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中期名臣张志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中期名臣张志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3/12/16 17:22:46

张志淳(1457~1538),明代人,字进之,号南园,云南保山隆阳人,世称张侍郎。明代中期名臣、名士。

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正德中为南京户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为官正直,因抵制宦官刘瑾等奸党舞弊乱政,刘瑾奸党在朝廷专权后遭报复诬陷被解职。后居家27年潜心著述,尤究意诗文、书、画,咸造名家。张志淳是明代云南最为著名的学者,其代表作《南园漫录》,是明代云南学人惟一入选《四库全书》者。

人物生平

人物概要

张志淳(1457~1538),明代文人字进之,号南园,云南保山隆阳人,世称张侍郎。明代中期名臣、名士。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正德中为南京户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为官正直,因抵制宦官刘瑾等奸党舞弊乱政,刘瑾奸党在朝廷专权后遭报复诬陷被解职。后居家27年潜心著述,尤究意诗文、书、画,咸造名家。张志淳是明代云南最为著名的学者,其代表作《南园漫录》,是明代云南学人惟一入选《四库全书》者。

主要资料

张志淳,字进之,自号南园野人。其籍,有不同记录,或作江宁人,或作永昌人。其实是误解明代籍与贯所致。明人所谓“贯”,相当今天的祖籍,而“籍”则是现居住地役籍。《明一统志》卷87“其先江宁人,洪武中,迁金齿司”,此说比较可靠。张志淳的曾祖父张杰是应天府江宁县(今南京)人,因“诖误”,洪武末年谪戍云南金齿司,成为云南职业军人(卫籍,也称“军籍”)。金齿司,全称“金齿军民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百姓少,撤销了原有的永昌府建制,升卫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所以,据明代进士题名录均作“张志淳,云南金齿司,军籍,应天府江宁县人”。

家世考证

明代军人系职业军人,长子要继承军人职业,但庶子可以走其它人生之道。到张志淳父亲张昺时,“家日饶裕”,张家进入富人行列,同时开始走读书之路。张昺是明代保山建学初期的名师,有《地理撮要》、《纯庵稿》等重要著述。又是保山万民称颂的慈善家,支持兴办学校,并“以千金置义田于蒲缥”,对生活贫困“不能婚、葬者”都给予接济;对无依靠的孤儿都安排住所,教学技艺,长大后为之婚配;“孀居者皆有给”;而且行善之后不愿让人知道,拒绝报答。对家族中有不良行为的人严加教育管束,“必令改之而后已”,特别反对酗酒。张昺卒后,葬在太保山后的大宝盖山岗。

贤人出仕

受家庭影响,张志淳自幼聪慧好学,酷爱诗文书画,“六艺咸通”。22岁参加云贵乡试,中举第一名。成化二十年(1484),时年26岁的张志淳高中二甲第4名。弘治间,任吏部文选主事,历升选郎,用贤拔滞门无请谒,与天台黄元昭齐名。正徳初,擢太常少卿,提督四译馆,惩入馆贵族子弟多空名之弊,就是混文凭。他制定规章严加整顿,使这些贵族子弟“各肄其业”,于是“敝习一变”,受到时论的称赞。

张志淳是比较正直的官员,如反对兵部尚书刘大夏任用不学之小人张彩,为此得罪张彩。“及彩再附刘瑾,起为文选郎中,无升佥都御史,即转吏侍,予遂有南都之行。”考张彩是正德三年(1508)任吏部侍郎。次年,张彩又进一步升为吏部尚书。这一年,张志淳名义上晋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实际上被排挤出北京官场。沈氏“欣然为之治装”以赴南京,张志淳甚感欣慰。五年,晋南京戸部右侍郎。这年八月,刘瑾党倒台。六年(1511),张志淳也被勒致仕,从此退出政治舞台。致仕原因,据说是“坐刘瑾党”。张志淳是否属刘瑾党,“无事迹可见,疑亦康海、九思之类也”,此说有一定道理。

此后,张志淳居家27年。正德十五年(1520),张志淳曾替陶潜《陶靖节集》重版作序。次年,巡抚何孟春提出罢镇复府建议,张志淳大力支持了罢镇复府的重大改革。

嘉靖元年(1522),罢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止为永昌卫,复置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市)。张志淳家族属永昌卫军队编制,故后多作“永昌卫人”。

同年,张志淳家庭传来喜事,16岁的幼子张合中 云贵乡解第一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张合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寻改兵部职方司主事。嘉靖十二年(1533)春,寻甸府城成,张志淳为作《新建寻甸府城记》。同年,张志淳侧室狄印真卒,张合回家守丧。嘉靖十五年,服除,改吏部稽勋司主事,后调考功司。

人死入葬

嘉靖十七年,张志淳卒。不久,夫人沈善正也卒。张合与儿子张梧万里远送讣报入京,上疏恳请,皇帝特批,同意按三品规格建墓。

标签: 张志淳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杨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累官至兵部右侍郎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鹤

    杨鹤,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杨嗣昌是他的儿子。生平杨鹤素有清望,萨尔浒大败后,杨鹤曾说:“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至尊优柔不断,又至尊自误”。杨鹤是个正直的好官员,但

  • 明朝官员林偕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林偕春

    林偕春(1537~1604年) 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福建云霄佳州村郭墩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靖四十四年,登进士,隆庆二年(1568年)“分校礼闱”获“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其间,授史职编修,以侍读学士为太子太傅。万历元年(15

  • 北宋慈圣光献皇后曹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

  • 春秋时期小霸主宋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襄公

    宋襄公,宋成公的父亲,春秋时宋国国君。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用的是兼顾《史记索隐》和《荀子》里的两种说法。其中,《史记索隐》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荀子·王霸》中的说法是:&ldquo

  • 曹魏太傅西晋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孚

    司马孚,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将曹魏皇帝变成了傀儡,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控制曹魏大权,眼看曹魏江山即将改换成司马氏的江山,有一个人公然反对,至死也要做魏臣。面对公

  • 有哪些与廉颇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

  •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廉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

  • 白起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白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 王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如何评价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