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董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宰相董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1/23 22:52:42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耻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宝祐三年(1255),进右相兼枢密使,整顿法纪,旋为丁大全所逐。

人物简介

董槐 (?~1262)字廷植,南宋大臣,理宗朝宰相。定远县城人。体魁,宽额丰腮,有美须。少时喜习兵事,爱读孙武曹操书,有抱负,常与人说:“我若得用,将汛扫中土,以还天子。”他还要做个像诸葛亮周瑜样的人。父董永课子严,厌其狂,训诫道:“你不努力读书,喜欢讲大话,狂妄自高,我不愿意你成为这样的人。”经父教,槐惭愧,遂乃专心求学。始就学于叶雍门下,继又从师于儒学大师朱熹的学生辅广。董槐聪颖过人,学业长进很快,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考中进士。踏进仕途之后,历任广德军录事参军、镇江观察推官、镇江府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湖北刑狱、常德知府、江州知州兼都督府参谋、谭州知州、沿江制置使、江西安抚司公事主管、户部侍郎、江东安抚使兼建康知府、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工部侍郎兼转运使、兵部侍郎兼给事中、宝章阁直学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直到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三十多个官职。爵位由封子、封男,到封侯、封公。董槐为官,勤政清正,政绩卓著,朝野闻名。

嘉定十四年,董槐任广德军录事参军时,有人告富人李桷私铸兵器,暗结豪杰,心图不轨。郡守不问是否事实,就将李桷逮捕入狱,准备斩首。董槐通过查访,得知情系诬告,便同郡守说明。郡守不但不听,反说:“李桷谋反,你反为他说情,当诛族。”槐据理抗辩:“执法官吏明知李桷乃是冤案,却硬把他往死处推,难道法律规定被告人不论冤枉不冤枉,都要杀头吗?”不久,郡守因办理父丧去官,董槐负责处理郡事,迅即上书为李桷辩明案情,李得释放。

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董槐提点湖北刑狱时,常德军中发生骚乱,守尉马彦直被围,董槐得知,亲率数骑赶到现场,斥问乱者为什么这样?乱者说:“将军马彦直掠夺我们岁请。”董槐呼出马彦直,训问情实,立斩于马前;第二天,又捕斩乱者为首分子以戒。

嘉熙三年,董槐知江州时,秋天有十几万灾民渡江流来。他召集官吏商量用储备军粮赈灾,吏员都说不能把储备军粮发给灾民吃。他说:“人民是我们的人民,用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何不可?”说服了吏员,于是,灾民得粮,重返家园。

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董槐为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时,邕州地区经常发生少数民族扰边事件,槐上奏守御七策,对他们谕之以理,待之以诚,约定互不侵犯。并订立五项条约:“一无犯边,二归还侵地,三归还虏掠生口,四奉正朔,五通贸易。”从而改善了与边境少数民族的关系,安定了边陲。

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董槐任右丞相时,为了利国安邦,任人唯贤是举。他向皇帝说,臣认为当下对朝政有害者有三点:一是皇亲国戚不能执行法律;二是执法大吏久居其官,作威作福;三是京城里的官吏,不约束部下,任其胡作非为。皇上不听,嫉之更甚,加上奸邪屡谗,董槐的耿耿忠言、赤诚心胆却落得个被罢免丞相的结果。

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五月,滂沱大雨不止,年迈的董槐彻夜难眠,坐立不安,国难民灾,系于一心,终于在不住的叹息中默默忧逝。逝后,赠太子少傅,谥号文清。

标签: 董槐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钦若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祥符五年,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出任宰相。三年,出

  • 南宋宰相“宋末三杰”:陆秀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人物生平初露锋芒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

  • 三国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瑾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期,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在位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在此基础上,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对于曹魏来说,第一任大将军

  • 南宋宰相:洪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兄洪适、弟洪迈同朝并为台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遵

    洪遵(1120-1174),字景严,南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后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 ,洪适第二榜眼 ,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

  • 南宋宰相:曾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封鲁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曾怀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主持拘催钱物所,治理有方,财政丰裕,晋户部尚书。在任时,对各州郡钱粮的库存与收支情况都了如指掌,并清楚记载,为当朝倚重,宋孝宗比作萧何、刘晏。累迁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鲁国

  • 北宋宰相:李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迪

    李迪(971年-1047年),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今山东鄄城旧城)。北宋名臣、诗人。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状元及第,历任通判、知州、知制诰、节度使等职,多次出入内外,两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赠司空、侍中,谥号&ldquo

  • 南宋宰相:朱胜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著有《绀珠集》、《秀水闲居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大臣、宰相。朱胜非生于一个小生意人家,之后在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靖康元年(1126年),为东道副总管,权知应天府,劝进赵构即帝位。建炎初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

  • 北宋宰相:宋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曾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的方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琪

    宋琪(917年-996年),字俶宝,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人,北宋宰相。宋琪自幼长于契丹,考中进士,授寿安王侍读。天福六年(941年),幽州大帅赵延寿聘请宋琪为从事,赵赞担任河中节度使,聘为记室。周世宗征淮南时,随赵赞出征,以功特加散大夫。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授太子洗马,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

  • 北宋宰相:徐处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处仁

    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神宗元丰间进士。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生平简介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神宗元丰间

  • 南宋宰相:汪伯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 专权自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