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张光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张光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30 更新时间:2024/1/21 4:43:49

张光辅(?-689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武周朝大臣。在687年被擢升为宰相,次年为诸军节度,参与征讨越王李贞的叛乱。期间,张光辅纵容将士趁机暴敛,杀降冒功,受到新任州刺史狄仁杰的抵制和谴责。张光辅因此怀恨并弹劾了狄仁杰,使其贬官。689年,罪臣徐敬真、张嗣明为保性命而胡乱牵连其他大臣,张光辅被其诬陷为东征平叛时心怀两端,不久后被处死。

人物生平

张光辅少年明辩,有官吏的才干。历任司农少卿、文昌右丞(尚书右丞)。

垂拱三年(687年)五月初三,时任夏官侍郎(兵部侍郎)的张光辅被任命为凤阁侍郎(中书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旧唐书》称因讨平越王之功而拜相。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九月初一,武则天任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麴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内史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领兵十万人讨伐叛军。任命张光辅为诸军节度。

大军围豫州,迅速平息了兵变。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杰为新的豫州刺史。当时张光辅还在豫州,部下将士自恃功劳,大肆索要物资钱财,狄仁杰拒绝了他们。张光辅大怒,质问狄仁杰,不料却反倒被狄仁杰斥责了他在征讨豫州时杀降为功的暴行,一番话义正辞严,说得张光辅无言以对。于是张光辅怀恨在心,回朝之后上奏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永昌元年(689年),三月十一,张光辅守纳言(侍中)。 三月二十,张光辅守内史(中书令)。

七月,曾经起兵反武失败的徐敬业之弟徐敬真在流放中逃回洛阳。他在得到洛州司马房嗣业(《旧唐书》作“弓嗣业”)、洛阳令张嗣明的资助后逃往突厥,却在途中被抓获。房嗣业听到消息后畏罪自杀。而张嗣明和徐敬真希望多诬告一些有名望的人,这样自己也许能免除死罪。张嗣明诬陷了张光辅,称他当初为诸军节度东征豫州时,私下议论图谶、天文,在朝廷和越王李贞之间两头讨好,骑墙坐观成败。 八月初四,张光辅和徐敬真、张嗣明等人一同被处死,籍没家口财产。

人物评价

刘昫等《旧唐书》:“豆卢钦望、张光辅、史务滋、崔元综、周允元等,或有片言,非无小善,登于大用,可谓具臣。”

狄仁杰:“恨不得尚方斩马剑,加于明公之颈,虽死如归耳!”

标签: 张光辅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牛仙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早年曾为县中小吏,后为陇右营田使佐吏,历任洮州司马、河西节度判官,成为河西节度使萧嵩的心腹。萧嵩拜相,荐牛仙客为节度留后,后升任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牛仙客改任朔方行军大总管,赐封陇西郡公,后入朝为工部尚书,加同中

  • 唐朝武周宰相:王方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方庆

    王方庆(?702年),本名王綝,字方庆,以字行于世,雍州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东晋丞相王导之后。唐代武周时期宰相,著名藏书家。博学,熟于朝章,著书200余篇。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皆复函解答,他的门徒将他的书信编为《杂礼答问》。家聚书很多,不减秘府,图书多异本。王方庆逝世后,

  • 李克用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李克用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 五代十国军阀之晋王李克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即后唐太祖,本姓朱邪,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唐末至五代初期军阀,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克用曾率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还率军勤王,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 唐朝宰相:崔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

  • 唐朝宰相:李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珏

    李珏,字待价,其先出赵郡,客居淮阴。开成中,杨嗣复得君,引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固言皆善。后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又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宣宗立,内徙郴、舒二州,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迁河阳节度使。俄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珏顾己大臣,谊不以内外自异,表请立皇太子维天下心。江淮旱,发

  • 唐朝宰相:陆元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陆元方

    陆元方(639年701年3月20日),字希仲,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陈朝给事黄门侍郎陆琛曾孙、朝散大夫陆柬之从子。陆元方博学大度,考中进士后,起家于三水县尉,迁监察御史。武则天即位后,拜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长寿二年(693年),担任门下侍郎、凤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依附宰相李昭德,

  • 唐朝宰相:魏元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元忠

    魏元忠(?-707年),原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唐朝宰相。魏元忠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武则天晚年时,又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高要尉。中宗复位时任宰相,随波逐

  • 唐朝宰相:张行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行成

    张行成(587年-653年),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朝宰相。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年间被拜为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

  • 唐朝宰相:郑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覃

    郑覃(?-842年),封荥阳公,唐朝大臣,德宗朝宰相郑珣瑜之子。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被视为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之一。官至太子太师,后以病辞官。武宗初授司空。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他也因此得以在弘文馆担任校书郎,步入仕途。郑覃此后担任过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