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命人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是“阴差阳错”的闹剧吗?

乾隆命人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是“阴差阳错”的闹剧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莽原说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3/12/10 22:20:25

乾隆年间的平墓风波,究竟是“阴差阳错”的闹剧,还是一场“杀鸡儆猴”的作秀表演,又或者是一场“寓意深刻”的推陈出新呢?

田文镜还是那样清廉,刚正不阿,但是在两任帝心中,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待遇。

阴差阳错的平墓风波闹剧

时值公元1378年,也就是在乾隆上任不久之后,为了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乾隆就带领着群臣,前往西陵祭拜自己过世的父亲,但是中途却发生了意外,按照本来规划的路线,恰巧就触碰到了雍正时期,风光无限的大臣田文镜之墓,乾隆也没多做思考,就说:拉倒吧!

为了不耽误行程,就该道而行了,但是回来的时候,当初的坟墓已经被夷为平地,乾隆也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一般,回京之后也并未提及,追究责任。尽管看似是无心为之,手下人会错意罢了,但是呢,其中的故事,也不得不令人生疑。

杀鸡儆猴表演作秀的目的

实际上乾隆和雍正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治国理念,田文镜当时的政治理念,恰好与雍正理想中的目标相契合,足够强硬的铁腕手段,本来自己就是十足的清官,而且重用酷吏制度,起到的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做有一定的弊端,太过于严苛,反而更容易激起民众的不满情绪,而且为官十分清廉的作风,也导致他的朝廷之中树敌众多。正如当时河南巡抚雅尔图之言:“文镜在豫,百姓至今怨恨”

乾隆对于田文镜的行为就很看不上,不仅认为他不如李卫以及阿尔泰,而且从当时他对于田文镜墓地被平一事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本来墓地是死的,但是和死人过不去,显然不是无意的。

如果当时乾真的尊敬田文镜,实际回朝之后完全有必要追究责任,但是之所以乾隆时期能有和珅的存在,还就是因为乾隆更喜欢和珅的做事风格。

看似偶然实则有深刻寓意

乾隆实际上对自己的父亲有一定的成见,都还是挺喜欢他爷爷康熙仁政治国的思想,正是由于当时田文镜过于严苛的态度,也导致了更多民声民怨的产生。

而且对仁政爱民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作用,后来田文镜之所以被雍正制裁,就是因为他朝中树敌众多,遭人屡次弹劾所致,实际上也怪不得别人。

比起雍正,乾隆则有不同的经济价值观,雍正时期的宠臣,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当然也会最终沦为乾隆的垫脚石,既然当时田文镜在世不能将其制裁,那么他死后也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让朝中其他大臣警醒。

实际上这也是整个大清王朝的一种惯例,“一朝天子一朝臣”,几乎很少有旧臣子连续侍奉几任皇帝。

田文镜再清廉,也难免会让人抓住把柄,即使和珅在贪污腐败,也不可能一无是处,至少早期的和珅也是极为精干之人,很大程度上,君臣关系也要取决于帝王调性,乾隆皇帝平了田文镜的墓,无非就是给世人一种暗示,做人切记太绝,做人做事留一线,事后终归好相见。

雍正时期的宠臣,但在乾隆那里却并不受待见,有人说整个大清朝的覆灭,乾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也并非绝对如此,贪污腐败历来就是官场一大难题,惩治过松,难免会让贪官肆无忌惮,过于严厉,同样也会让经济收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就看如何掌握好那个度罢了。

前人功与过,后人评与说,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点,不知您对这件事有何见解呢?

标签: 田文镜

更多文章

  • 田文镜为官正直,是清朝的“模范疆吏”,为何却被百姓怨恨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是清朝著名清官,他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虽然21岁就开始踏入仕途,但却在基层担任县官长达二十多年之久,他勤勤恳恳工作,终于被康熙帝所注意到,康熙帝在他对于“征收商人税收”这一看法上觉得说的很在理,立马升他做了内阁侍读学士。田文镜估计心里也憋屈,在基层工作那么久还不如一个观点,但倒霉归倒霉,终究是

  • 谄媚,迷信,谎报灾情的田文镜,为什么能享受到雍正的无上荣宠?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们一定都对他有很深的印象,在电视剧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位清廉铁腕到几乎“六亲不认”的地步,但是这毕竟是影视剧中的艺术加工,不能当做正史来看待,那么,真实历史中的田文镜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讲。 真实的历史上的田文镜确实很像电视剧中的那个样子,他是雍正手下的一

  •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权谋的巅峰——江南募捐,为何重用田文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亦标签:田文镜

    在整个江南募捐的过程中,皇四子胤禛得到了三个人的协助,一个是碰巧遇上的流浪乞丐李卫;一位是早就得到消息、提前等候地潜邸奴才年羹尧;另一位则是皇四子胤禛早就打算好,甚至早就安排好具体角色的田文镜。将扬州知府车铭的官服“借”来以后,皇四子胤禛对田文镜如此说道:“田文镜,本钦差重新启用你,你还敢不敢开罪同

  • 田文镜推荐了一位牛人,给雍正治病,雍正为何要杀了对方?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田文镜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是一个工作狂,其实这并不能怪他,在他接手清朝的时候,国库已经空虚了,当然这个主要与康熙晚年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不管怎么说,雍正既然已经接下了这个烂摊子,那么他就必须要整治好,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导致帝国灭亡。所以雍正这么拼命地工作,实际上都是为了能够让个帝国府库充实,势力强盛。但是如此疯

  • 在《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慌忙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田文镜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被田文镜解雇后,邬先生的离开哪里是什么慌忙离开?那是开开心心的带着如月赶紧离开,只要离开田文镜邬先生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邬思道当年向雍正半隐的承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半隐哪里有全隐自由?凭借邬先生的智谋手段哪里会饿死,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松弄点养老钱。之所以赶紧离开是邬

  • 雍正王朝:为何十阿哥要当街变卖家当,并且当众鞭打田文镜?

    历史人物编辑:暴暴说历史标签:田文镜

    《雍正王朝》中,对于十阿哥胤的形象塑造,与历史上的十阿哥可谓是极为相似。这位出身仅次于太子胤礽的康熙皇子,性格上是非常的耿直憨厚,同时也是极为的鲁莽和急躁。作为“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他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极度排斥太子胤礽。也正是因为如此,八阿哥胤禩从一开始便极力将十阿哥拉拢到自己

  • “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却因为隐瞒灾情,被雍正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田文镜

    在清朝 ,有这么一位官员。他靠调查其他官员隐瞒灾情,被雍正破格提拔,成为封疆大吏,没想到几年之后,他自己也栽在了隐瞒灾情这件事上,这个人, 就是田文镜,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这个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故事。1683年 ,二十二岁的田文镜从国子监结业,被派到福建长乐当县丞,由于他是监生出身,没经过科举考试

  • 田文镜的最高官职,相当于现今什么职务?如此级别,不愧为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雍正帝三大宠臣”之一,是雍正皇帝用以治理地方的“得力干将”,更是雍正新政推行的“改革先锋”。电视剧《雍正王朝》虽然对田文镜的脾气秉性,尤其是他和科举官员之间的巨大矛盾进行了较为真实的还原,但对其官场生涯的演绎却有着较大出入。历史上的田文镜并非“正途”出身,也从来没在江南地区担任过“知县”,

  • 率真闻名的清朝重臣田文镜:平步青云为社稷,一落千丈也是春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田文镜

    毫无疑问,田文镜是个有着很大争议的人物。有人说这位一开始是平步青云,到后来却一落千丈,其实这话当不得真。毋庸置疑,田文镜对于雍正帝乃至大清来说是居功甚伟,而雍正到头来也没有舍下这位挚友和忠臣。田文镜对于雍正的存在意义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雍正帝推行新政的急先锋。有意思的是,田文镜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

  • 雍正王朝:为何田文镜能够得到雍正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亚男杨士标签:田文镜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应该很清楚,雍正当皇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汉官,他的名字叫田文镜。田文镜是雍正最信任的汉官之一。雍正为什么这么信任田文镜?这当然和田文镜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也得到了体现。雍正年间,在一集中,田文镜以御臣身份来到民间。众所周知,朝廷大臣在古代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