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陕西提督:王辅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陕西提督:王辅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3/12/29 13:59:41

王辅臣,本姓李,明末清初军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三藩之乱中,不仅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藩王势力参与其中,也有不少原先的明朝将领跟随吴三桂或者康熙。其中,就王辅臣来说,就让康熙、吴三桂都抢着拉拢。康熙帝即位后,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被清朝调为陕西提督,镇守平凉。在三藩之乱爆发后,王辅臣先是跟随吴三桂,并且攻占了平凉各州府。对此,清朝康熙皇帝调集兵力征讨王辅臣,率先解决了王辅臣势力。那么,问题来了,三藩之乱中,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为何最先被康熙平定呢?

首先,根据《广阳杂记》的记载:“(王)辅臣长七尺余,面白皙,无多须,髯眉如卧蚕,如世所图吕温侯像。勇冠三军,所向不可当”。也即王辅臣不仅在长相上神似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而且,和吕布一样,王辅臣也是勇冠三军,所向披靡。就王辅臣的勇猛,清朝顺治皇帝曾表示:勇士,今不知何在,安得其人而用之。在此基础上,在明末清初之际,王辅臣获得了“活吕布”的称呼。王辅臣(?1681年),本姓李,山西大同人。在明朝末年,王辅臣先是参加起义军,不久之后,王辅臣投靠大同镇总兵官姜瓖,成为大同部将王进朝的谊子,改为王姓。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除了在长相、勇猛上媲美吕布,王辅臣也和吕布一样反复无常,也即在明末清初的各个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在明末清初之际,王辅臣跟随姜瓖起兵反清,兵败投降英亲王阿济格,免于刑诛。多尔衮死后,王辅臣因为勇武,所以被清朝顺治皇帝欣赏和重用,授一等侍卫,经大学士洪承畴保举,官至总兵官。对于如此勇猛的王辅臣,吴三桂自然也是极力拉拢,带着他一起擒获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吴三桂镇守云南等地后,王辅臣自然也受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重用,被调为陕西提督,镇守平凉。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兵起,吴三桂派人拉拢王辅臣。比较有意思的是,面对举兵造反的吴三桂,王辅臣的第一反应是向康熙皇帝告发吴三桂。不过,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因为利益问题,王辅臣选择背叛清朝,跟随吴三桂一起造反。

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等藩王几乎在初期就攻占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在此背景下,王辅臣决定以位处陕甘要冲的平凉为根据地,北控宁夏,南接巴蜀,东拒清军。基于此,如果坐视王辅臣势力的壮大,清朝真的会有满盘皆输的风险。对此,清朝康熙皇帝果断调整策略,选择首先解决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当然,康熙一开始的策略是派人去拉拢王辅臣,也即只要王辅臣你弃暗投明的话,那么清朝就一定会既往不咎的。不过,王辅臣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自然没有放弃抵抗。于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兵急赴陕西。图海,隶满洲正黄旗,为清朝初期名将。

最后,能够派出图海这一名将来征讨王辅臣,显示出康熙皇帝势在必得的态度。在清朝精锐力量的进攻下,王辅臣逐渐式微。更为关键的是,图海曾经对王辅臣有提携之恩,这在后期的攻心行动上,可谓事半功倍。于是,对于有勇无谋、唯利是图的王辅臣,眼见无法继续抵抗下去了,所以选择再次归降清朝。进一步来说,号称“活吕布”的王辅臣,并没有反清复明的决心,只是利益使然,才跟随吴三桂一起造反。所以,在三藩之乱中,王辅臣也成为康熙率先平定的一方诸侯。面对再次归降的王辅臣,康熙皇帝虽然依然任命他为平凉提督,但是,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图海的严加看管之下,王辅臣最终选择了自尽,以此保全了自己的家人。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清朝康熙皇帝果然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王辅臣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曹魏将领朱灵和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灵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文臣武将中,先后有五批人进入曹操庙庭,配享太庙,比如,夏侯惇、曹仁、程昱、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在这五批名单之中,以第二批配享太庙的名单人数最多。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国皇帝曹芳下诏,曹真、曹休、陈群等二十人进入曹操庙庭,其中,除了曹真、曹休、曹洪、夏侯渊等曹氏宗族大将,还

  • 曹魏将领典韦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典韦

    在《三国演义》猛将武力值排行榜上,典韦的武艺应该在第七、八名的位置上。民间流传有一句俗话:“一吕二马三典韦”,意思是典韦的武艺在三国时代能排前三。但这个说法比较夸张,马超排不到第二,典韦也排不到第三。无论名号有多么响亮,战绩是实实在在的,判断一个猛将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咱们必

  • 明朝开国皇太子朱标一生有哪些争议?有哪些与朱标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标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朱元璋自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亦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 如何评价朱标?朱标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朱元璋自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亦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 南宋宗室赵彦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彦逾

    赵彦逾(1130-1207年)字德先,浙江四明人,南宋宗室大臣,北宋魏悼王赵廷美后代,崇简国公赵叔寓曾孙。绍兴三十年,登第。淳熙五年,知秀州。累迁太府少卿,四川总领,工部尚书。联合赵汝愚、韩侂胄和郭杲拥立宁宗登基。庆元党禁时,与赵汝愚反目,依附宰臣韩侂胄。晚年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进观文殿学士。开禧三

  • 三国于禁的实力怎么样?于禁在曹魏的担任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禁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操手下有著名的曹魏五子良将,陈寿盛赞,时有良将,五子为先,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五子前期,于禁官至左将军,假节钺,是五子中地位最高的,不仅如此,于禁也是曹魏外姓武将第一人,谁都

  • 北宋末大臣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韐

    刘韐(1067年1127年),又名福高,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北宋末年大臣。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调丰城尉、陇城令。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五年,知建州,改福州。寻知荆南。复守真定。钦宗靖康元年(

  • 金朝大臣郇(xún)国公:卢彦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卢彦伦

    卢彦伦(1083年-1151年),汉族,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金代大臣。天庆元年(1111年),卢彦伦被辽上京临潢府留守萧贞一召为属吏,后任殿直、勾当兵马公事,主管临潢兵马。金兵首围临潢,卢彦伦拒不投降,升团练使、勾当留守司公事。天辅四年(1120)五月,卢彦伦随留守挞不野出降。任夏州观察使

  • 辽朝大臣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张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砺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早先在唐担任掌书记,迁任翰林学士。后归契丹,辽太宗见张砺刚强正直,颇有文采,提升为翰林学士。辽会同初年(公元938年),升任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随从辽太宗讨伐晋国。又改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辽太宗去世之后,为萧翰等所羞辱,当晚,张砺愤恨而死。人物生平平康延孝张砺

  • 北宋大臣湖湘学派鼻祖谢良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谢良佐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应城知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与别人谈话时,引经据典,竟至一字不差,甚为人佩服。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