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词人:蒋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词人:蒋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90 更新时间:2024/1/17 19:56:49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是南末期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南宋覆灭时,身怀亡国之痛,坚守气节,不肯入仕元朝,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蒋捷的故事吧。

南宋灭亡以后,蒋捷怀着亡国的悲痛,隐居乡野,拒绝出仕,他的气节被当时的人们所敬重,他的人品、词品对于后世,尤其是清代的词坛影响很大。

蒋捷在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考中了进士,年轻时候也是一个贵公子,也有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够效力朝廷,重整山河。可惜没等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朝已经覆亡。蒋捷从此郁郁寡欢,退隐江湖,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他的一生饱经了战乱流离之苦,却能始终坚持自己品节操守。

但是,他的生平资料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已经不多了。我们只知道,在南宋灭亡后,他有志报国、无力回天,就隐居在苏州一带的太湖之滨。他有时在南泉,有时在沙塘,过着“植干竹以寄志,借诗词而抒情”日子。后来迁居武进,有人推荐他去元朝做官,他坚决不答应。

他给我们留下了大约九十多首词。他的词大多抒发山河沦丧的悲痛,故国的思念,还有自己的人生遭际,风格悲凉清俊。

他的词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是采用“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女冠子》)的方式,把感伤故国的一片深情寄寓在落寞愁苦之中。像“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高阳台》),“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处”(《贺新郎》),“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梅花引》)等词句,无不饱含着国家破亡、无处容身的悲凉。

美人·听雨》是他代表作,通过听雨这件事,概括了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都十分深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少年时,和许多放荡不羁的贵公子一样,不知忧愁为何物的他,在浪漫的“歌楼”听雨,还有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啊!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之后,他常常在兵荒马乱之中东奔西走,四处漂泊。水面空阔、乌云低垂的江上,一场秋雨淋漓而下,这幅客舟听雨的画图,饱含了多少的离愁旅思。而那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不就是他自己的影子吗?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而如今,白发苍苍的词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萧索的处境,悲凉的心情,可想而知。江山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少年的欢乐和壮年的愁恨,都已随着这点点滴滴的雨声,消逝无踪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世事总是无情的,可人却总是无法忘情。“一任”二字,在表面的漠和决绝中透露出多少的痛苦呢?人在僧庐,但又如何能真正地与世隔绝。“点滴到天明”,也就是无眠到天明啊!

我们再看另一首《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大致作于宋亡后飘零太湖的时候,是一曲写在颠沛流离的流亡途中的心灵之歌。

词人漂泊的山明水秀的江南秀丽之地,并不能缓解这个前途渺茫,有家难归的游子的惆怅,他的“一片春愁”,只能“待酒浇”了。在“江上舟摇”的飘流中,看到“楼上帘招”,可以得到暂时的满足了。可是当他这个刚刚借酒浇过愁的人,随着江上小舟继续前行,猛然间看到“秋娘渡与泰娘桥”时,那一点醉意霎时间便已消逝无踪,只觉得寒风入骨,冷雨揪心。

“何日归家洗客袍”,漂泊的人怎会不想家,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飘流的日子,重新过上有佳人相伴,素手调笙,烧起心字形熏香的宁静生活?可是,国已破,家安在!对于词人这样一个忠贞之士来说,将来只剩了无尽的流亡,那种温馨安逸都已在这一问之中一去不复返了。“流光容易把人抛”,词人又从往昔的记忆回到现实,芭蕉叶绿,樱桃果红,年年如此。可是,一度度的桃红叶绿,就意味着一年年的青春流逝。江南的风物一如往日,可是那破败了的家国,还能重见么?所以啊,眼前的这一“红”一“绿”,触发的更是无边的愁思。

整首词把明艳的春光和词人愁苦的内心放在一起,春深似海,愁深也似海,那种对往昔家国的不尽眷念,对眼前处境的极度忧愁,都渗透在字里行间,深切感人。

标签: 蒋捷

更多文章

  • 东汉末袁绍谋士:沮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沮授

    在东汉末年,几经动乱之后,中央王朝对地方终于失去管控能力,天子,也已经成了傀儡。经过数次兼并之后,天下最强的诸侯当属袁绍莫属,袁绍雄踞河北,手下带甲之士百万,猛将如云,其中侍奉过韩馥、袁绍两位军阀的沮授,堪称典型代表。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的监军。史载他“少有大志,

  • 北宋词人:贺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贺铸的词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铸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铸的故事吧。贺铸出身豪门,是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的妻子也是宗室之女。但他为人耿介,不愿意依附权贵,一生颇不得意。他喜欢

  • 北宋宗室八贤王泾王:赵元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元俨

    赵元俨(985年~1044年),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宗室大臣,宋太宗第八子。[1]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人称“八大王”。宋真宗时期,历任诸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迁太傅兼中书令、陕州大

  • 南唐宗室燕王皇太子:李弘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弘冀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后主李煜的长兄,此人就是李弘冀。那么李弘冀身为长子,为何最后没当上皇帝?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历史小编就来说说李弘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钟皇后。元宗李璟继位后,李弘冀并没有待在皇宫中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被派去外地了驻守。李弘冀此

  • 如何客观评价唐朝太监仇士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仇士良

    细数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尤以东汉、唐朝、明朝为最,其中出名者有十常侍张让、唐朝仇士良、九千岁魏忠贤,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仇士良之外,十常侍张让与九千岁却是都有着不好的结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为何最后却能侥幸得以善终?仇士良入宫的时间,现如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唐顺宗在位时期

  • 西汉宗室济北王:刘兴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兴居

    刘肥是汉高帝刘邦的庶长子,汉高帝六年受封齐王,建立齐国,汉惠帝六年去世,谥号悼惠。汉惠帝登基后,刘肥主动向吕雉献上城阳郡给鲁元公主作为封地,才免于被杀。刘肥共有13个儿子,他本人虽然小心翼翼,但他的儿子却都野心勃勃,尤其是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下面就来说一说刘兴居的故事。刘兴居是汉高帝刘邦的孙

  • 北宋科学家:沈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沈括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沈括

    提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或许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的张衡,以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等等。这些发明家用奇思妙想和精巧的技艺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值得后人纪念和感激。不过,在对中国了解颇深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的笔下,&ldquo

  • 明朝宗室襄王:朱瞻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瞻墡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将皇孙朱高炽封为燕王世子。与此同时,指挥使张麒之女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洪武三十一年,张氏为朱高炽生下嫡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永乐三年,已是皇太子妃的张氏,为皇太子朱高炽生下嫡次子朱瞻墉。第二年又生下嫡三子朱瞻墡。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朱高炽与张氏的嫡三

  • 唐朝大臣:温大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大雅

    温大雅是隋朝末期大臣,被李渊重礼延聘后,协助李渊晋阳起兵,后又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两位弟弟也是唐朝重臣。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朝末年,天下混乱不堪。四处都是造反起义者,最后以李氏取代隋朝,建立大唐而终。说起起兵的李渊,手中只有三万人马。他的对手隋炀帝,手中握

  • 隋朝宗室元德太子:杨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昭

    杨昭,即元德太子,他是隋炀帝杨广的嫡长子,母亲是萧皇后,他孔武有力又宅心仁厚,是个很有威望的太子,但却在二十三岁时离奇去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周大定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杨坚登基之初,国力衰退。为了恢复国家元气,隋文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