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重臣大司马: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重臣大司马:陆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4/1/25 12:41:30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紧接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这意味着曹魏的大权已经被司马懿家族彻底控制了。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蜀国。虽然姜维竭力抵抗,但是邓艾兵临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这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由此,在蜀汉、曹魏相继灭亡之后,东吴自然成为西晋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可是,在蜀汉灭亡之后,东吴却坚持了17年之久,也即直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晋消灭。对此,在笔者看来,东吴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离不开陆抗这位名将的坚守。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丞相陆逊次子。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永安二年(259年),陆抗被拜为镇军将军,镇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负责从关羽濑到白帝城段的防御。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在公元264年,蜀汉已经灭亡,这意味着东吴需要独自抗衡司马氏了。

在此基础上,陆抗长期镇守东吴边境,也即正是因为陆抗这位名将的存在,促使西晋大军对于东吴的进攻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就陆抗的父亲陆逊来说,在夷陵之战中大破刘备亲自率领的蜀汉大军,奠定了自己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就陆逊的次子陆抗来说,也有一场成名之战,这就是重创西晋大军的“西陵之战”。

凤凰元年(272年)九月,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背叛东吴,归降西晋。对此,晋武帝司马炎册封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西陵,主要指今湖北省宜昌市一带,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因此,西陵这座重镇一旦被西晋长期占据的话,那么东吴的长江防线将被撕裂,而如果长江防线没有起到效果的话,东吴的灭亡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

因此,在得知步阐叛变的消息后,陆抗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当然,西晋也非常重视这座城池,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以此救援步阐。在西陵之战中,西晋前后投入了8万大军,而就陆抗来说,手中则只有3万兵马,这注定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

当初,江陵平坦广宽,道路通畅。陆抗任命江陵督张咸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敌军。与此同时,西晋大军则准备进攻陆抗,以此帮助步阐解围。对此,陆抗命令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公元272年十二月,陆抗转兵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脩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在西陵之战中,陆抗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在此基础上,陆抗这位名将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因功加拜都护。凤凰二年(273年)三月,陆抗被拜为大司马、荆州牧。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司马的地位在大将军,可以说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比如曹仁曾担任曹魏大司马,蒋琬曾担任蜀汉大司马。因此,在官职上,陆抗完全不输自己的父亲陆逊。

最后,凤凰三年(274年),晋武帝复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训练水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西晋这是在为消灭东吴精心准备。对此,陆抗这位大臣自然非常忧虑,所以希望东吴皇帝孙皓可以加强西陵等地的防守。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孙皓对此置之不理,如同蜀汉灭亡前夕的刘禅一样,没有听从姜维加强汉中防守的建议。同年秋天,陆抗病逝。在陆抗去世后,陆晏与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领陆抗之兵。不过,对于陆抗的几个儿子来说,作为武将的能力相对平庸,无法顶替陆抗。更为关键的是,陆抗死后,吴国再无良将。

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发动灭吴之战,20万晋军直扑东吴,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在没有陆抗这样的良将的背景下,孙皓于公元280年向西晋归降,这意味着东吴的正式灭亡。总的来说,陆抗可以说是东吴最后的名将,也即陆抗在东吴的地位,可以类比姜维在蜀汉的作用。在陆抗去世六年后,吴国正式灭亡,促使三国时代彻底在公元280年画上了一个句号。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陆抗

更多文章

  • 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

  • 东晋辅政大臣:庾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庾亮

    风格峻整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时人把他与夏侯玄、陈群相提并论。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但庾亮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他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

  •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庾亮在掌权期间的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庾亮

    东晋的庾亮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在掌权期间的表现怎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后,因病逝世,年仅二十七岁。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上。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姿容俊美,

  • 如何客观评价蜀汉王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平

    王平字子均,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忠义礼信的代表,三国时期,他为了复兴蜀汉,完成刘备的遗愿,付出了许多。有人对诸葛亮的能力还提出过质疑,觉得他在历史上被过誉了,但其实他已经做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无愧于刘备。诸葛亮死在五丈原

  • 唐宪宗女安平公主介绍 安平公主的生母和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之女。她的生母孝明皇后郑氏,唐宣宗同母的妹妹。生母为孝明皇后,郑氏,一说为尔朱氏,(?-865年12月26日、另说卒于860年12月26日),名不详 , 中国唐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唐宪宗宫人、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

  • 许穆夫人:世界第一位女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许穆夫人是卫宣

  • 如何客观评价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外甥,这个当然是长辈对晚辈的喜欢,准备重点扶植这个外戚。扶植这么个翩翩美少年,武则天也是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她们武家,自己的两个堂哥和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小时候对武则天母女非常残暴,武则天得宠之后都把他们给收拾了,结局非常惨。作为皇后,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

  • 清朝诗人沈德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沈德潜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德潜

    沈德潜早年家贫,从23岁起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过了40余年的教馆生涯。尽管处境并不如意,但他并未弃学,在奔波生活之余,勤奋读书,16岁前已通读《左传》、《韩非子》、《尉缭子》等书。他早年师从叶燮学诗,曾自谓深得叶燮诗学大义,所谓“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负可见

  • 明朝中期名将戚继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戚继光战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

    明末,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沿海倭患,戚家军也因此名闻天下。本文为大家揭秘民族英雄戚继光简介以及戚继光惊人战绩。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安徽定远人,现山东半岛一带。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

  • 明朝“蜀中四大才女”黄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黄娥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娥

    黄娥,字秀眉,又作黄峨,明代著名才女,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之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黄娥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黄珂是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后来做官一路做到了工部尚书,黄娥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