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曹彰?曹彰为何争位失败?

如何客观评价曹彰?曹彰为何争位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8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0:53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

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夏侯惇许褚伤心加上伤病,已经爬不起来了,而曹仁曹洪跟曹丕关系不太好,全都靠不住,张辽张郃徐晃会帮谁也是个未知数。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的曹彰是一员一流猛将,他麾下的十万大军,也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杀得叛胡不敢仰视。征尘未洗杀气未消的十万大军席卷而来,让洛阳城里的人都替捏了一把冷汗:曹拿靠啥对抗曹彰的十万大军?靠虎豹骑吗?虎豹骑的统领,真的会介入曹家兄弟的煮豆燃萁吗?如果真打起来,岂不是要被孙权刘备钻了空子?

曹家同室操戈的闹剧最终没有上演,是因为老谋深算的一代枭雄曹操早已布局:即使曹洪曹仁和张辽张郃徐晃都帮曹彰,曹丕也有两张必赢的底牌,这两张底牌足以震慑曹彰,让他知难而退。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大汉丞相、魏王曹操薨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操薨逝前,急招留守长安的行越骑将军、鄢陵侯曹彰赶赴洛阳。曹彰昼夜兼程,也没有能见上曹操最后一面:“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三国志》的记载就是这么简单,《魏略》的记载则暗藏杀机:曹彰赶到洛阳,并没有到曹操灵前哭祭,而是先找到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临淄侯曹植,哥俩进行了一番密谋。

曹彰亲率大军赶赴洛阳,并不是想自己做魏王,因为他的愿望就是做卫青霍去病而不是霍光王莽。不知道为什么,曹彰对曹丕很不感冒,却对曹植寄予厚望:“先王急招我来,就是想让我帮你夺得魏王之位!”

曹植虽然经常醉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却表现得很是清醒冷静:“袁绍那几个儿子的前车之鉴不远,咱们可不能步他们的后尘!”

于是在曹丕的调配下,曹彰曹植参加完曹操的葬礼之后,都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正史记载,是波澜不惊下的暗潮汹涌,但表面看起来还算平静,没有因为三子夺嫡而引发内乱,也没有给刘备孙权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就充满了刀光剑影,形势危急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曹彰带领十万百战雄师从长安杀奔洛阳,把曹丕吓得差点钻到桌子底下。

曹丕当时惊慌失措,既怕打不过曹彰,也怕刘备孙权放下积怨趁火打劫:“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

最后还是谏议大夫贾逵挺身而出,说服曹彰交出十万大军,孤身入城与曹丕相拥痛哭,这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于无形了。

曹彰和曹丕没打起来,这是一个遗憾,如果曹魏同室操戈,刘备跟孙权一定会放下因荆州和关羽产生的仇怨,重新结成联盟杀奔洛阳:刘备为关羽报仇是名,夺回荆州是实,如果能击溃曹家,得到的地盘会七倍于荆州,够这对舅哥妹夫分了。

放下刘备孙权会不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放下暂时的仇怨不提,咱们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如果贾逵调停失败,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对战直属曹丕的虎豹骑,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建安二十五年,诸曹夏侯中的夏侯渊已经被黄忠阵前斩杀,夏侯惇也病入膏肓(转过年就挂了),曹洪跟曹丕有过节(曹丕后来差点杀了曹洪),曹仁更喜欢憨直的侄子曹彰(曹彰征乌丸,曹洪瞒着曹丕给曹彰写信),许褚哭得吐血,一时半会儿也爬不起来,五子良将中的乐进已经于建安二十三年先走一步,于禁还在东吴处于软禁状态。

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郃虽然还在,但曹丕曹彰同室操戈,他们都很难选边站队。即使是选边站队,帮助曹彰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大家都是武将,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这是同生共死的袍泽之谊,是要远超对曹丕的感情的。

但是前面咱们说过了,曹操给曹丕留下了两张必赢的底牌,这两张底牌,一张叫曹休,一张叫曹真。事实上这时候曹丕唯一可以依仗的,也只有曹休曹真统帅的虎豹骑了。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曹操的老辣之处了:他已经给曹丕找好了左膀右臂,有曹休曹真的虎豹骑相助,曹丕并不怕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

曹休曹真的能力,绝不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之下,其地位也要高于五子良将,似乎还曾带领五子良将打过仗。

建安二十三年,曹洪击败马超张飞联军,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曹休:“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曹休让曹洪趁张飞立足未稳之际出动出击,果然击溃了张飞的先锋吴兰,张飞见战事不利,就主动退走了。

曹真不但勇悍无比,同时也做过徐晃等人都领导:“夏侯渊没于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

我们看《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就会发现,曹操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是绝不会交给异姓将领统帅的,真正的虎豹骑大统领,就是曹休和曹真(还有一个曹纯,在建安十五年就死了),而这两人都是曹丕的铁杆兄弟:“(曹操)使(曹休)与文帝(曹丕)同止(住),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太祖(曹操)哀真(曹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曹操这一手安排,确实高明老辣:让曹休曹真从小就跟曹丕培养感情,有虎豹骑两大统领的鼎力支持,曹丕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看见了吧?在曹操的刻意安排下,曹丕是有十足底气的,即使曹彰有十万百战雄师,即使曹仁曹洪态度暧昧,即使夏侯惇许褚卧病在床,曹丕也是信心满满:有虎豹骑在,就是刘备孙权联手来攻,我也有一战之力,打不过,我还不会跑吗?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如果曹彰一刀砍了贾逵率众攻城,曹仁曹洪会帮谁?张辽张郃徐晃会帮谁?如果二曹和张徐等人作壁上观,曹休曹真的虎豹骑对战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哪一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标签: 曹彰

更多文章

  • 北宋开国功臣枢密使:赵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普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意即只要是人才,终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赵普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话的正确性。赵普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赵匡胤相识并结为朋友,后

  • 元朝文学家:虞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集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朝官员、文学家,他是南宋左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孙。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虞集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南宋灭亡之际,战火流离家道衰败,小的时候都没有书可以读。因此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杨氏口

  • 明朝史学家:何乔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乔远

    何乔远,字穉孝,或称稚孝,号匪莪,因隐居于镜山,也被世人称为“镜山先生”,是明朝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何乔远(公元1558年-公元163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今泉州市)人。何乔远从小从父学习传统儒家经典,因为何乔远颇有天资,

  •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文侯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魏文侯为姬姓魏氏,名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大业的奠基人,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在位期间,正值多事之秋,先有“三家分晋”之后带

  • 明朝文学家:王九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九思

    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明朝官员、文学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九思在弘治九年(1496年)中得进士,自此开始宦海浮沉,终于因武宗时,刘瑾宦官之祸而受牵连,从此不再任官,隐退乡里。不过,虽然身为官员的王九思看来不甚成功,然而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却拥有着足以载入史册的成绩

  • 三国曹魏大臣:袁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涣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出身“陈郡袁氏”,他的父亲袁滂,官至司徒。我们都知道,司徒这个职位在三国时期可是非常受人尊崇的官职,而且权利也非常大。但是袁滂在任期间以清心寡欲、从不评论他人过失而闻名。后来袁涣被陈郡太守征辟为功曹,因政绩突出被三公征辟入朝

  • 在政治、史学和文学方面:王世贞分别有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生于1526年,卒于1590年,他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在做官、史学和文学领域都有一番成就。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参与政治方面,一方面王世贞有家世的优势,他的祖父王倬曾担任留都南京兵部的侍郎,父亲王忬是当时的蓟辽总督和右都御史。另一方面

  • 东汉末袁绍部将:鞠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鞠义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人物生平叛韩就袁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甘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甘宁

    甘宁(?215年?220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 三国东吴“江表之虎臣”:丁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累拜大将军、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