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此人最铁腕,逼死魏东亭,还导致河南考生罢考

《雍正王朝》此人最铁腕,逼死魏东亭,还导致河南考生罢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话车点睛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4/1/5 1:29:43

雍正朝》中田文镜一直扮演酷吏角色,从江南筹集赈灾款到查缴国库亏空,再到后来的官绅一体当差,田文镜坚决执行四阿哥的指令,忠于朝廷,依法办事,每一次都搞得官员们怨声四起,更有甚者将其暴打,可就这样一个官员却能得到雍正的赏识,觉得他是一把改革的尖刀,每刺向哪里就会有所成效。只不过田文镜的行事方式确实有的时候过于操切,以至于在查缴国库欠款的时候被康熙贬为知县。不过好在雍正继位之后又将他重用,出任河南巡抚。

在查缴国库欠款的时候,手握康熙圣旨的田文镜从一开始就采取霹雳手段,尤其是对老状元陈文胜更是百般羞辱,差点把这个老官员给气死。当时陈文胜只欠了国库一两银子,于是田文镜便通过圣贤书中的句子借题发挥,通过他结合陈文胜的一两银子来解读‘君子怀德,小人怀古;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田文镜说:你上得堂来,倚老卖老,骜不驯,无非是怕众人说你不合流假清高;可你又不敢多借,怕朝廷有朝一日追查起来,损了你状元的名头。于是就这样把这个昔日的老状元说的哑口无言,气得差点昏过去,后来田文镜让衙役把这个老头送回了府中。

不过由于田文镜追缴欠款追的紧导致魏东亭魏大人一条白绫了解了自己,其实魏东亭的欠款多是康熙下江南造成的,所以后来康熙知道这事之后也以此为契机暂停了追缴欠款,并且让人给魏家填补了这个亏空。而也是这个事让康熙觉得田文镜此事办的太过操而出了人命,所以当时就对田文镜进行了处罚,贬他去做了一个小知县。不过这事也侧面反映了田文镜的铁腕手段,最终也追缴了三成欠款,相比之前也是很大的进步。

田文镜的铁腕手段还体现在推行雍正的官绅一体当差。因为当时一些读书人考了功名之有一定的田产,挂个空头衔,且不用纳粮交税,还不用服劳役。于是这些负担转嫁到穷人身上,导致富人少交税、少出劳力,穷人反倒要奉献更多。雍正看到了这要是继续下去要出问题,并且相当不公平,看透了这些之后雍正毅然推行两条新政。一是“摊丁入亩”,二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而摊丁入亩主要让李卫执行,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主要由田文镜负责。于是田文镜这个铁腕河南巡抚强制推行此政策,后来也就引发了河南考生罢考,震惊朝野,雍正也派自己的儿子弘历去一探究竟。

田文镜的出场每一次都是怒气冲天,正气盎然,对于雍正的指令可以说坚决执行,其实反过来审视一番,确实没有根据具体的地方情况做相应的策略应对,只求一味完成上级KPI的确容易引发太多的不满,不过好在雍正对他非常信任,这也是他能够一直强硬下去的靠山。

标签: 魏东亭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魏东亭选择上吊自尽,究竟谁才是逼死他的幕后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魏东亭

    电视剧《雍正王朝》开播21年经久不衰、好评如潮,是一部公认难得的清宫剧佳作。看似简单的剧情却蕴含着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追比户部欠款一案中,康熙“发小”魏东亭之死就将这种“斗争”体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来看,魏东亭之选择上吊自尽是因为无力偿还所欠户部的35万两银子。但事实上,魏东亭之死却是多方“博弈”

  •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听闻今史标签:魏东亭

    魏东亭作为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均有出场的角色,其最终的结局在两部电视连续剧中却是大相径庭。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两部电视连续剧的朋友,都对魏东亭这个角色胤祥深刻,但是同一个人,竟然在两部剧作中有着不一样的命运结局。在《雍正王朝》中,魏东亭因为不善持家、子女不孝,再加上康熙南巡

  • 索额图和明珠为什么叫魏东亭魏大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魏东亭

    魏东亭是小说和电视剧之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康熙的一生之中,特别是他刚刚登基的几年,魏东亭是忠臣也是益友。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是康熙的老师,而他从小就是康熙的伴读,一起长大的情谊康熙是非常看重的。而且康熙对魏承谟的教导也是铭记在心,十分尊重。无论魏东亭身在何位,都是康熙非常信任的人。在电视剧之中魏东亭是

  • 《雍正王朝》中老臣魏东亭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魏东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追缴国库欠款中康熙想要杀鸡给猴看,需要一个反面教材来震慑众人,毫无疑问肯定不是魏东亭。但由于老四情报的不到位,对于魏东亭的逼迫太急。还有几位阿哥为了夺嫡在背后互相拆台,魏东亭反倒成为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最后成为康熙意料之外的那只有着反面教材使命的鸡了。康熙身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

  • 蒲松龄:比范进还惨,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死后却享誉海内外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蒲松龄

    科举考试的出现让朝廷选官的范围扩大,给许多人一个机会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科举考试同时也是非常残酷的,竞争压力大、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录取的人数少、同时科举考试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只能三年考一次。即便科举之路艰难,但仍有很多读书人都踏上了科举制这一条“不归路”。在史料中,许多读书人年过半百才得以考中。范

  • 有了“神探蒲松龄”再看“玄探包拯”!韩庚、尹正合作侦探片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如风景标签:蒲松龄

    悬疑推理片中的“侦探”,国外这方面拍的比较多,卷福的《神探夏洛克》、小罗伯特·唐尼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挺火爆。相对而言,国内受环境影响,没有什么知名“大侦探”,倒是有不少古代的断案名人。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应该是金超群、何家劲等人主演的《包青天》,这种更应该说是严丝合缝的断案片,金超群饰演的包公,台

  • 写下《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考古队打开其墓后,发现有“长明灯”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蒲松龄

    书生王子服野外游玩,见一女子,手中捏着一枝梅花,一见钟情,归家后竟思念成疾,日渐消瘦。直到打听到了女子的消息,方才吃得下饭,身体有所好转,之后王子服去到女子家中拜访,王子服一件女子,直了眼。女子总是大笑,看起来天真烂漫,笑容甜美,女子名为婴宁。王生受婴宁母亲的托付,将婴宁带回了家,可王生的母亲对婴宁

  • 豆瓣9.5分的《见字如面3》:蒲松龄,你才和穷神是亲戚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地星空标签:蒲松龄

    木心《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我们的物质生活贫瘠,但是精神状态饱满;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但是精神追求却停滞了。我们看似什么越来越富足,但变得比以前更幸福了吗?我们过上小时候梦想的生活了吗?很显然,并没有。今天要说的是,一档被网友称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的

  • 《聊斋志异》全书约500篇,写狐的有80多篇,蒲松龄想表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蒲松龄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全书约500篇,写狐的有80多篇。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而讲“人狐恋”大约占总数的一半。《聊斋志异》中,“人狐恋情”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材,人类男子与狐女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物结构关系模式。这些人狐恋的故事情节大概相同,大多以肉体关系开始发展。在蒲松龄笔下,“

  • 清代收集神鬼异事的老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述的人生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蒲松龄

    引言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应该就是清代时期的聊斋志异,其作者蒲松龄,是中国清代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有着神狐鬼怪,还有着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揭露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抱枕和对人民的压榨,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的抨击,影响也很深远,而小说中,描写细致的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