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张知白生平介绍及评价

北宋宰相张知白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4/1/21 16:09:22

张知白(?-1028年),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北宋宰相。

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节俭,“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天圣六年(1028年),卒于任上。赠太傅、中书令,谥文节。

人物生平

张知白幼年好学,端拱二年(989年)登进士第,经屡次升迁担任河南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说当今要务,真宗认为他与众不同,召他在舍人院考试,代理右正言。张知白献上《凤扆箴》,出任剑州知州。一年后,召试中书,加直史馆,真宗面赐他五品服,掌管三司开拆司。

江南旱灾,张知白与李防分路安抚。回来后,代管勾京东转运使事。周伯星出现,司天按祥瑞事上奏真宗,群臣都恭敬地祝贺。张知白认为国君应当修养德行顺应天意,而周伯星的隐现没有什么关联,借此陈说治理国家政策的关键。皇帝对宰相说:“知白可以说是对朝廷尽心尽力了。”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升知白为右司谏。

陕西饥荒,真宗命张知白巡视陕西。不久掌管邓州。恰逢关西流亡在外受人雇佣的人到邓州境内,张知白打开粮仓,又招募百姓拿出来赈济他们。提升为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再提升做尚书工部郎中,出使契丹。张知白认为朝廷设置官员,重朝内轻朝外,为了援引唐代李峤的建议调动台阁之臣主持藩郡事务,于是自请补任外官,真宗不应允,就命他纠察在京城的刑狱之事,张知白坚持请求,执掌青州。回到京师,请求领国子监。真宗说:“张知白难道是在处理艰巨繁杂事务上筋疲力尽了吗?”宰相回答说:“张知白任职于朝内朝外,未曾为自身考虑过。”于是升做右谏议大夫、代任御史中丞、授给事中、参知政事。

郊坛奏告礼成,升任尚书工部侍郎。当时王钦若为相,张知白与他论议朝政多,于是称说有病辞掉官位,被罢为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大名府。等到王钦若分管南京,宰相丁谓向来憎恶王钦若,调张知白做南京留守,希望他能报复怨恨。到任以后,张知白对待王钦若更为优厚。丁谓恼怒,又调张知白任职亳州,迁兵部。仁宗即位,升任尚书右丞,为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同领中书门下平章事、会灵观使、集贤殿大学士。

张知白在宰相位上,慎用车服爵号,没有一点儿私心。常常以骄盛自满为戒,虽然显贵,他清廉节俭如出身低微的读书人。然而他身体一向羸弱,忧虑畏怯日日侵身,在中书省忽感风眩,用车拉到府上。宋仁宗亲自去询问病情,张知白已不能言语,去世。为此,仁宗停了上巳节游宴,赠他太傅、中书令。礼官谢绛建议赠他谥号文节,御史王嘉言说:“张知白遵守道义尽忠于国家,做官不屈于困难与权贵,可以说是正直了,当谥号文正。”王曾说:“文节,是褒美的谥号啊。”便不改谥号。

历史评价

脱脱等《宋史》:李迪、王曾、张知白 、杜衍,皆贤相也 。四人风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知白、 衍劲正清约 ,皆能靳惜名器,裁抑侥幸,凛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璟杨绾,岂得专美哉!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尊之为“大贤”,中国古代廉吏中著名的代表之一。

标签: 张知白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欧阳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阳珣

    欧阳珣(1081-1127年),字全美,又字文玉,号欧山,汉族,学籍吉州庐陵,乡籍福建泉州晋江潘湖,欧阳詹之十世孙。他少聪而敏慧,稍长就学于仁颖书院。崇宁五年(1106)丙戌与本邑储敦叙同登蔡凝榜进士,调崇安尉,有主簿者贫不妄取卒于官,欧阳珣倾囊以赈其行,人皆义之终。丁父忧,珣立于灵堂前,其叶累百

  • 孝宣皇后: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宣皇后

    孝宣王皇后,别名邛成太后,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汉元帝刘奭养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康二年二月乙丑(前64年3月26日),立为皇后。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尊王氏为皇太后。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尊王氏为太皇太后,因汉成帝生母王政君也姓王,故

  • 南宋丞相钱象祖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钱象祖

    钱象祖,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南宋丞相。 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人物生平钱象祖(11451211年),字

  • 南宋宰相余端礼生平介绍及评价 曾与宗室赵汝愚共赞宋宁宗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余端礼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字处恭,衢州龙游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兼参

  • 如何客观评价蔡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邕

    蔡邕,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千百年来,蔡邕在后人脑海中的记忆关键词大多都是蔡文姬之父,或者和“满村听说蔡中郎”所提到的民间话本、故事中的蔡邕形象划等号。但这两个人物记忆点,前一个是附属于蔡文姬的

  • 南宋宰相郑清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简介郑清之,生于宋孝宗

  • 南宋宰相董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槐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耻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钦若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

  • 南宋宰相“宋末三杰”:陆秀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人物生平初露锋芒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

  • 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瑾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期,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在位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在此基础上,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对于曹魏来说,第一任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