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魏东亭选择上吊自尽,究竟谁才是逼死他的幕后元凶?

《雍正王朝》魏东亭选择上吊自尽,究竟谁才是逼死他的幕后元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3/12/11 2:16:41

电视剧《雍正朝》开播21年经久不衰、好评如潮,是一部公认难得的清宫剧佳作。看似简单的剧情却蕴含着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追比户部欠款一案中,康熙“发小”魏东亭之死就将这种“斗争”体现得淋漓尽致。

表面上来看,魏东亭之选择上吊自尽是因为无力偿还所欠户部的35万两银子。但事实上,魏东亭之死却是多方“博弈”的必然结果。那么,究竟谁才是逼死魏东亭的幕后元凶呢?

一、魏东亭是“八爷党”操控的重要棋子。

黄河决堤事件是导致户部亏空“东窗事发”的直接导火索。作为兼管户部阿哥的老八对于户部欠款问题可谓“知根知底”。但在康熙开出“亲王爵位”的筹码后,老八依然拒绝接下这个差事,可见这个差事的难度之大。

户部亏空高达1200万两之巨,老八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老八胤禩如此纵容朝廷官员借款,根本目的就是拉拢朝臣,增添自己夺嫡的筹码。而魏东亭作为康熙的“发小”,不论是朝中地位还是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都非同凡响。在康熙下令追回户部欠款后,魏东亭这颗“棋子”成为了“八爷党”重要的工具。那么,魏东亭可以给“八爷党”带来什么好处呢?

1、魏东亭会是康熙“追责”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人物。

老八兼管户部差事,却给朝廷官员大开方便之门,难道他就不怕康熙责罚吗?显然不是。老八胤禩有着夺嫡之心,怎么会让自己陷入这种负面影响呢?他早已选择了一个“护身符”,一个可以避免康熙严重追责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魏东亭。

35万两,在所有借款官员中,绝对属于排名前茅的。明知魏东亭无力偿还,老八还是一借再借,显然是有意为之。一旦康熙决心彻查、追缴欠款,那么魏东亭这个“大头”必然首当其冲。而以魏东亭的处境和能力,偿还欠款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老八就是看中这一点,看中了魏东亭跟康熙特殊的君臣之谊,才会对魏东亭“百无禁忌”的放款。有魏东亭挡在前面,老八即便受到责罚也会相对轻微很多。

2、魏东亭是“八爷党”打击、分裂“太子党”的重要工具。

在康熙宣布追回户部欠款后,魏东亭第一个寻求帮助的对象就是“八爷党”中的老九。老九是一个公认的“土豪”王爷,魏东亭跟他借钱还款可以说很正常,这也在“八爷党”意料之中。然而,“富得流油”的老九却没有借钱给他,反而向魏东亭推荐向老十三帮忙。

“八爷党”为何让魏东亭去寻求老十三帮忙?以老十三的财富,35万两的巨款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老十三唯一能帮助魏东亭的就是去跟老四求情。“八爷党”就是看中了老十三和老四的铁关系,一旦老十三说动老四,那么老四追比户部欠款这个差事就直接宣告失败了。当然,“八爷党”对于老四十分了解,更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老四拒绝帮忙,铁面无私。那么,老四和老十三的关系必然因此产生隔阂。事实证明,“八爷党”的这个计划很成功。

另外,原本老四答应太子胤礽将黄体仁和肖国兴的欠款暂时缓缓,却最终被魏东亭给捅了出来。显然,将这个消息透露给魏东亭的必然又是“八爷党”。黄体仁和肖国兴的欠款实际上是太子胤礽的,魏东亭这么一揭发,直接等于是站在了太子的对立面上。同时,魏东亭这么一捅,老四也不得不秉公办理,间接造成了太子跟老四之间的隔阂。

一个魏东亭,既造成了老四和老十三之间的间隙,又让老四和太子之间有了隔阂,可谓一箭双雕,成功分化、挑拨了“太子党”内部的关系。

二、魏东亭是老四完成追比户部欠款差事的重要目标。

户部亏空高达1200万两,康熙不惜以亲王爵位为条件,可见这件差事完成的可能微乎其微。那么多皇子都不愿意接下这个差事,偏偏老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目的何在?

老四当然知道追回户部所有欠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却必须接下这个差事。一方面,户部欠款之事是老四“暴露揭发”的,由他收拾残局合情合理。另一方面,追比户部欠款虽然会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但却能赢得康熙的好感和圣心,这才是老四接下这个差事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个差事,老四也不是什么准备也没有。

首先,他向康熙推荐了田文镜为此差事的帮办。

推荐田文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向康熙表明办理此案的决心。田文镜办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一心一意为朝廷办差,这正是老四想要向外界传达的态度,向康熙表明的决心。

其次,抓魏东亭这个“典型”,尽快了结此案。

老四在宣布开始追缴欠款后,田文镜第一个传唤的对象之一便是魏东亭。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而是老四故意安排的。这里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在田文镜传唤之前,有一个小吏拿了一个小册子给田文镜,田文镜看了之后才传唤的魏东亭和陈文胜。至于老四为何这么安排,显然是将魏东亭作为“典型”来抓。一来,魏东亭的欠款之巨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他跟康熙的“发小”关系,远比其他官员亲近。选择魏东亭就是想要让康熙介入,一旦康熙“心软”,那么这个差事做做样子就直接结束了。退一步说,如果康熙没有“心软”,那么魏东亭也可以成为一个“标杆”。连康熙“发小”都不能幸免,那么其他官员又有何理由不还款呢?

因此,魏东亭是老四办理户部欠款差事的一个重要人物,关乎这个差事办理的进程和结果。

三、牺牲魏东亭,康熙早已做好准备。

康熙为何要着急下令追比户部欠款?老四和老十三在江南筹款成功后,已经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康熙此时下令追比户部欠款,除了及时弥补国库漏洞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考察众皇子。

在老四江南筹款之际,太子胤礽的表现并不让康熙满意。尤其是对于老四江南筹款成功后,太子对老四的评价让康熙很失望,最终借由天津桂顺斋的沙琪玛转移话题。而对于其他皇子在黄河决堤这样的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不积极、不主动,同样是康熙不愿看到的。因此,借由追比户部欠款这个差事,康熙想要对众皇子展开一次考察,为此开出了亲王爵位这样的诱人筹码。

1200万两的亏空,牵扯朝廷上下无数的大小官员,这个差事的难度系数堪称“S级”。康熙压根就没有想过能将欠款全部追回,他更看重的是众皇子对朝廷大事的关心程度,为君父分忧的孝心和态度。

康熙尚且对于桑佩、邓元芳和图伦升的欠款数目、借款原因和用处都了如指掌,怎么可能对于自己“发小”欠款35万两不知情呢?而在得知魏东亭上吊自尽后,康熙也第一时间道出了魏东亭欠款的根本原因,是他两次南巡住在魏东亭家里的缘故。康熙对于魏东亭的借款数目、借款原因一清二楚,也知道魏东亭根本无力偿还欠款。但在这样的前提下,康熙依然决心追比户部欠款,显然早已做好牺牲魏东亭的准备。在康熙看来,一个魏东亭远远比不上他考察众皇子来得重要,毕竟作为皇帝的康熙要对大清的江山社稷、对大清的未来负责。

魏东亭是“八爷党”打击、分化“太子党”的工具,也是老四完成追比户部欠款差事的重要人物,还是康熙考察众皇子的牺牲对象。对于卷入朝廷党派斗争的魏东亭来说,上吊自尽或许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

标签: 魏东亭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中,魏东亭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听闻今史标签:魏东亭

    魏东亭作为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均有出场的角色,其最终的结局在两部电视连续剧中却是大相径庭。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两部电视连续剧的朋友,都对魏东亭这个角色胤祥深刻,但是同一个人,竟然在两部剧作中有着不一样的命运结局。在《雍正王朝》中,魏东亭因为不善持家、子女不孝,再加上康熙南巡

  • 索额图和明珠为什么叫魏东亭魏大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魏东亭

    魏东亭是小说和电视剧之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康熙的一生之中,特别是他刚刚登基的几年,魏东亭是忠臣也是益友。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是康熙的老师,而他从小就是康熙的伴读,一起长大的情谊康熙是非常看重的。而且康熙对魏承谟的教导也是铭记在心,十分尊重。无论魏东亭身在何位,都是康熙非常信任的人。在电视剧之中魏东亭是

  • 《雍正王朝》中老臣魏东亭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魏东亭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追缴国库欠款中康熙想要杀鸡给猴看,需要一个反面教材来震慑众人,毫无疑问肯定不是魏东亭。但由于老四情报的不到位,对于魏东亭的逼迫太急。还有几位阿哥为了夺嫡在背后互相拆台,魏东亭反倒成为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最后成为康熙意料之外的那只有着反面教材使命的鸡了。康熙身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

  • 蒲松龄:比范进还惨,72岁才被录为岁贡生,死后却享誉海内外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蒲松龄

    科举考试的出现让朝廷选官的范围扩大,给许多人一个机会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科举考试同时也是非常残酷的,竞争压力大、除宋朝之外其他朝代录取的人数少、同时科举考试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只能三年考一次。即便科举之路艰难,但仍有很多读书人都踏上了科举制这一条“不归路”。在史料中,许多读书人年过半百才得以考中。范

  • 有了“神探蒲松龄”再看“玄探包拯”!韩庚、尹正合作侦探片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如风景标签:蒲松龄

    悬疑推理片中的“侦探”,国外这方面拍的比较多,卷福的《神探夏洛克》、小罗伯特·唐尼的《大侦探福尔摩斯》都挺火爆。相对而言,国内受环境影响,没有什么知名“大侦探”,倒是有不少古代的断案名人。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应该是金超群、何家劲等人主演的《包青天》,这种更应该说是严丝合缝的断案片,金超群饰演的包公,台

  • 写下《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考古队打开其墓后,发现有“长明灯”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蒲松龄

    书生王子服野外游玩,见一女子,手中捏着一枝梅花,一见钟情,归家后竟思念成疾,日渐消瘦。直到打听到了女子的消息,方才吃得下饭,身体有所好转,之后王子服去到女子家中拜访,王子服一件女子,直了眼。女子总是大笑,看起来天真烂漫,笑容甜美,女子名为婴宁。王生受婴宁母亲的托付,将婴宁带回了家,可王生的母亲对婴宁

  • 豆瓣9.5分的《见字如面3》:蒲松龄,你才和穷神是亲戚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地星空标签:蒲松龄

    木心《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我们的物质生活贫瘠,但是精神状态饱满;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但是精神追求却停滞了。我们看似什么越来越富足,但变得比以前更幸福了吗?我们过上小时候梦想的生活了吗?很显然,并没有。今天要说的是,一档被网友称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的

  • 《聊斋志异》全书约500篇,写狐的有80多篇,蒲松龄想表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蒲松龄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全书约500篇,写狐的有80多篇。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而讲“人狐恋”大约占总数的一半。《聊斋志异》中,“人狐恋情”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材,人类男子与狐女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物结构关系模式。这些人狐恋的故事情节大概相同,大多以肉体关系开始发展。在蒲松龄笔下,“

  • 清代收集神鬼异事的老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述的人生哲理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蒲松龄

    引言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应该就是清代时期的聊斋志异,其作者蒲松龄,是中国清代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有着神狐鬼怪,还有着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揭露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抱枕和对人民的压榨,有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的抨击,影响也很深远,而小说中,描写细致的往往是

  • 《美人皮》:张予曦的另一种结局,蒲松龄敢写,我们却无法演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林贼开心标签:蒲松龄

    我们现在很多故事都是从聊斋里面发展而来的,比如说画皮的故事,他原本只是聊斋里的一个短篇,但是画皮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于是围绕着画皮,产生了各种衍生版本的故事。周迅出演的电影《画皮》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这个类型故事的眼神,从画皮中我们能看到人类对于外表,对于真心,从换脸到换心,把我们能想到的花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