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克用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李克用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李克用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李克用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4/1/19 2:03:51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县。

主要成就

镇压黄巢

唐乾符五年(878年),被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等拥入云州(治今山西大同),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自称留后,与其父合兵攻略州县。广明元年(880年),为唐军所败,举族奔于阴山(今内蒙古境)鞑靼部。后因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今西安),唐僖宗奔蜀。中和二年(882年)冬,召任雁门节度使,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三年,会诸军攻占长安,以功加同平章事,旋任河东节度使。四年,率军入河南,连败黄巢,起义军从此不振。

割据河东

李克用在汴州(治今河南开封)遭宣武节度命使朱全忠袭击,逃回晋阳(今太原西南),遂据河东,长期与朱全忠等交战。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击败成德节度使王镕,次年大破卢龙节度使李匡筹等,攻陷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乾宁二年(895年),率兵入关中,平息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及华州韩建三镇进犯长安的叛乱,护卫昭宗。赐号忠贞平难功臣,进爵晋王。几年后,因与朱全忠接连攻战,兵势渐衰。成德、义武两镇归附于朱全忠,幽州亦不听调遣,东部边境直接受到朱全忠汴军攻击。光化四年(901年),其婿王珂失守河中,晋阳亦受汴军围攻。次年,汴军又攻晋阳城,克用欲退守云州,为部将劝止。晋阳城虽固,但终因兵少力疲,不敢与朱全忠相争。

轶事典故

一箭双雕

有一次李克用和鞑靼部族的人比试射箭,鞑靼人指着空中的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李克用马上弯弓发箭,一箭连中双雕,周围的人都拜服他。

画相趣事

《五代史补》中记有一则故事:在李克用占据河东,声威大振后,盘据淮南的另一个军阀杨行密很想见见李克用什么模样。于是杨行密找了一个画家,假扮商人到河东伺机偷画李克用面貌。不料画家到了河东,立刻为事先得到情报的河东军士所俘虏。克用开始有点生气,接着对左右说:“我少了一只眼睛,招来试着让他画画,看他要怎么画我。”等到画家一到,李克用按着膝盖大怒道:“淮南派你来画我,想必你是画家中高手的,如果今天画我画得不好,那么这里就是你的死地!”画家磕拜了李克用开始画。当时正值盛夏,李克用手拿八角扇,画家因此画时让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眼晴。克用看了说:“你这是向我谄媚。”于是让其重画,画家应声下笔,就画李克用弯弓射箭,一只眼睛眯了起来,好像就在瞄准目标,克用大喜,于是重赏画家银两,并送之回淮南。

三箭赐子

宋初王禹偁的《五代史阙文》记传传说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不能拿下;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握手结盟,结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你必须要讨伐他;第三支箭要消灭朱温。你能完成我这三个愿望,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到了讨伐刘仁恭时,李存勖命礼官以少牢祭于宗庙,请出第一支箭,让贴身将领背着作为前锋。胜利归来之日,带着俘虏将箭送回宗庙。后来,伐契丹、灭朱氏(后梁)也是如此。

标签: 李克用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军阀之晋王李克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 唐朝宰相:崔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

  • 唐朝宰相:李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珏

    李珏,字待价,其先出赵郡,客居淮阴。开成中,杨嗣复得君,引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固言皆善。后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又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内徙郴、舒二州,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迁河阳节度使。俄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珏顾己大臣,谊不以内外自异,表请立皇太子维天下心。江淮旱,发

  • 唐朝宰相:陆元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元方

    陆元方(639年701年3月20日),字希仲,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陈朝给事黄门侍郎陆琛曾孙、朝散大夫陆柬之从子。陆元方博学大度,考中进士后,起家于三水县尉,迁监察御史。武则天即位后,拜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长寿二年(693年),担任门下侍郎、凤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依附宰相李昭德,

  • 唐朝宰相:魏元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元忠

    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魏元忠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武则天晚年时,又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高要尉。中宗复位时任宰相,随波逐

  • 唐朝宰相:张行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行成

    张行成(587年-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朝宰相。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年间被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

  • 唐朝宰相:郑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覃

    郑覃(?-842年),封荥阳公,唐朝大臣,德宗朝宰相郑珣瑜之子。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之一。官至太子太师,后以病辞官。武宗初授司空。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他也因此得以在弘文馆担任校书郎,步入仕途。郑覃此后担任过拾遗、

  • 唐朝宰相:杜元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元颖

    杜元颖(775年-838年),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杜如晦五世孙,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宏词科。逐渐以右补阙升任翰林学士。唐穆宗李恒对他特别宠幸,拜授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任学士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建安县男。长庆三年(823年),出任剑南西川

  • 唐朝宰相:韦处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韦处厚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淳,字德载,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韦处厚出身于京兆韦氏,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一生手不释卷,勤奋著述。在朝为官二十多年,历仕宪、穆、敬、文四个皇帝,忠厚宽和,耿直无私,颇受爱重。地方志记述韦处厚(773~829) 原名淳,为避宪宗讳改名处厚,字德载

  • 唐朝宰相:关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播

    关播(719年-797年),字务元,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唐朝宰相,汉寿亭侯关羽之后。关播进士及第,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都官员外郎、兵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刑部尚书。建中三年(782年),关播被卢杞荐为宰相,授为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