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理学家孙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理学家孙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65 更新时间:2024/1/20 22:21:38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 ,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乐之不疲。其门下多出贤良之士如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皆一时精英,大有作为。人称“泰山先生”,又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朝实行新政,与富弼等推荐孙复,诏命之为国事监直讲,从此孙复踏入仕途,宋仁宗对之多为礼敬。后因事遭贬。到至和三年(1056年)乃被荐复官,后迁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卒于家。宋仁宗赐钱治丧,欧阳修为之撰墓志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孙复的家世及其早年的经历已不可确考。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孙复年届三十六岁,时范仲淹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掌府学。孙复上谒范仲淹,范给予其经济资助,并为他谋了学职,授以《春秋》。以后范仲淹服满复职,孙复去应举。

泰山讲学

景祜元年,孙复第四次科举落第,通过郓城举子士建中介绍,孙复认识了石介。石介在泰山筑室,邀孙复去讲学,并与张洞等执弟子礼师事孙复。孙复居泰山八年,主要从事经学的研究与讲学,撰写了《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等著作,声名渐显于世。

步入仕途

庆历一年(1042),在范仲淹、石介等人的推荐下,孙复以布衣超拜,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他与石介一起,积极支持范仲淹等的"复古劝学"主张,在太学实施举人应考须有听书日限及扩大太学录取人数等措施,使得学生人数骤增,北宋太学从此而兴。

嘉祜二年(1057)七月病逝。

孙复辛勤于治学,研究周、孔之道,先是追求科举与功名,后是研究学问与讲学,故而在40岁(一说50岁)尚未成婚。时宰相李迪,深知孙复人品、学问俱佳,将其侄女嫁给了他。李迪是宋真宗、仁宗时有名的大臣,地位、政绩都很显赫,为人处事亦很正派,他将其侄女下嫁给孙复,增其贤名,而世人则由此更知孙复之贤。孙复之学及其为人,很快传闻于天下,他一时成为学界权威。孔子的后裔孔道辅,时为龙图阁待制,很有声望,亦前来拜见孙复。拜见时,石介立侍孙复的左右,举行礼仪时,升降拜则扶持着,往谢孔道辅时亦然。孙复所主持的泰山书院一时盛况空前,成为当时的一个学术活动中心。

孙复盛名在外,引起范仲淹、富弼等当朝一些大臣的关注,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后仁宗到太学巡视,赐孙复绯衣银鱼,并有意委孙复为侍讲,为皇帝进讲,解释古书的疑义,后因人反对而未成。

卒于任所

庆历七年(1047),坐徐州举子孔直温案,贬外职,后重返太学任教。时有徐州人孔直温,因引诱军士谋将捕,搜其家时得到孙复的诗词,孙复因而受到牵连,并遭到贬官处理,遣为应天府判官事。这时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官员为其说情,最后仍留为国子监直讲,后又被迁任为殿中丞之职,至卒。

孙复病重时期,当朝大臣韩琦将此事禀告了宋仁宗,并选派了一个书吏,给予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协助孙复得书15万言,录藏于秘阁中。孙复著有《春秋尊王发微》12卷,《春秋总论》3卷,《睢阳子集》10卷,《易说》64篇。从孙复著作内容看,他研究的学问,主要是阐述周孔之道。他主张“尊王说”、“道统论”,适合于统治集团的需要,顺应了统治阶级的意愿,因此,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社会上层的重视。

标签: 孙复

更多文章

  • 北宋理学家游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酢

    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移守颍昌,辟为学教授。还朝复相,即除酢太常博士。纯仁罢,酢亦乞外。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

  • 北宋大臣史学家薛居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

  • 北宋大臣三司使林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特

    林特是宋真宗时期三司使,长期掌管天下财赋,精敏擅吏职。逝世后追封尚书左仆射,孙女为宋神宗妃。人物简介林特(约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

  • 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

  • 北宋状元程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宿

    程宿(9711000),字莘十,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戌子科状元,时年仅18岁。人物生平程宿(971~1000)字萃十,开化长虹乡北源村人。小时就读于该村西山的杨梅垅书院,自幼聪慧过人,过目成诵,且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无间寒暑,每至深夜。某年中秋,该地有吃糯米果的习俗。

  • 北宋大臣赵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瞻

    赵瞻(1019~1090),字大观,北宋政治家。其先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后徙凤翔之盩屋(今陕西省周至县)。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年七十二岁。举进士第,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皆有善政。历史传记宋英宗时,以侍御史出判汾州。宋神宗时,判开封。上疏言青苗法不便,出知同

  • 金朝著名学者赵秉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

  • 北宋官员薛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奎

    薛奎10余岁时,文章已写得很好,被乡里所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他举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隰州军事推官。至道三年(997年),薛奎任仪州推官,督州民往盐州下虎寨运军粮,途中因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不能再食用,于是请转运使卢之翰停运。卢之翰非常生气,欲上书弹劾薛奎。薛奎讲道理说服

  • 南宋状元张九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九成

    张九成(10921159年6月23日),字子韶,号无垢,其先开封人,后迁海宁盐官(今浙江海宁)。南宋官员、理学家。1132年,被宋高宗亲选为状元。创建海宁第一所书院张文忠公书院,讲授经史。其学派被称为“横浦学派”。 著有《横浦集》二十卷。人物生平张九成年少时游学于京师开封,

  • 东汉时期宗室大臣刘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宠

    刘宠(生卒年不详),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时期宗室、大臣。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估计含金量比起刘备的要高上不少。他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是儒学大家,他少年时一直都跟随父亲学习,后来因为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在任时刘宠仁惠爱民,公正廉洁,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