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南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南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23 16:10:14

南子(春秋时期卫灵公夫人)

(?―前479年?),春秋时期女政治家,河南商丘人。南子原是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人。

南子生性淫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召公子朝与其在洮地相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知道南子私通之事后,非愤怒,便和家臣戏阳速商量,在朝见南子时趁机刺杀她。结果戏阳速反悔没有行动,被南子所察觉,蒯聩于是逃亡宋国,卫灵公将蒯聩党羽全部赶走。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访问卫国,南子与孔子隔帐见面。南子叩头还礼时,身上佩饰发出清脆响声,孔子学生子路对此颇为不满。后来孔子认为卫灵公不是爱好德行如爱好美色一样,于是离开卫国。

前493年,卫灵公去世,南子遵照卫灵公意愿,想立公子郢继位,公子郢推辞,于是改立蒯聩之子辄继位,是为卫出公。前480年,蒯聩夺取卫国国君之位,是为卫庄公,《列女传》称南子随后被庄公杀死。

人物生平

私通宋朝

南子原是宋国的公主,后来嫁给卫国国君卫灵公为夫人。南子因宋国公子宋朝(公子朝)容貌俊美,于是便和他私通。

卫灵公三十八年(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卫灵公因大臣公叔戌富有,而开始讨厌公叔戌。当时,公叔戌对南子干预朝政不满,企图铲除南子的党羽,南子对卫灵公说:“公孙戌将要发动叛乱。”

卫灵公三十九年(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春天,卫灵公驱逐公叔戌及其党羽,公叔戌逃亡到鲁国。

蒯聩欲杀

卫灵公三十九年(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卫灵公为南子而召见公子朝,在洮地会见。当时卫灵公的太子蒯聩把盂地献给齐国,路过宋国野外。野外的人唱歌说:“已经满足你们的母猪,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母猪是指南子,公猪是指宋公子朝,意思是说,已经满足南子,为什么不把宋公子朝归还宋国。太子蒯聩感到羞耻,对家臣戏阳速说:“跟着我去朝见夫人,夫人接见我,我一回头看你,你就杀死她。”戏阳速同意。于是二人前去朝见南子。南子接见太子蒯聩,太子蒯聩回头看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后悔刺杀南子,所以没有下手。太子蒯聩频频用眼睛戏阳速示意,南子觉察到太子蒯聩的脸色异常,知道太子蒯聩要刺杀自己,南子害怕,号哭着逃走,说:“太子蒯聩想要杀我。”卫灵公拉着南子的手登上高台。卫灵公因此大怒,太子蒯聩于是逃亡到宋国,卫灵公将太子蒯聩的党羽都赶走。

拥立出公

卫灵公四十二年(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四月丙子日,卫灵公去世。卫灵公生前曾想立儿子公子郢为太子,卫灵公死后,南子遵照卫灵公的意愿,想立公子郢为太子,说:“命令公子郢做太子,这是国君的命令。”公子郢回答说:“郢和别的儿子不一样,而且我伺候国君到死,如果有这话,郢一定会听到。并且还有逃亡者太子蒯聩的儿子辄在那里,我不敢即太子位。”于是便拥立辄为国君,是为卫出公。

不知所终

卫庄公元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太子蒯聩联合浑良夫准备夺取卫国国君之位,太子蒯聩之子卫出公逃奔齐国,卫庄公复位。次年(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卫庄公正式进入卫国。

《列女传》称,卫庄公继位后,杀死南子和浑良夫。《左传》则记载卫庄公因对浑良夫有免死三次的承诺,曾一度拒绝了其子关于处死浑良夫的要求,但后来同意在免死三次后下手;至于南子,《左传》并未再提及。

孔子见南子

出自《论语·壅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一次来到卫国,寄宿在蘧伯玉家里。

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不惜蒙受耻辱想与我们国君结为兄弟之情,必定要先见我们国君的夫人。我愿见见您。”孔子推辞告谢,不得已去见南子。南子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向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叮当碰击的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说:“我要不是不得已的话,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过了一个多月后,卫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辆车子,宦官雍渠陪侍左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在后面,招摇经过街市。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德行如爱好美色一样的人。”于是厌恶,于是离开卫国。

标签: 南子

更多文章

  • 东汉末豫州刺史:孔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伷

    孔伷(zhòu,古同“胄”),字公绪,东汉末年兖州陈留郡人。189年孔伷曾被董卓任命为豫州刺史,同时也是起兵讨董卓的地方势力之一。似乎在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所以190年另外出了一个豫州刺史孙坚。正史中孔伷的事迹较少,只《英雄记》提到他&ld

  • 东汉末北海相:孔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

  • 东汉末广陵太守:张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超

    张超(?195年),字孟高,东平寿张(今山东寿张)人,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初平元年(190年),初为广陵太守,参加关东联军酸枣会盟,共同讨伐董卓,推荐臧洪为诸侯同盟宣誓者。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攻打陶谦所辖徐州。为了援救徐州,张超兄弟联合陈宫,共荐吕布为兖州牧,攻打曹操根据地兖州。

  • 东汉末大司马:张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杨

    张杨(?-198年或199年)(《后汉纪》作张阳),字稚叔,并州云中(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割据河内。汉末宦官专权,他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曾被匈奴单于掳掠为人质。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

  • 东汉末河内太守:王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匡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中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军阀。兖州泰山郡(位于当今中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北方)人。官至河内郡太守。起初,在大将军何进底下,担任大将军府掾。何进去世后,受拜为河内郡太守。董卓执政时,与各地群雄,同时起兵来讨伐董卓。最后,因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攻击,而离世。在纪传体史书《三国志

  • 东汉末幽州牧:刘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虞

    刘虞(?-193年10月),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在地方政绩卓著,颇有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累加至大司马,封襄贲侯。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

  • 东汉末白马将军:公孙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早年经历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

  • 东汉度田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东汉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很容易注意到土地问题,特别是一个朝代末期,往往都离不开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然后是农民造反,最终由新的王朝重新分配土地,形成“收一放一收放”这样一种循环反复的现象。究竟怎么回事?历经“人民公社”实验的我们,很容易理解&ldq

  • 西汉帝太后:丁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丁姬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丁姬

    从王府小妾到皇帝之母,儿子登基后尊封她为太后,死后却被贬去太后封号,此女就是丁姬。今天咱们来说说她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丁姬,西汉著名易学大师丁宽的玄孙女,庐江太守之女,虽不是名门望族,但也算官宦之家。定陶恭王刘康当山阳王时,纳了丁姬为妾。刘康的正妻张王后一直没有生育,

  • 如何客观评价赵王朱高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高燧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5]1431年10月2日[6]),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383年1月19日)生于北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孙。其父朱棣时为燕王,其母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