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宗室和硕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宗室和硕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3/12/13 18:51:05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1]

早年随父征战,授台吉。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联合费英东、安费扬古一起征讨东海女真。天命八年(1623年),带同德格类征讨扎鲁特部,追杀昂安。皇太极即位,晋封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加号“多罗饶余贝勒”,驻防噶海城。崇德七年(1642年),配合郑亲王济尔哈朗攻克杏山。以奉命大将军的身份,征讨大明,攻破蓟县。顺治元年(1644年),晋封多罗饶余郡王。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病逝,终年五十八岁。

康熙元年(1662年),追封和硕亲王。康熙十年(1671年),赐谥号为敏。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贤王祠。

提起爱新觉罗·阿巴泰这个名字,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这个不太出名的爱新觉罗·阿巴泰,在清朝的开国过程中,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且这样一位开国元勋,一生却只有一个妻子,在妻妾盛行的古代,这样的人实属难得。

这样一个专一的男子,他的结局如何呢?

阿巴泰出生于1589年,是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是明朝万历皇帝执政的第十七年,他的母亲伊尔根觉罗氏是努尔哈赤的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努尔哈赤也不怎么重视她,对她也不是十分宠幸,死后更是没有追封什么尊贵的封号,因此在史书记载中对她的描写只是寥寥几笔,连出生和去世时间都没有交待。

在讲究身份地位的古代,母亲的地位高低和受宠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儿子在兄弟当中的排位,还有是否受父亲的重视,因为阿巴泰的母亲地位不高,加上不受努尔哈赤的宠爱,使得阿巴泰在兄弟当中地位较低,不过好在因为年龄的优势,阿巴泰较早的上了战场,立下了军功,父亲努尔哈赤较为器重他。

阿巴泰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阿巴泰的妻子是纳喇氏,阿巴泰虽然是一介武夫,但是做不了妻子的主,在所有兄弟,阿巴泰是最怕的老婆的,阿巴泰不光怕老婆还十分宠爱女儿,而阿巴泰也因为这两点受到了皇太极很多的责罚。

公元1618年,因为明朝无故的杀害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塔克世,还有明朝袒护与努尔哈赤交恶的叶赫部等原因,努尔哈赤公开起兵反明,正式开始讨伐明朝。阿巴泰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征战明朝,阿巴泰和父亲努尔哈赤率军,在攻打抚顺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成功招降了明军参将李永芳。

李永芳也是第一个投降与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努尔哈赤对他也是较为优待,封了李永芳一个三等副将的官职,属于在原有的官职基础上提升了一到两个级别。不光如此阿巴泰还将女儿嫁给了李永芳,在努尔哈赤和阿巴泰如此的优待下,李永芳及其儿子们对于后金也是十分的忠心,在后来清朝建立后,李永芳的九个儿子都在朝中做着高官。

公元1623年,后金派往扎鲁特部的使者,被首领昂安送往与后金交恶的叶赫部落,后金的使者在叶赫部落被杀,努尔哈赤得知此事后大怒,命阿巴泰与等人前去讨伐扎鲁特部昂安,阿巴泰等人奉命前去讨伐,骑快马星夜兼程,很快便到了扎鲁特部。

到了首领昂安的住处后,发现昂安早已经逃走了,阿巴泰率军四处寻找昂安,没多久就找到了昂安还有妻子和子女们,阿巴泰杀掉了昂安和昂安的儿子们,而其他人,阿巴泰都留了她们的性命,将她们俘虏回去,在阿巴泰班师回朝后,父亲努尔哈赤更是亲自前往郊外迎接,犒赏阿巴泰等人。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终年六十七岁,父亲努尔哈赤去世后,弟弟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在位时期,也是阿巴泰在战场上最多的时期。公元1628年,阿巴泰与等人率军攻打锦州,此时的明军在宁远防守后金的军队,阿巴泰等人率军攻克了明军的防守,对锦州等城造成了相应的破坏后退兵回朝,皇太极亲自前往郊外迎接阿巴泰等人。

公元1633年阿巴泰率军攻打山海关,取得了胜利并俘获数千人,公元1634年阿巴泰跟随皇太极的大军出征宣化府,阿巴泰攻克周围的灵丘还有王家庄两地。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坐上了皇位,对各位有功的兄弟们进行封赏,就连最小的几个弟弟们都封了王爵,只有阿巴泰还是贝勒,对此阿巴泰便对皇太极有了抵触情绪,但是并没有影响阿巴泰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从公元1636年六月到公元1643年,阿巴泰率军出战多次,每次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虽然阿巴泰有着不小的战功,但是阿巴泰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却屡次受罚,不过没有削去爵位或降爵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阿巴泰从来不犯重大错误,只是小错不断,还有就是他一直不在权力的核心,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不够聪明,对皇太极够不上什么威胁,所以皇太极才会阿巴泰如此宽容。

公元1643年皇太极病逝,终年51岁。皇太极死后,儿子福临继位,史称顺治皇帝。顺治皇帝继位后,将阿巴泰封为郡王。公元1646年三月,阿巴泰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在康熙皇帝继位后,追封为亲王,赐予敏的谥号,在乾隆皇帝继位后,他的牌位得以进入盛京贤王祠。能进入这个祠堂的王爷,都是在清朝历史上十分有名,且对清朝开国有着重要贡献的,例如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等人,总体来说阿巴泰的结局还是十分不错的。

标签: 阿巴泰

更多文章

  • 西汉权臣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

    霍光,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权臣,给后世权臣们留下了一个样板: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结局,大抵不过霍光。那么,历史上的霍光到底有何结局呢?与霍去病同父异母霍光与霍去病是兄弟,但两人属于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公元前141年,霍仲孺私通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此后两人各奔

  •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也使范仲淹在后世的知名度更高,他流传后世的词作并不多,只有五首,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在影响深远的宋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就是宋词豪

  • 明朝才女:冯小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冯小青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冯小青

    杭州西湖边,有明代才女冯小青的墓地。据清初《女才子书》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字小青,大约生于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岱的《西湖梦寻》中有一篇《小青佛舍》,记述了她短暂的一生。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冯小青本来是广陵﹙今扬州﹚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儿,父亲冯紫澜,是当地有名的儒生。她长

  • 北宋诗人:魏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野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野

    据《宋史》记载,魏野的母亲在生他前曾梦见月亮里的玉兔。他长大后,喜欢吟诗,但不愿意做官。他在陕州东郊自己盖了一座草堂,亲手种植树木,挖开沟渠引来泉水,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清幽雅致,常常在这里弹琴赋诗。魏野虽然没有做官,但在当时的名声却很大。陕州的历任地方官,都对他特别好,许多人都亲自去拜访他。甚至,

  • 南宋词人:蒋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是南宋末期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南宋覆灭时,身怀亡国之痛,坚守气节,不肯入仕元朝,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蒋捷的故事吧。南宋灭亡以后,蒋捷怀着亡国的悲痛,隐居乡野,拒绝出仕,他的气节被当时的人们

  • 东汉末袁绍谋士:沮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沮授

    在东汉末年,几经动乱之后,中央王朝对地方终于失去管控能力,天子,也已经成了傀儡。经过数次兼并之后,天下最强的诸侯当属袁绍莫属,袁绍雄踞河北,手下带甲之士百万,猛将如云,其中侍奉过韩馥、袁绍两位军阀的沮授,堪称典型代表。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史载他“少有大志,

  • 北宋词人:贺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贺铸的词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铸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铸的故事吧。贺铸出身豪门,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的妻子也是宗室之女。但他为人耿介,不愿意依附权贵,一生颇不得意。他喜欢

  • 北宋宗室八贤王泾王:赵元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元俨

    赵元俨(985年~1044年),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1]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宋真宗时期,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

  • 南唐宗室燕王皇太子:李弘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弘冀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后主李煜的长兄,此人就是李弘冀。那么李弘冀身为长子,为何最后没当上皇帝?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历史小编就来说说李弘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钟皇后。元宗李璟继位后,李弘冀并没有待在皇宫中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被派去外地了驻守。李弘冀此

  • 如何客观评价唐朝太监仇士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仇士良

    细数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尤以东汉、唐朝、明朝为最,其中出名者有十常侍张让、唐朝仇士良、九千岁魏忠贤,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仇士良之外,十常侍张让与九千岁却是都有着不好的结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为何最后却能侥幸得以善终?仇士良入宫的时间,现如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唐顺宗在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