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丞相乐安侯:匡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丞相乐安侯:匡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04 更新时间:2024/1/21 2:14:46

匡衡,字稚圭,西汉时期官员、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封乐安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元帝即位后,匡衡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元帝封其为安乐侯。成帝即位后,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人物生平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是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汉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下引同),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汉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汉元帝封其为乐安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西汉丞相韦玄成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韦玄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玄成

    韦玄成,字少翁,西汉时期官员、文学家,官至丞相,西汉丞相韦贤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好学,谦逊侠士,门荫入仕,起家郎官,历任常侍骑、谏大夫、大河都尉。袭封父爵,拜河南太守。入为未央宫卫尉、太常,坐罪免官。骑马参加陪祀汉惠帝祠庙,降封关内侯,出任淮阳(刘钦)中

  • 西汉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于定国

    于定国,字曼倩,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西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宣帝刘询即位,于定国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

  • 有哪些与黄霸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黄霸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黄霸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

  • 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丙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丙吉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

  • 西汉丞相博阳侯:丙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博阳侯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

  • 南宋名臣胡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

  • 北宋书法家薛绍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薛绍彭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简介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世家子弟,家藏甚富。元祐元年(1086)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

  • 西汉丞相高平侯:魏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相

    魏相,字弱翁,西汉时期政治家、官员,官至丞相,封高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抑治

  • 北宋政治家文彦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一生历仕仁、英、神、哲四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

  • 北宋大臣李师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师中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 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