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会设计服装的皇后:元朝察必皇后

历史上最会设计服装的皇后:元朝察必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4/1/4 7:54:16

察必是元世祖的第一位皇后,她知书识礼,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虽然外表温柔,但内在很理性、很刚烈,遇事不慌。

她嫁给忽必烈的时候,他还只是个藩

公元1251年,元宪宗蒙哥即位后,派忽必烈处理漠南汉地的军国庶事,忽必烈被汉族文化侵染,慢慢的汉化起来。他经常邀请一些汉族知识分子,向他们请教治国安邦之道,作为忽必烈之妃子察必,也迷上了汉族文化。

在汉化的影响下,忽必烈意识到,要想在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原地区站住脚跟,除了施行汉族原来的典章制度和基本政策外,别无他法。

忽必烈“开窍”后,果然赢得汉族地主的支持,他们积极帮助忽必烈巩固地位,让忽必烈势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察必是一个内心有大丈夫胸襟的女子,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这个支持不仅仅的内心,而且有实际行动。

当时蒙古族之间矛盾很深,旧贵族跟忽必烈代表的新贵族水火不容,而且南方宋朝依然兀立,形势十分危急。

公元1259年,忽必烈随蒙哥南攻宋朝,忽必烈将察必和17岁的真金留在北方。

察必和忽必烈里应外合,助忽必烈完成大业。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世祖征伐南宋时,渡江围攻鄂州,恰逢元宪宗蒙哥在合州去世,元世祖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其党羽阿蓝答儿等人劝阿里不哥自立为大汗,乘传发山后兵,距离开平仅一百余里。察必派人责问阿蓝答儿:“发兵是大事,太祖的曾孙真金在此,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后来,阿里不哥派脱里出行省燕京调动民兵,察必听说后,秘密派人快速报告给忽必烈,让忽必烈迅速撤军。又派人追回忽必烈祖让其北归,于是忽必烈继位之事得以确定。

所以人常道,如果不是察必,元世祖很可能还留在中原打仗呢!

公元1260年,取得了对阿里不哥受此大战的胜利。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被迫率众归降,忽必烈夺取了汗位。

中统三年(1262年),察必被立为皇后。至元十年(1273年)三月(一作十月)受册封,上尊号为“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元代册封皇后的礼仪,自从开始。

《元史》上记载,由于忽必烈喜爱打猎,可京城从上都开平迁到大都燕京后,游猎一直不便,因此忽必烈让他的禁卫军长官在京城郊区开辟游猎场。下面的人立马抓紧去办,并将圈定的征收土绘成图给他看。当时察必皇后在场,认为此事不妥,因为只要忽必烈御笔一挥,那片区域内的居民就要被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流离失所。

察必不忍,但也知道不能强行劝谏。所以她先打发走禁卫军长官,然而扶忽必烈进内室休息。这时,太保刘秉忠有事奏报,察必皇后看时机成熟,便将其拦在外室,又故意提高嗓门对刘秉忠说:“陛下要征收京郊的农田为游猎场,像这样的大事,你作为国家重臣,怎么不知道呢?土地在国都没迁来之前,已经分配了。如今,新征收游猎场,土地的主人岂不要迁往他乡,会引起百姓的怨气,造成混乱。皇上事多,日理万机,像这样的小事想不到也是有的,你们做臣子的应及时提醒。若陷陛下于不仁不义之中,可怎得了。”

刘秉忠会意地笑了笑说:“我马上带图亲自查看,然后再作禀报”。

察必皇后说:“这么做就对了!” 察必皇后与刘秉忠对话,忽必烈听的一清二楚,后来便命令刘秉忠先去视察,然后再做定夺。

她的话,使忽必烈幡然醒悟,遂下令停止圈占农田,从而避免了由此引起的动乱。

公元1276年,忽必烈灭亡南宋,整个蒙古族都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就在此时,皇后察必提醒忽必烈不要忘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忽必烈听后喟然长叹,从此励精图治。

察必一共生了12个子女,次子真金被立为太子,可谓显赫至极。

然而察必却懂得“居安思危”,虽然不是汉族皇后,却不亚于汉族皇后的贤惠与简朴,甚至节俭到有些过了的地步。

有一次,察必看到宣徽院的一些羊前腿皮闲置不用,觉得十分可惜,便率领宫女们搜集起来,缝制成地毯。

除了把环保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外,察必皇后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很有造诣。当时,元人戴的胡帽没有前檐。有一次,忽必烈骑马打猎回来,告诉皇后,眼睛总是因太阳炫射而睁不开。心灵手巧的皇后想了想,便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缝了一个檐。后来一试,果然解决了问题。忽必烈非常高兴,便下令以后的帽子都照这个样子制作。

还有一次,她发现忽必烈骑马时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便弓射,于是就尝试做了一种新的衣服,用旧衣改制而成,后边比前边长,没有领子和袖子,两边各缀一排襻扣,穿起来舒适方便。皇后还给它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比甲”,这种衣服便于弓马,而且形式特别,穿上去感觉非常潇洒,因此时人争相仿效,或许这就是现在马甲的由来。

南宋的全太后在大都,因为水土不服,也不习惯北方风俗,察必皇后善心大发,请求忽必烈放她回江南,忽必烈不肯答应,一直求了三次,忽必烈才说:“尔妇人无远虑,若使之南还,或浮言一动,即废其家,非所以爱之也。”然而要求皇后多做两位的思想工作,多加体恤,使其心安。察必皇后兰心蕙芷,一点即透,以后不再提放还之事,而是配合夫君的指示,大搞怀柔政策。后来,母子二人觉得南归无望,便出了家。察必皇后还特此拨了三百六十公顷免除租税的土地作为二人的生活费。

察必有男人的野心,又有女人的温柔,在她死后,他另外册立皇后,新皇后南必虽然年轻貌美,但他终究觉得,爱的还是察必。

后来元世祖常常冷落新皇后南必,而去纵情声色,可见他并非对女色无欲望,而是那一个,谁也无法取代。

所以说,明君往往会爱贤德的妻子,因为你的好,他会记住,他会感恩。他珍惜福泽,更珍惜身边敬他、爱他,全无私心帮他的人。

后来元世祖也死了,临终前说要和察必葬在一起。

爱是猛烈,却也是温柔,刀光剑影里看多了瞬息万变,却也想说一句,有你真好。

标签: 察必皇后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重臣司徒:高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柔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

  • 三国曹魏重臣魏郡太守:贾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贾逵

    贾逵,本名贾衢,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他虽然出身士族,但家道早已中落,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虽然贫穷,贾逵却有着不同常人的大志,喜欢舞刀弄枪、对战阵攻取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祖父看到后经常夸他是当大将的料儿,经常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这对于他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贾逵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又迁为绛邑县

  • 三国东吴重臣大司马: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陆抗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紧接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这意味着曹魏的大权已经被司马懿家族彻底控制了。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蜀国。虽然姜维竭力抵抗,但是邓艾兵临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这意味着蜀汉的正

  • 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

  • 东晋辅政大臣:庾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庾亮

    风格峻整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时人把他与夏侯玄、陈群相提并论。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但庾亮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他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

  •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庾亮在掌权期间的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庾亮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在掌权期间的表现怎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后,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七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上。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

  • 如何客观评价蜀汉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平

    王平字子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忠义礼信的代表,三国时期,他为了复兴蜀汉,完成刘备的遗愿,付出了许多。有人对诸葛亮的能力还提出过质疑,觉得他在历史上被过誉了,但其实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无愧于刘备。诸葛亮死在五丈原

  • 唐宪宗女安平公主介绍 安平公主的生母和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之女。她的生母孝明皇后郑氏,唐宣宗同母的妹妹。生母为孝明皇后,郑氏,一说为尔朱氏,(?-865年12月26日、另说卒于860年12月26日),名不详 , 中国唐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唐宪宗宫人、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

  • 许穆夫人:世界第一位女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许穆夫人是卫宣

  • 如何客观评价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外甥,这个当然是长辈对晚辈的喜欢,准备重点扶植这个外戚。扶植这么个翩翩美少年,武则天也是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她们武家,自己的两个堂哥和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小时候对武则天母女非常残暴,武则天得宠之后都把他们给收拾了,结局非常惨。作为皇后,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