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名相王淮生平介绍及评价 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南宋名相王淮生平介绍及评价 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4/1/16 17:02:22

王淮(1126年1189年),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

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人物简介

王淮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首论劾汤思退罪数十条。曾出知江州、建宁府,以及福建转运副使、两浙西路提刑。

淳熙元年(1174年),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年),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淳熙四年(1177年),任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

淳熙八年(1181年),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

淳熙九年(1182年),为左丞相。

淳熙十五年(1188年),授观文殿学士,封鲁国公,判知衢州,力辞,改提举洞霄宫。

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一生为官40年,职居相位,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竭力荐举贤才,李焘朱熹、吕祖谦、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受其荐举,一时人才济济。在枢密院,力主抗金,建议“择将、备器、简兵、足食”;批评只知“以和为和”,不知“以和为战”。注重赈济遭水旱灾害的饥民,奏请宽刑减赋。言行稳健,善于调和矛盾。朱熹与唐仲友不和,互相攻讦,孝宗问淮,以“秀才争闲气”答之,居间调停息事。

主要成就

王淮在高宗绍兴末年作御史官,曾建策“刑赏、黜陟(官员升降)”的大权应集中归于皇帝。大臣“各以成法来上”,如果“依违迁就”以违制论罪。孝宗即位后,王淮先后在福建、两浙作财政和司法官。符离战后,王淮被孝宗召见,建策“择将、备器(武器)、简兵、足食”,主张继续备战。龚茂良作相,王淮在枢密院主管军务。

孝宗用王淮执政,对他说:“近来士大夫多以谈农事当作羞耻。农事是国家的根本。士大夫好作高论而不务实,还说是羞耻。”“周公孔子也未尝不理财。”又说:“士大夫还不愿意谈论恢复失地。家里有田百亩,其中五十亩被人占据,不是就要告状么!对自己家事明白,对国事就怕谈,这算什么!”孝宗制定理财备战的执政方针,王淮作相一直执行着这个方针。

王淮执政,据说“守边统兵之官,各当其才”,“区处军务,率皆合宜”。大抵孝宗、王淮的所谓“理财”,只是把地方的财权更多地集中到朝廷,并没有从制度上作重大改革。所谓备战,也只是对军兵作一些整顿,并没有作北上抗战的打算。

人物评价

赵昚:①陈康伯虽有人望,处事则不及卿。②丞相直谅无隐,君臣之间正宜如此。

脱脱:王淮为伪学之禁,毒痡善类。

标签: 王淮

更多文章

  • 傅昭仪:汉元帝刘奭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昭仪

    傅昭仪,即定陶太后,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傅氏初为上官太后的才人,汉元帝刘奭为太子时,得以进幸。汉元帝即位后,立为婕妤,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后封为昭仪。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傅氏

  • 北宋宰相李昉生平介绍及评价 “白体诗”代表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 ),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

  • 北宋宰相张知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知白

    张知白(?-1028年),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北宋宰相。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北宋宰相欧阳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阳珣

    欧阳珣(1081-1127年),字全美,又字文玉,号欧山,汉族,学籍吉州庐陵,乡籍福建泉州晋江潘湖,欧阳詹之十世孙。他少聪而敏慧,稍长就学于仁颖书院。崇宁五年(1106)丙戌与本邑储敦叙同登蔡凝榜进士,调崇安尉,有主簿者贫不妄取卒于官,欧阳珣倾囊以赈其行,人皆义之终。丁父忧,珣立于灵堂前,其叶累百

  • 孝宣皇后: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宣皇后

    孝宣王皇后,别名邛成太后,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汉元帝刘奭养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康二年二月乙丑(前64年3月26日),立为皇后。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尊王氏为皇太后。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尊王氏为太皇太后,因汉成帝生母王政君也姓王,故

  • 南宋丞相钱象祖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钱象祖

    钱象祖,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南宋丞相。 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人物生平钱象祖(11451211年),字

  • 南宋宰相余端礼生平介绍及评价 曾与宗室赵汝愚共赞宋宁宗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余端礼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兼参

  • 如何客观评价蔡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邕

    蔡邕,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千百年来,蔡邕在后人脑海中的记忆关键词大多都是蔡文姬之父,或者和“满村听说蔡中郎”所提到的民间话本、故事中的蔡邕形象划等号。但这两个人物记忆点,前一个是附属于蔡文姬的

  • 南宋宰相郑清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简介郑清之,生于宋孝宗

  • 南宋宰相董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槐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耻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