库日趋枯竭,官吏日益增多,这虽是朕德行浅薄所致,也和诸位宰相不称职有关。”于是将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五人同时罢相。窦怀贞被贬为左御史大夫。

712年(先天元年),窦怀贞再次拜相,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詹事,并监修国史。七月,相士对窦怀贞道:“你将有灾难。”窦怀贞大惧,请求解除官职,入安国寺为奴。唐睿宗虽同意,但不久又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

自缢而死

同年八月,唐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窦怀贞升任尚书左仆射,并进爵魏国公。

当时,太平公主权倾朝野,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门下,朝中文武大臣也大都依附于她,由此萌生野心,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等人密谋废立。

713年(开元元年)七月,太平公主定于四日起兵作乱,命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率军闯入武德殿,又命窦怀贞与萧至忠、岑羲在南衙举兵响应。结果尚未行动,消息便已泄露。

唐玄宗闻变,命龙武将军王毛仲率军由武德殿进入虔化门,斩杀常元楷、李慈。萧至忠、岑羲也在朝堂中被擒获、斩杀,窦怀贞逃入沟中,自缢而死。唐玄宗命人将窦怀贞的首级斩下,又将他改为毒姓。

人物评价

宋祁《新唐书》:性谄诈,善谐结权贵,宦者用事,尤所畏奉,或见无须者,误为之礼。然生平所得俸禄,悉散亲族无留蓄,败时,家惟粗米数石而已。

亲属成员

父亲:窦德玄,左相。

兄长:窦怀让,密州刺史;窦怀道;窦怀武,弘农司马;窦怀恪,天水都督。

儿子:窦鼎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纪二十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标签: 窦怀贞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幽求

    刘幽求(655年-715年),冀州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唐朝宰相。刘幽求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官至朝邑尉。710年(景云元年),刘幽求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封尚书右丞,徐国公。后进拜侍中,获赐铁券。712年(先天元年),刘幽求谋诛太平公主,因事泄流放岭南。先天政变后,又被召回朝中,升任

  • 三国曹魏大臣:桓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桓阶

    桓阶,字伯绪,籍贯长沙,据不完全统计,在汉末三国时期,籍贯为如今湖南省的人才数量仅有十二人。在这其中,效力于曹魏集团的仅有三人,桓阶便是其中一人。桓阶的祖父桓超、父亲桓胜都曾在州、郡中任职,尤其是桓胜在荆州颇有声名。桓阶的仕途起步得益于东吴集团的创始人孙坚。孙坚担任长沙郡太守期间,任命桓阶为郡功曹

  • 隋朝宗室皇太子元德太子杨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昭

    杨昭,即元德太子,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生母为萧皇后,他是隋朝时期宗室大臣,大业二年(606年),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追封元德太子。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人物生平祖父钟爱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 (58

  • 唐朝成德节度使田弘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田弘正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国家经历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也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交织,并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在安史之乱中,唐朝由盛转衰,甚至差点灭亡,但是却因为田弘正的归顺,使得唐朝多活了一百多年。田弘正,本名田兴,字安道,为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县)人,是唐朝中期将领、藩镇,

  • 如何客观评价萧绰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绰

    历史上的萧燕燕即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绰,燕燕是她的乳名。她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皇权更迭,入宫封后萧思温和燕国大长公主耶律吕不谷(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女)育有三个女儿,她们后来分别嫁给了太祖系三支。长女萧胡辇,是辽穆宗的弟弟太平王耶律罨撒葛的王妃;次女嫁给了耶律李胡的长子耶律喜隐;

  • 阿史那氏:周武帝宇文邕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史那氏

    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改革,实行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的安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当时北周与北齐处于长期的战争关系,彼此互相征战,各有胜负,势均力敌。但在宇文邕诛杀权臣宇文护,亲政后,北周的国势得到提升,而北齐却处于混乱的

  • 东汉末汉室宗亲兖州刺史:刘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岱

    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其实力也是慢慢壮大的。早在公元189年,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

  • 如何客观评价辽朝宗室耶律喜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耶律喜隐

    在影视剧《燕云台》中,耶律喜隐喜得贵子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甚至有意利用儿子,好在日后谋取皇位。那么,历史上的耶律喜隐最终如愿了吗?他与儿子的结局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胡错失皇位,喜隐步父后尘耶律喜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他和辽世宗耶律阮和辽穆宗耶律璟是堂兄弟,辽

  • 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孝端显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端显皇后

    古代皇帝都几乎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所以要想当上一国之母,竞争还是很大的,多少人一辈子入了深宫,却连皇帝都没见到过。也有多少女子进了深宫,为了争宠,玩尽心机,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走进了深宫大院,也就意味着此生进了围墙。也有很多女子进宫得到了皇帝的恩宠,最终光耀门楣,一人得道鸡

  • 唐朝宰相中书令:萧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嵩

    萧嵩(?-749年),字乔甫,号体竣,兰陵人,唐朝宰相,梁武帝之后,后梁明帝玄孙。萧嵩最初担任洺州参军,后得到连襟陆象先的提拔与宰相姚崇的赏识,累迁至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在担任河西节度使时,萧嵩用反间计除掉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又任用张守珪等名将,大败吐蕃,被拜为宰相,进封中书令、徐国公。他任相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