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孙坚妻子吴夫人?

如何客观评价孙坚妻子吴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47 更新时间:2024/1/17 3:48:53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英雄的母亲便有些特殊,她的前半生并不美好,但她的后半生却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地位最高的几位女子之一。

年轻的时候被迫嫁给了当时的战神,本来并非她所愿的婚姻竟然意外的幸福美满。长子是赫赫有名的新战神,小儿子和自己的女婿都是皇帝,这两个人甚至掌握了整片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土地。而这个传奇的女性便是东吴吴氏东吴皇帝孙权之母。

一、 东吴吴氏

提到孙坚孙策,孙权三位,相信但凡是对历史有了解的人,对这三个人都有一定了解,毕竟是鼎鼎大名的东吴父子三兄弟。尤其是最小的儿子孙权,一统东吴称帝,北拒曹操,西抵刘备,天下三分,独占一方。后世辛弃疾更是留下“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诗句。

但真要论起这句诗,各位一定很好奇,只听说过孙权的父亲是孙坚,却对孙权的母亲是谁少有耳闻。原来,他的母亲吴夫人是东汉末年人,很少被写入史书之中,只能在少量文献中读到一点有关她的信息。

东吴吴氏,又名吴夫人,在《三国志》中,被称为孙破虏吴夫人。是鼎鼎有名的东吴战神孙坚之妻,孙权孙策之母。孙策称帝后,将她追封为武烈皇后

由于有关她的历史历史甚少,出生年份也是不祥。只能推测出吴夫人是公元202年去世。他的父亲是东汉时期的丹阳太守,家境殷实,而继承父母优点于一身的吴氏是美貌与才气双全,被当时各大世家的子弟多爱慕。

孙坚正是其中一位。此时的孙坚已经是东汉有名的战神了,加上东吴末年,大汉朝廷名存实亡,孙坚作为占据一方的割据势力,实力很是强大。对吴氏而言,被孙坚看上,自己就已经难以抉择了。

虽说吴氏这么想,但对于吴氏家中和亲戚而言,孙坚为人很差,既轻浮又随意,不想有前途的人,于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上门提亲的孙坚,这让孙坚很是羞愧。

而吴氏这边明白自己如果不嫁给孙坚会是什么后果,也明白家里亲戚为自己着想的心,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不受到孙坚的威胁,他还是委屈了自己,答应嫁给了孙坚。

二 、婚后生活

嫁给一个战神的婚后生活,一开始并没有让吴氏感觉到什么不适,反而十分的幸福,孙坚不仅有能耐有本事,而且对自己也很好。

于是陆陆续续的十年间,吴氏给孙坚生了四个儿子与一个女儿,分别是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三子孙祤,四子孙匡以及一个女儿孙尚香。相信各位看到这里就感觉到非常惊讶了,这几人无一例外不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尤其是大儿子孙策,次子孙权,以及小女儿孙尚香。孙策是继位孙坚的东吴战神,孙权是东吴基业的奠基人,也是东吴的皇帝,而女儿孙尚香,也有着一位蜀国皇帝的夫君。

说回吴氏,在度过了十几年的幸福生活之后,属于孙家的盛世来了,但属于吴氏的不幸也到来了。

公元184年,此时天下诸侯并起,孙坚被朱儁任命为左军司马,跟随朱儁南征北战,留下吴氏一人在家操劳,照顾子女。公元189年时,此时的孙坚正值长沙太守,听闻皇帝逝世。

董卓掌管朝政荒淫无道,于是响应天下,加入了讨董联军。在董卓被讨伐之后,也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开始窥视天下。而吴氏也是默默跟随夫君,不离不弃。

可惜,好景不长,在孙坚攻打刘表之时,被黄祖所杀。此时的孙家失去了顶梁柱,他的几个儿子也还小,无法支撑大局,吴氏站了出来,接管了丈夫留下来的势力,同样教育孙策孙权等孩子。

三 、东吴之母

终于,两年后,长子孙策有了几分实力,开始接替父亲征战四方。孙家的实力也开始慢慢大了起来。在孙策征战四方的过程中。吴氏一直支持并且鞭策着儿子,教会他许多道理。

于是孙策在征战之时很得人心,不久便成为了另一个战神,小霸王孙策的名号也征服了大半个江东,这让孙家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可乱世之中人总是命运多舛,不幸的命运又一次降临在这个女人头上。公元200年,孙策平定六都一统江东,为孙家打下了一个大大的基业。但就在这时,孙策遭受到奸人所害,被刺客所杀,不幸去世,年仅26岁。

这时候的江东刚刚平定,还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掌管如此之大的势力实属不易。于是她的二儿子孙权临危受命,仅18岁便接管了父亲和哥哥留下的一片偌大的基业。

而吴夫人此时也害怕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不好管理江东势力,便以老朽的身体,一点一点的教诲儿子,最终孙权也没有让母亲失望,听从了母亲的尊尊教诲,以雷霆手段将江东稳稳拿在自己的手中。

并且联合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段割据历史,并且最后成功称帝。而她所生的女儿,最后也变成了蜀国皇帝刘备的皇后。

而这一切的一切的背后,少不了吴夫人一介女子的贡献。但可惜由于由于年岁已高,加上终年操劳,一代传奇女性吴夫人于公元202年去世。

应她的要求,把她和孙坚合葬在一起。他们合葬的坟墓,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孙王坟。而就在她去世之前,所留下的意愿也是希望诸位东吴的大臣能够辅佐好年轻的孙权,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从年轻时的才女,到去世之时的东吴国母,吴氏经历了普通而又伟大的一生,虽说她这一生经历了,逼婚,丧夫,丧子等诸多旁人难以想象之事,但她还是当了一个好的妻子,一个好的母亲,她的经历值得让所有了解她的人尊敬。

标签: 吴夫人

更多文章

  • 唐代宗嫡妻崔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崔妃

    唐代宗还是广平王时,娶了一个妻子崔氏,崔氏是杨贵妃的侄女,母亲是韩国皇后,舅舅是当时的国舅杨国忠。崔氏原来仰仗着母亲一家的势力,对广平王的态度并不好,甚至是很暴躁的。唐代宗和崔妃在相处中也是有些真感情的,可惜安史之乱之后,因为一方的势力改变,两方权力失衡,所以关系也急剧转变。广平王的父亲不愿意让崔

  • 唐朝宰相:路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路随

    路随(776年835年8月16日),又称路隋,字南式。阳平(今山东莘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副元帅判官路泌之子。路随于唐德宗时举明经,授润州录事参军。元和五年(810年),擢左补阙、史馆修撰,累迁司勋员外郎。穆宗即位,迁翰林侍讲学士,拜谏议大夫。唐敬宗朝,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即位,擢翰林承旨,

  • 唐朝宰相兵部侍郎:独孤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独孤损

    独孤损(?905),字又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代大臣。天复三年(903),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祐元年(904),进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次年,出为安南都护兼静海军节度使,未行,为朱全忠所杀。史籍记载《旧唐书》提及独孤损处:1、明年正月,责授濮州司户,(陆扆)与裴枢、崔远、独孤损等

  • 北齐基业开拓者文襄帝:高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澄

    高澄,即北齐文襄帝,齐神武帝高欢嫡长子,生母为娄昭君,东魏时期权臣、政治家、军事家,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同母弟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封皇帝,谥号文襄,庙号世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评价侯景:①"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 ②“谁

  •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北齐权臣:高澄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澄

    高澄,即北齐文襄帝,齐神武帝高欢嫡长子,生母为娄昭君,东魏时期权臣、政治家、军事家,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同母弟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封皇帝,谥号文襄,庙号世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政治方面天平三年(536年),在高澄入邺城辅政之后,东魏政权初期官场的贪贿之风,开始逐渐

  • 唐朝宰相河内郡公:常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常衮

    常衮(729783),字夷甫,唐代宰相,天宝十四年(755)状元,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年)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不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群臣竞献珠宝邀宠,常衮上书曰:所贡宝物,源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代宗赞许,加

  • 唐朝宰相宋国公:唐休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凤阁

  • 如何评价北齐神武帝高欢?高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武帝,高欢

    高欢,即北齐神武帝,北魏大臣高谧之孙,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奠基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政治方面军队政府高欢当政东魏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集中精力对他的军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改编。他发现晋阳一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是个极好的屯兵之地。于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郭正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正一

    郭正一,字不详,定州鼓城人,郡望系出中山。(《旧唐书》作彭城人。从《新唐书》),生年不详,卒于唐睿宗永昌元年(补疑年录及历代名人年谱作生于周建德元年,卒于唐永徽四年,年八十二岁,不确。此从中国文学者生卒考及参《旧唐书》本传)少以文辞称。贞观时,由进士历弘文馆学士。永淳中,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东汉末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馥

    韩馥字原为御史中丞,后为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这一时期。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袁术、刘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