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科学家:沈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沈括的贡献有哪些

北宋科学家:沈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沈括的贡献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67 更新时间:2023/12/31 1:31:31

提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或许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的张衡,以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等等。这些发明家用奇思妙想和精巧的技艺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值得后人纪念和感激。

不过,在对中国了解颇深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的笔下,“中国科学史最卓越的人物”并非是改变了书写方式的蔡伦或促进了书籍大量印刷出版的毕昇,而是相比之下名气并没有那么大的沈括。作为《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我国科学史上确实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成就,才会得到如此高度的赞誉呢?

北宋天圣九年(1031),沈括生于杭州钱塘,也就是今浙江杭州一带。他所在的沈氏家族可谓不折不扣的官宦世家其祖父曾官至大理寺丞,父亲、伯父也都考中过进士。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沈括从小就接受了相当优质的教育,且跟随父亲四处宦游,在开拓眼界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至和元年(1054),沈括在父亲去世后受其庇荫而入仕,最初担任了海州沭阳县的主簿。在任期间,沈括兴修水利、开拓农田,在创造政绩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工程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于是,他辞去官职专心准备科举,并于嘉祐八年(1063)进士及第。在此之后,沈括曾于昭文馆担任编校工作,并趁着详订浑天仪的机会开始研究天文。

熙宁元年(1068),沈括升任馆阁校勘,他利用职务之便博览皇家藏书,学识愈发渊博。没过多久,沈括便因为母亲去世而回乡守丧,等到他返回汴京,由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思想务实的沈括得到了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器重,曾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前往淮南赈济饥荒、巡察两浙水利、主管司天监、负责兵器铸造,甚至还编撰过部队阵法和城垒的营建方式。

各种任务的历练让沈括的阅历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这也为他日后编撰《梦溪笔谈》打下了基础。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而作为其支持者的沈括也被以“依附大臣,巧为身谋”等理由弹劾而遭贬。元丰年间,沈括被派到西北抵御西夏,并靠着积累军功升任龙图阁学士。但没过几年,他又因指挥不力、判断失误导致兵败永乐,随即遭贬为筠州团练副使。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沈括的从政热情逐渐消磨,他也终于在元祐四年(1089)举家搬迁到梦溪园,开始了巨著《梦溪笔谈》的创作。在《梦溪笔谈》当中,沈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一生的学识和见解记录了下来,内容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生物、音乐、医药、军事、艺术等多个门类,甚至还包括了典章礼仪的相关知识。

在成书于近千年前的《梦溪笔谈》当中,沈括比较了四种指南装置,并得出了悬丝法最优的结论,通过对磁力的细致研究,他还早哥伦布四百多年提出了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存在“磁偏角”。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沈括又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像等物理现象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得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等结论。

在化学方面,沈括记载了信州人利用胆水炼铜的方法看,又提到鄜州、延州一带的人用石油照明、制墨。上文提到沈括曾主管司天监,而在书中,他记载了自己对太阳系行星运动轨迹和陨石坠落的观测,还利用自己改良的漏壶、圭表等仪器发现了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中午的时间间隔有长有短,而这一差距经过现代科学测算最大不过五十一秒。

由于确实学识渊博,就连编写《宋史》的脱脱都钦佩地表示:“沈括博物洽闻,贯乎幽深,措诸政事,又极开敏……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值得一提的是,沈括的著作远远不止《梦溪笔谈》,据《宋史·艺文志》的记载,他共有著述二十二种,合一百五十五卷,其中便有文集和医学、音律、军事等方面的专著。

综上所述,沈括无疑是我国科学史上耀眼夺目的全才,他不但涉猎甚广,还样样皆精。相比于毕生只有几样主要发明的其他科学家,沈括的最突出贡献在于他总结前人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完成了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许多重要著作。这样一位人才的存在对于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甚至时至今日,他的研究总结仍然具有价值。

标签: 沈括

更多文章

  • 明朝宗室襄王:朱瞻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瞻墡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将皇孙朱高炽封为燕王世子。与此同时,指挥使张麒之女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洪武三十一年,张氏为朱高炽生下嫡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永乐三年,已是皇太子妃的张氏,为皇太子朱高炽生下嫡次子朱瞻墉。第二年又生下嫡三子朱瞻墡。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朱高炽与张氏的嫡三

  • 唐朝大臣:温大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温大雅

    温大雅是隋朝末期大臣,被李渊重礼延聘后,协助李渊晋阳起兵,后又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两位弟弟也是唐朝重臣。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朝末年,天下混乱不堪。四处都是造反起义者,最后以李氏取代隋朝,建立大唐而终。说起起兵的李渊,手中只有三万人马。他的对手隋炀帝,手中握

  • 隋朝宗室元德太子:杨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昭

    杨昭,即元德太子,他是隋炀帝杨广的嫡长子,母亲是萧皇后,他孔武有力又宅心仁厚,是个很有威望的太子,但却在二十三岁时离奇去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周大定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杨坚登基之初,国力衰退。为了恢复国家元气,隋文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做了

  • 三国曹魏名将:文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鸯

    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吕布、关羽、赵云、典韦等这些曝光度比较高的三国名将而言,文鸯也

  • 如何客观评价华阳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阳夫人

    嬴异人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他年幼时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曾被送往赵国作为质子。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异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但在他成为太子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女性的帮助,她就是华阳夫人。下面就来说说华阳夫人的故事。华阳夫人,姓芈,是楚国的贵族,当时岁虽然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但各国贵族之间还是会通过联姻

  • 如何客观评价马超?马超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超

    马超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战绩是十分出色的,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虎大将”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五子良将”是网文的说法,罗贯中创造了五虎大将之说,是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

  • 清朝词人朱彝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彝尊

    朱彝尊,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清朝时期词人、文学家,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二人并称&ldqu

  •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昌国君:乐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毅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诸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亦是天子蒙难、百姓受苦的时代。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动荡、大变革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胸怀天下、满腔有热血的豪情英雄,他们中有的是变法图强,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时代先驱;有的是手掌千军,睥睨天下的百战之将;还有的是铁血丹心、出淤泥而不染的

  • 明神宗妃子:周端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端妃

    她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子,位列九嫔之首,明朝灭亡后回娘家居住,到顺治年间已80岁高寿,此人就是周端妃!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端妃是以哪种方式进宫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应该不是普通百姓,父亲可能是个小官之类的。万历十年,明神宗册封九嫔的时候,周氏被册封为端嫔,位

  • 如何客观评价孟达及军事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达

    一提到古代的战争,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这一画面:在城外荒野,两军分列两边,双方主将站在各自军阵之前。双方先是交替叫阵,气势汹汹,很有洪水猛兽的味道。而后,便扬鞭策马,兵刃向前,一决胜负。这种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其实更多地存在于影视剧中,那种“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成为了每个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