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外戚:窦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宰相外戚:窦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3/12/16 19:48:31

窦抗(?-621年),字道生,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洛州总管窦荣定之子,太穆皇后族兄。

窦抗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 ,早年曾入太学,历任千牛备身、梁州刺史、岐州刺史、幽州总管等职,袭爵陈国公。后因隋炀帝的猜忌,被免去官爵。他和唐高祖是姻亲,太原起兵后前去投奔,被授为将作大匠。唐朝建立后,历任纳言、左武侯大将军,参与平定陇西薛举、洛阳王世充等割据势力。

武德四年(621年),窦抗暴病去世,追赠司空,谥号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窦抗年轻时姿容秀美,性情坦率,稍通图史,受到舅父隋文帝的宠爱,曾进入太学学习,后授千牛备身、仪同三司。

仕隋历职

开皇六年(586年),父亲窦荣定病重。窦抗亲自服侍,一连五十余天衣不解带。窦荣定去世后,窦抗守孝尽礼,后袭爵陈国公,累迁至梁州刺史。离京赴任时,隋文帝亲临其家,命窦抗与母亲万安公主开怀畅饮,并大加赏赐。此后,窦抗历任岐州刺史、幽州总管。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汉王杨谅不服,起兵反叛。隋炀帝担心窦抗响应杨谅,便命李子雄驰赴幽州,接任窦抗的总管之职。不久,李子雄上奏炀帝,称窦抗曾得到杨谅书信,却没有奏报朝廷。虽查无实据,但隋炀帝怀疑窦抗存有二心,将他除名为民,陈国公爵位由其弟窦庆承袭。

归唐拜相

义宁元年(617年),隋炀帝命窦抗北上灵武,巡视长城。同年十一月,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窦抗得知,大喜道:“这是我窦家的女婿,豁达而有大度,真是拨乱之主。”他当即前往长安,投奔李渊,被任命为将作大匠。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窦抗则兼任纳言。他深受高祖宠信,常被召入内室,饮酒谈笑,极尽欢娱,有时甚至留宿宫中。唐高祖从不直呼窦抗之名,尊称为兄,宫中之人皆称其为舅。窦抗从不干预朝政,后改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并随秦王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举,功居第一。

暴病去世

武德四年(621年),窦抗又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平定东都洛阳。当时,唐高祖在太庙封赐功臣九人,窦抗与堂弟窦轨都名列其中。不久,窦抗陪同唐高祖饮宴,突患暴病而死,追赠司空(《新唐书》作司徒),谥号为密。

轶事典故

窦抗自幼便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杨玄感之乱时,李渊正在陇右掌握兵权,窦抗对他道:“杨玄感作乱是上天给我们的示,李氏名应图谶,正可趁机起兵。”李渊却道:“这会招惹祸端,你不要胡说。”后来,李渊夺取关中,握着前来投奔的窦抗之手,道:“我李氏果然能成就大事。”

人物评价

苏冕:创业君臣,俱是贵族,三代以后,无如我唐。高祖,八柱国唐公之孙,周明懿、隋元真二皇后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则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驸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窦琮、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比夫汉祖萧曹韩彭门第,岂有等级以计言乎。

刘昫:① 威守道,轨临戎,抗居丧,静经略,璡音律,仍以懿亲,俱至显位;才能门第,辉映数朝,岂非得人欤?唐之昌也,不亦宜乎!② 温、陈才位,文蔚典礼。诸窦戚里,荣盛无比。

宋祁:高、窦虽缘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结天子,厕迹名臣,垂荣无穷,时有遇合,故见诸事业。古来贤豪,不遭与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者,可胜咤哉!窦宗自魏讫唐,支胄扶疏数百年,所冯厚矣。

标签: 窦抗

更多文章

  • 西魏废帝元钦身上有哪些轶事典故?元钦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钦

    元钦,即西魏废帝,西魏文帝元宝炬嫡长子,生母为乙弗皇后,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统元年(535年),父亲元宝炬登基后,册立为皇太子,迎娶丞相宇文泰女儿,带兵出屯渭北,镇守蒲坂。大统十七年(551年),正式即位,沿用大统年号,统治权力受到限

  • 明朝开国功臣颍国公:傅友德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傅友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傅友德也在此时加入义军队伍中。不像汤和、冯胜等人一开始就在朱元璋麾下,傅友德先后投靠了不少人,历经一番波折才选定朱元璋。投奔朱元璋以后,傅友德忠心耿耿,坚定地随同朱元璋南征北战,官位节节攀升,为明朝的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一、南征北伐,开发边疆傅友德是明

  • 如何评价元宝炬?西魏文帝元宝炬继位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宝炬

    元宝炬,即西魏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在位共17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535年,他由宇文泰拥立为帝,改年号为大统,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在位17年,公元551年驾崩,太子元钦继位。死后谥号文皇帝,葬于永陵。为政举措元宝炬即位后,

  • 北魏宗室京兆王:元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愉

    元愉,即西魏文景帝,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其子元宝炬建立西魏政权后,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封京兆王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八月初七日,元愉的父亲孝文帝 元宏封元愉为京兆王 ,并任命他为 都督、徐州刺史,委任彭城

  • 明朝中期内阁首辅高拱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拱

    高拱(1512~1578)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

  • 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樗里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樗里疾

    在战国时期,提到秦国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和王翦。就白起来说,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就王翦来说,则是秦始皇消灭山东六国的主要将领,为秦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不管是白起还是王翦,都是战国中后期甚至后期的将领了。此

  • 唐朝中期宰相李吉甫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吉甫

    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唐代政治家、地理学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明州长史、忠州刺史、柳州刺史、考功郎中、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年间,李吉甫两次被拜为宰相,期间一度出掌淮

  • 唐朝中期宰相郑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郑肃

    郑肃(?847年),字乂敬,荥阳人,世儒家。肃苦心力学,有根柢。累擢太常少卿,博士有疑议往咨,必据经条答。唐武宗立,累迁户部、兵部尚书,以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同心辅政。唐宣宗即位,迁中书侍郎,罢为荆南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文简。人物生平元和三年(808年),擢进士第,又以书判拔

  • 唐朝前期宰相:来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来济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

  • 唐朝前期宰相:张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镐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朝宰相。张镐出身于汲郡张氏,早年游学长安,初授左拾遗。安史之乱时随玄宗入蜀,后辅佐肃宗,拜谏议大夫。至德二年(757年),张镐被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河南节度使,讨伐安史叛军,后进封南阳郡公。因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并提防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