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北齐权臣:高澄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北齐权臣:高澄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2/17 1:52:32

高澄,即北齐文襄帝,齐神武帝高欢嫡长子,生母为娄昭君,东魏时期权臣、政治家、军事家,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同母弟高洋建立北齐之后,追封皇帝,谥号文襄,庙号世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天平三年(536年),在高澄入邺城辅政之后,东魏政权初期官场的贪贿之风,开始逐渐得到改善,元象元年(538年)十二月,高澄担任吏部尚书之后开始整顿吏治,改革官员选拔制度,不拘一格选用收集人才,给东魏的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武定二年(544年),高澄二十四岁,领中书监、仍摄吏部尚书。高澄用崔暹、宋游道、崔昂、卢斐等人整肃贪贿官员的行动自此开始。在崔暹、宋游道、崔昂等人的大力整肃下,司马子如、元羡、慕容献、元坦、可朱浑道元、孙腾高隆之、侯景、元弼等勋贵都受到弹劾,轻者降官,重者处死。

高欢大部分时间在晋阳,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都是高欢的亲信党羽,朝中的政务高欢交给他们去管理,邺城的人称他们为“四贵”。这四个人权势在朝廷内外炙手可热,他们大都骄纵贪婪,横行不法。高欢想要削弱他们的权力,所以委任高澄为大将军、领中书监,将原来属于门下处理的机要大事全部移交给中书省,对文武百官进行奖赏与惩罚,事先都必须向高澄禀报。

高澄爱贤好士,没有民族偏见,在鲜卑政权之中,能够做到礼遇汉族士大夫。崔暹等一干汉族文官在高澄的大力支持下敢于全力纠察权豪,无所纵舍。

军事方面

武定五年(547年),西魏大将王思政为荆州刺史。次年,侯景叛离高欢,向西魏请援,王思政以救援为名,趁势攻占了侯景所据的7州12镇。宇文泰以授侯景大将军、中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之位回授王思政,王思政皆不受。宇文泰频使加授,不得以唯以河南诸军事一职受之,入守颖川(今河南禹县)。

武定六年(548年),东魏派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大都督刘丰生等率步骑10万进攻颍川之长社城(今河南长葛),被王思政击败。高澄见颖川数攻不克,屡次派兵增援,并决洧水灌城,城中顿时水流涌溢,不可扼止。东魏军队趁势进攻,王思政身挡矢石同士卒并肩作战,英勇抗击。西魏宇文泰得悉王思政被困,即派大将军赵贵率兵救援,兵至穰城(今河南邓县)为陂泽所阻。长社城得不到外援,危在旦夕。

武定七年(549年)夏,东魏将帅慕容绍宗、刘丰生、慕容永珍见城即可攻破,乘楼船观察城中情况,忽然大风骤起,所乘楼船顺风漂泊城下,西魏守城将士从城上用长钩牵船,弓弩乱发,慕容绍宗赴水溺死,刘丰生中矢而死,慕容永珍被生擒斩首。

东魏二将死后,士气大丧,不敢再逼进长社,高澄闻悉,亲率步骑11万来攻。他听从大都督破六韩常与洛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的建议,在关口、大谷二道的咽喉要地驻兵守卫,扼住了王思政的粮道,导致长社城彻底断粮。抵达长社城后,高澄亲临前沿阵地督造土堰,重新聚水攻城,并组织督励“决命夫”持续攻城。时西风突起,河水随风入城,北面工事被冲毁,东魏将士趁势入城。

标签: 高澄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河内郡公:常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常衮

    常衮(729783),字夷甫,唐代宰相,天宝十四年(755)状元,登第后由太子正字授补阙起居郎,永泰元年(765年)授中书舍人。广德元年(763年)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不久任考功员外郎。期间宦官鱼朝恩恃宠专权,群臣竞献珠宝邀宠,常衮上书曰:所贡宝物,源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代宗赞许,加

  • 唐朝宰相宋国公:唐休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凤阁

  • 如何评价北齐神武帝高欢?高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武帝,高欢

    高欢,即北齐神武帝,北魏大臣高谧之孙,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奠基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政治方面军队政府高欢当政东魏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集中精力对他的军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改编。他发现晋阳一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是个极好的屯兵之地。于

  •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郭正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正一

    郭正一,字不详,定州鼓城人,郡望系出中山。(《旧唐书》作彭城人。从《新唐书》),生年不详,卒于唐睿宗永昌元年(补疑年录及历代名人年谱作生于周建德元年,卒于唐永徽四年,年八十二岁,不确。此从中国文学者生卒考及参《旧唐书》本传)少以文辞称。贞观时,由进士历弘文馆学士。永淳中,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 东汉末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馥

    韩馥字原为御史中丞,后为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这一时期。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袁术、刘璋、刘

  • 东魏权臣北齐基业奠定者:神武帝高欢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欢

    高欢,即北齐神武帝,北魏大臣高谧之孙,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奠基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破落子弟高欢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世居北边,生活习俗鲜卑化。高欢的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其五世祖高庆、高祖高泰、曾祖父高湖又仕慕容氏燕国,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

  • 唐朝宰相外戚:窦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窦抗

    窦抗(?-621年),字道生,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洛州总管窦荣定之子,太穆皇后族兄。窦抗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 ,早年曾入太学,历任千牛备身、梁州刺史、岐州刺史、幽州总管等职,袭爵陈国公。后因隋炀帝的猜忌,被免去官爵。他和唐高祖是姻亲,太原起兵后前去投奔,被授为将作大匠

  • 西魏废帝元钦身上有哪些轶事典故?元钦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钦

    元钦,即西魏废帝,西魏文帝元宝炬嫡长子,生母为乙弗皇后,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统元年(535年),父亲元宝炬登基后,册立为皇太子,迎娶丞相宇文泰女儿,带兵出屯渭北,镇守蒲坂。大统十七年(551年),正式即位,沿用大统年号,统治权力受到限

  • 明朝开国功臣颍国公:傅友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傅友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傅友德也在此时加入义军队伍中。不像汤和、冯胜等人一开始就在朱元璋麾下,傅友德先后投靠了不少人,历经一番波折才选定朱元璋。投奔朱元璋以后,傅友德忠心耿耿,坚定地随同朱元璋南征北战,官位节节攀升,为明朝的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一、南征北伐,开发边疆傅友德是明

  • 如何评价元宝炬?西魏文帝元宝炬继位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宝炬

    元宝炬,即西魏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535年,他由宇文泰拥立为帝,改年号为大统,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在位17年,公元551年驾崩,太子元钦继位。死后谥号文皇帝,葬于永陵。为政举措元宝炬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