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赵王朱高燧?

如何客观评价赵王朱高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1/20 13:47:14

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5]1431年10月2日[6]),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383年1月19日)生于北平,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孙。其父朱棣时为燕王,其母徐氏为燕王正妃,是时任燕王朱棣第三子。

靖难之役后,其父朱棣登基改元永乐,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封为赵王,藩地为彰德府,时年22岁。受封赵王以后,永乐帝命其据守北京,令有司将一切政务先交由赵王朱高燧过目,再进行处理。由此可见朱棣对这个儿子能力的肯定,并且对他信任有加。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二十六日薨逝,年50岁,谥曰简,朝廷辍朝三日。由次子朱瞻塙嗣王位。

明朝时期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朱瞻基的两位藩王叔叔起兵造反,但最后只有一位藩王被杀,另一位却安然无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安然无恙的这位藩王就是朱高燧,他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的同母弟,进封赵王。

因为年龄偏小,朱高燧一直深受朱棣的宠爱。而当时的太子朱高炽因为身形肥胖又患有足疾,不得朱棣的欢心。正因如此,恃宠的朱高燧与同样觊觎太子之位的二哥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他们多次诬陷太子和东宫的属官。

朱棣得知朱高燧的种种不法行为后,十分生气,立即杀了朱高燧长史并褫夺他的冠服,在朱高炽的极力劝解下,朱高燧才得以免罪。朱棣为他挑选了新的长史,希望他能收敛自己的言行。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之时,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一众大臣伪造遗诏,打算毒杀朱棣并废了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事迹败露后,朱高燧被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在朱高炽多次求情下,朱棣批评了朱高燧但没有严厉处罚他。朱棣虽然放过了朱高燧,但涉案人员全部被诛杀,也对朱高燧的部属进行了清洗,在这之后,朱高燧的行为有所收敛。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处决了谋反的汉王朱高煦。虽然不成气候,但早就背上谋逆名号的朱高燧,还是受到了朝臣的弹劾,明宣宗亲征平定朱高煦之叛后,有大臣指出应该顺路铲与其谋逆已久的朱高燧。在朱瞻基看来,当时的朱高燧已经不成气候,无论怎么折腾都不可能得到皇位,于是他最终采纳了大学士杨士奇的建议,恩威并施,对朱高燧再次释放好意。这一做法既能给朱高燧一条生路,又能显示明宣宗的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宣德二年,朱瞻基派人将这些弹劾的奏章带给朱高燧看,让他好自为之。朱高燧看后大惊,请求放弃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的职位。朱瞻基收回护卫,但将仪卫司留给了朱高燧。

在此之后,朱高燧谨言慎行,老实了下来,在宣德六年八月过世,享年五十岁,由次子朱瞻塙承袭王位。相较于被活活炙死在铜缸内的兄长朱高煦以及其他卷入政治斗争的宗室子弟,朱高燧也算是有个不错的结局。

标签: 朱高燧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将领:朱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灵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陆续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从而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其中,曹操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的时候,自然也获得了对方的人才,比如吕布麾下的张辽,就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至于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也有不少投靠到了曹操这一边。其中,就本

  • 如何客观评价敦肃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年氏,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帝首位贵妃和皇贵妃。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人在关于清朝历史的研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对清朝历代统治者的研究。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一共经历了12位皇帝,其中以严治国,以勤政著称的便是清朝的第

  • 明朝文人将领:王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骥

    王骥,字尚德,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长得高大魁梧,身体健壮;而且精通武艺,熟谙兵法;为人刚毅坚强,胆略过人,是正统、天顺年间朝廷最优秀的将领。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骥于永乐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的职务。奉命巡视山西,回京后上书明成祖,请求免除盐池地拖欠的二十多

  •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闵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齐闵王

    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当然,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也不是没有对手的。比如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赵武灵王向秦国施

  •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邹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邹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说的是邹忌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然而邹忌之才不只于此,虽为一平民乐师,但他满腹经纶,时时想着能够为母国效力。田齐桓公时,桓公午创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间人才荟萃,但邹忌并没有受到重用。齐威王继位后,贪图享乐而不治朝事

  • 东汉末官员:王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修

    东汉末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路诸侯纷纷招揽各式各样的人才,以期在战乱的年代里能有一席之地。曹操之所以能建立曹魏成为三国霸主之一,跟他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今天历史小编要介绍的便是他麾下的一名官员王修,一起接着往下看吧。王脩(生卒年不详),

  • 东汉末军阀冀州牧:韩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馥

    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

  • 东汉末军阀济北相:鲍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鲍信

    鲍信(151年-192年),字允诚(仅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正史未记载其字),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

  • 东汉末军阀兖州刺史:刘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人物生平讨伐董卓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

  • 东汉末刘备谋士:庞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统

    诸葛亮是三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直为后人称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却因为长的丑被埋没,此人就是庞统。诸葛亮称卧龙,而庞统则为“凤雏”,龙凤相得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徽指点刘备时就说过:“卧龙凤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