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蜀汉谋臣:秦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谋臣:秦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1/21 12:17:13

秦宓(?226年),字子敕。广汉绵竹(今四川德阳北)人。三国蜀汉时谋臣,善舌辩。早年归刘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前,秦宓劝阻,刘备大怒,欲杀秦宓。因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保住性命,仅被下狱,后被释放,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孙权派张温至成都回访。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后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病逝。

人物生平

少有才学

秦宓,字子敕,是四川德阳人。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曾经上书益州牧刘焉,举荐儒士任安。

避不出仕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璋任益州牧时,与秦宓同郡的王商为益州治中从事,

他写信给秦宓说:“贫贱困苦,何时可以度完这样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应该来一趟,与州牧见见面。”秦宓则回信拒绝。

后来王商为严君平、李弘建立祠庙,秦宓写信对他说:“我因疾病隐避世外,得悉你为严、李二君立祠,可谓是对同道之人的厚爱和勉励。看严君的文章,冠绝天下,许由、伯夷的超俗操行,有如高山一样不可动摇,即使扬雄不加赞叹,同样名扬人间。如果李仲元不遇上《法言》,他的名声必然湮没无闻,这是因为他的文章缺乏斑斓的文采,可以说他是一个攀龙附凤靠他人而得名的人。而扬子云潜心著书立说,有益于世,出污泥而不染,行动以圣人为师,今日天下之人,仍在诵读他的文章。国家有这样的人,足以向四方夸耀,奇怪的是您颠倒本末,反不为他建造祠堂。蜀地本来就缺少学士文人,文翁遣派司马相如前往东方学习七经,回蜀地教化官民,于是蜀的文化学术才比肩齐、鲁。故此《地理志》说:‘文翁倡行教化,司马相如为其师。汉室得才士,那时最为繁盛;董仲舒之类,不明封禅之礼,司马相如制定了封禅的礼仪。能制礼作乐,移风易俗,难道不是以礼仪节度人们行为规范而补益社会吗?虽说他有卓王孙一事拖累,但就像孔子推崇齐桓公的霸业,公羊高赞美叔术的谦让,我也为司马相如的教化叫好,认为应当为他建祠,并赶快撰定铭文。”

当初,李权曾向秦宓借《战国策》看,秦宓说:“战国合纵连横攻战不已,读它有何用?”李权说:“孔子、严君平,汇聚众书,写成《春秋》、《老子指归》,所以海以汇合百川为阔大,君子以广博闻见为宏大。”秦宓答复说:“书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献外,仲尼一概不采收;道法除崇尚虚无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积,每年都要荡涤清除;君子固然要广博见闻,但不符礼仪则不以观看。这《战国策》反复记载阐明张仪苏秦的谋略权术,杀人而让自己生存,害人来保护自己,这是圣贤经典所憎恶的东西。故此孔子发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阐述圣贤大道,又制定《孝经》,广泛地宣扬仁义道德。防微杜渐,抑恶于萌,所以老子主张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把它消除于萌动状态之中,的确如此啊!商汤是位大圣人,因为看到郊野之鱼就发生了沉溺打猎的过失;鲁定公本是一位贤君,因观看美女歌舞就荒废了朝政,诸如此类的人和事,数不胜数。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见那你想得到的东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乱。因此天地纯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这正是君子所应效仿的。《洪范》记载灾异,往往由人的言行声貌引发,与《战国策》中奸诈权谋有何相干之处?”

有人对秦宓说:“你想自比巢父、许由、商山四皓,为什么

秦宓各类形象又有意地宣扬自己的辞藻文采、表露自己的奇瑰才能呢?”秦宓回答说:“我的文章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有什么文采辞藻可宣扬呢?当年孔子三次拜谒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这是由于对有些事他不能保持沉默。接舆边走边唱歌,评论家认为这是文采光灿的诗篇;渔父咏叹奔流的汉水,贤士们认为这是文字闪光的辞章。老虎生来就有斑斓的花纹,凤凰天生就有五彩的羽毛,难道是它们以色彩来粉饰装扮自己?都是自然天生的啊!《河图》、《洛书》因其文采而盛传于世,圣贤六经因其文采而传诵历代,君子以礼乐教化为美德,辞藻文采又有什么妨害!以我的愚笨,尚且以革子成反对文采的过失为耻,何况那些比我贤能的人呢!”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出任师友祭酒,兼任佐吏之首,尊其为仲父。秦宓假托有病,躺在家中,夏侯纂领着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带着酒食前往秦宓家宴饮交谈,秦宓依然躺在床上。

夏侯纂问古朴说:“讲到你们益州养生的酒肴食具,实在远远胜过其他州郡,不知文人才士比其他州郡如何?”古朴回答说:“自前汉以来,益州人士的官职爵位或许没有其他地方的人士那么高,但谈到著书立说为世人师法,决不比其他地方差。严君平读黄、老而写下《老子指归》,扬雄读《易经》而著述《太玄》、读《论语》而著述《法言》。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制作封禅的文告,这是今日天下人人皆知之事。”夏侯纂说:“仲父如何?”秦宓以笏板拍打着自己的面颊,说:“请您不要认为仲父我说话不够谦虚,让我为您讲一讲本州的源流始末。蜀有山名汶阜,长江源出此山之中,天帝使它得到昌大,神灵使它取得福祉,因此蜀地沃野千里。江、河、淮、济四大河流,长江居于首位,这是其一。大禹出生于石纽,即在现在的汶山郡。当年遭受水患,治水无功,禹疏长江决黄河,使它们东流入海,为民消除祸患,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谁的功劳能超过他,这是其二。天帝通过房、心、参、伐的星象,来决断推行政令,参、伐二宿为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车出谷口,就是现在的斜谷。这就是本州的始末纵横,请您平心而论,它比天下其他地方如何?”夏侯纂迟疑半晌无言以对。

劝阻东征

而益州征召秦宓为从事祭酒。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后,准备征讨东吴,秦宓陈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因此获罪下狱囚禁,后来才被赦免释放。

巧答张温

公元224年(建兴二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请秦宓为州别驾,不久又提升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

吴蜀联盟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您学习吗?”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张温又问:“天有头吗?”秦宓说:“有头。”张温问:“头在何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张温问:“天有耳朵吗?”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张温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张温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有姓。”张温问:“姓什么?”秦宓说:“姓刘。”张温问:“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张温对秦宓十分敬服。秦宓的文才口辩,大都如此。

卒于司农

秦宓后来升任大司农。公元226年(建兴四年),秦宓去世。

当初,秦宓看到记叙帝王世系的文献,五帝都出自同一部族,秦宓从根本上考辨出这种记载的错误。他还论证了皇帝王霸养龙的传说,都很有道理。

谯周年轻时曾拜访求教秦宓,将秦宓的言论记录在《春秋然否论》之中。

历史评价

彭羕:“伏见处士绵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节行,守真不亏,虽古人潜遁,蔑以加旃。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谠落落之誉,丰功厚利,建迹立勋,然后纪功於王府,飞声於来世,不亦美哉!”

诸葛亮:“益州学士也。”

杨戏:“司农性才,敷述允章,藻丽辞理,斐斐有光。”

陈寿:“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馀,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宓辨其不然之本。又论皇帝王霸(养)龙之说,甚有通理。”

标签: 秦宓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谋臣:马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马良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之兄,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召马良为州从事。马良与

  • 清朝女词人:顾太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清朝时期著名女词人,她天赋异禀,满腹经纶,曾写下《红楼梦影》等极具个性的作品,被后世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的丈夫是皇室宗亲爱新觉罗·奕绘,自己虽然只是侧福晋,但也算是爱新觉罗·

  •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知几

    隋唐以前的史书,多是私家著作。到了唐朝,官修史书成为定制。唐太宗时,别置史馆于禁中,专门编国史,由宰相监修。馆内设修撰、直馆,从事具体编写工作。这种措施表明我国古代史书编纂工作到唐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中央集权的统治越来越强。由于加强了史书的编纂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很大。贞观年间完成了《晋书》、《梁

  • 三国东吴废太子孙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和

    孙和,字子孝,吴大帝孙权第三子,吴末帝孙皓之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大臣,被孙皓追封为文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和自幼受到父皇宠爱,赤乌五年(242年),原太子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后来却在南鲁党争中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后因而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孙和的太子之位

  • 如何评价孙策?孙策留下了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名声渐广。孙坚死后,孙策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他打败刘繇

  • 孙坚:三国时期东吴奠基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大帝孙权之父,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坚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黄巾起义时,他追随朱儁南征北战,其作战勇猛,常以命相搏,夺下宛城后被任命别部司马。董卓废帝自立陈留王刘协后,孙坚起兵与袁术联手征讨董卓,并被袁术封为破

  • 西晋名将刘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琨

    刘琨,字越石,西晋时期杰出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他和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都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晋的军事家祖逖[tì]年轻时“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欲保卫祖国的将领,祖逖又因率部北伐,数年

  • 三国曹魏大臣:国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渊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消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张绣、张鲁、马超、韩遂、刘表等割据势力。对于曹操来说,之所以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离不开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国渊”,虽然也是曹操的部下,却非常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并且,国渊和刘备之间,还是师出同门

  • 三国曹魏大臣太尉: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柔

    高柔,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公元192年,曹操初步占领兖州,此时的高柔担心曹操不会安心留守陈留,这里会是一个四战之地,决定投靠高干。适逢父亲死去,高柔便不畏兵劫路远,冒险到蜀地前去应丧,三年后回到了北方。建安九年(204年),高干与高柔归降曹操,曹操任命高柔为菅

  • 汉献帝皇后:伏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伏寿

    伏寿,出身官宦之家,祖上是西汉大司徒伏湛,其父是东汉大臣兼辅国将军伏完,为人深沉有气度,母亲是汉桓帝刘志的长女、阳安长公主。伏寿出身不低,父亲是朝中大臣,母亲是长公主,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她最开始嫁给刘协却只是个贵人。公元190年,关于伏寿的记载才有了些,此时董卓挟持汉献帝到长安,伏寿跟随,这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