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慌忙离开?

在《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慌忙离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申伟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1/10 18:39:52

导读:在《雍正朝》中被镜解雇后,邬先生的离开哪里是什么慌忙离开?那是开开心心的带着如月赶紧离开,只要离开田文镜邬先生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邬思道当年向雍正半隐的承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半隐哪里有全隐自由?凭借邬先生的智谋手段哪里会饿死,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松弄点养老钱。之所以赶紧离开是邬先生知道雍正快到了,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是否走的时候带着如月不清楚,如果带着如月是邬思道习惯留的后手。

邬思道半隐的由来

邬思道作为雍亲王胤禛夺嫡团队的核心人物几乎所有的谋略都出自他的手笔:揣测圣心,让胤禛一步步进入康熙的视野;打击八爷党,让对手苦不堪言;在康熙驾崩的晚上一旦没有传位四王爷,甚至谋划武力政变协助胤禛登基的策略。可以说雍正走向帝王之路背后的阴谋诡计,邬思道是一样没有拉下。所以在高福被高毋庸鸩杀后,邬思道就防着将来兔死狗烹的事发生。这些情况邬思道在十三爷与他送行的时候都说过,但是老十三当时还不服。

所以当雍正登基晚上回府的时候邬思道就立马改了称呼,称雍正为皇上。除了拍马屁以外还有就是为自己即将谋划半隐的事打下基础。雍正回府后一进门就问邬先生在哪儿,这让邬思道心中警铃大作。所以一定要在雍正下决定(处理邬思道)之前改变雍正的主意。于是求生欲极强的邬先生先用自己是三不可用来表示自己不会当官;然后剃刀自己安排十三爷带领五路互不统属的军队,警示雍正不要轻举妄动;最后动之以情,通过回忆君臣十五年的相处来恳求雍正自己“半隐”。所谓半隐就是把自己置于雍正的视野范围内,还可以通过充当雍正心腹官员的幕僚赚一些养老钱。所以邬思道才会在李卫和田文镜这几个雍正心腹身边谋差,主要是让雍正放心。PS:但是这事田文镜并不知情。

邬思道以八千两幕酬为由逼迫田文镜

离开京城后,邬思道首选的半隐的目的地是李卫处。之所以选李卫,这里面大有文章。第一、李卫是雍正的绝对心腹,既然承诺了半隐那么在李卫身边雍正绝对放心。况且身边还有哟工作派来的密探如月姑娘。其次、雍正与李卫交情深厚:爷俩也曾经在高福死后交过心,确认过李卫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邬思道在李卫这身份超然,宛如家人一般非常逍遥快活。

但是邬思道心里清楚,光这半隐也不是自己的目的怕也不安全。所以邬思道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还是要全隐,彻底离开雍正的视线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有些手腕在李卫碍着私交不好施展,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在奉旨查办诺敏案的田文镜的身上。此时的田文镜正在苦恼,虽然知道诺敏捣鬼但是无从下手。就在这个时候邬思道让李卫带自己来到田文镜身边替他解决了诺敏案的迷局。让田文镜看到自己能力的同时提出如果田文镜升任督抚,邬思道需要八千两银子的幕酬可充当田文镜的幕僚。对于田文镜来说邬思道确实是大才,而且那八千两确实还是升任二品总督或者巡抚后才付款当然愿意了。

其实这都是邬思道的套路,说白了就是同八千两幕酬套住田文镜。他知道田文镜是个清官,也知道即便升任督抚后田文镜即使加上养廉银年收入也不足两万辆。要八千两就是逼着田文镜辞掉自己,以为巡抚衙门那么多人剔除8000两根本不够开销。

田文镜果然升任河南巡抚,被邬思道逼着讨债一怒之下开除了邬思道

当时答应邬思道时田文镜还不是河南巡抚,所以敢答应先过儿诺敏案的坎儿再说呗。但是升任巡抚后发现每年几千两银子的俸禄加上一万五千两的养廉银养活一个衙门的人后根本没有8000两银子给邬思道。

当田文镜给邬思道诉说自己巡抚衙门人多没钱时,邬思道可真能拉下脸要钱。反正你不给我不行言外之意就是逼着田文镜开除自己。

“那我管不着,你没有那么大的塘就不要养这么多鱼嘛。总之,我的钱你的给”

这话逼得二品巡抚田文镜无可奈何,值得给钱然后打发他走人。

“罢了你这条鱼太大,我养不活了。来人从昨天的五千两银子中拿四千两然后打发他走人”

小结:

邬思道终于逼着田文镜辞掉了自己,还不忘挖苦对方“这可是你让我走的啊”。言外之意就是雍正知道了也没事,毕竟不是我主动要走的。至此,邬思道的布局实现了从半隐到全隐的过程。随后雍正圣驾到田文镜要去追,雍正也只能无奈地说算了。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田文镜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为何十阿哥要当街变卖家当,并且当众鞭打田文镜?

    历史人物编辑:暴暴说历史标签:田文镜

    《雍正王朝》中,对于十阿哥胤的形象塑造,与历史上的十阿哥可谓是极为相似。这位出身仅次于太子胤礽的康熙皇子,性格上是非常的耿直憨厚,同时也是极为的鲁莽和急躁。作为“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他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极度排斥太子胤礽。也正是因为如此,八阿哥胤禩从一开始便极力将十阿哥拉拢到自己

  • “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却因为隐瞒灾情,被雍正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田文镜

    在清朝 ,有这么一位官员。他靠调查其他官员隐瞒灾情,被雍正破格提拔,成为封疆大吏,没想到几年之后,他自己也栽在了隐瞒灾情这件事上,这个人, 就是田文镜,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这个屠龙勇士终成恶龙的故事。1683年 ,二十二岁的田文镜从国子监结业,被派到福建长乐当县丞,由于他是监生出身,没经过科举考试

  • 田文镜的最高官职,相当于现今什么职务?如此级别,不愧为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雍正帝三大宠臣”之一,是雍正皇帝用以治理地方的“得力干将”,更是雍正新政推行的“改革先锋”。电视剧《雍正王朝》虽然对田文镜的脾气秉性,尤其是他和科举官员之间的巨大矛盾进行了较为真实的还原,但对其官场生涯的演绎却有着较大出入。历史上的田文镜并非“正途”出身,也从来没在江南地区担任过“知县”,

  • 率真闻名的清朝重臣田文镜:平步青云为社稷,一落千丈也是春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田文镜

    毫无疑问,田文镜是个有着很大争议的人物。有人说这位一开始是平步青云,到后来却一落千丈,其实这话当不得真。毋庸置疑,田文镜对于雍正帝乃至大清来说是居功甚伟,而雍正到头来也没有舍下这位挚友和忠臣。田文镜对于雍正的存在意义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雍正帝推行新政的急先锋。有意思的是,田文镜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

  • 雍正王朝:为何田文镜能够得到雍正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亚男杨士标签:田文镜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应该很清楚,雍正当皇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汉官,他的名字叫田文镜。田文镜是雍正最信任的汉官之一。雍正为什么这么信任田文镜?这当然和田文镜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也得到了体现。雍正年间,在一集中,田文镜以御臣身份来到民间。众所周知,朝廷大臣在古代是非常

  • 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得罪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是康熙、雍正时期一位颇有意思的人物,在康熙时,他在县官位置上默默无闻做了二十二年,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升迁为内阁侍读学士(四品)。但雍正上位后,短短几年,田文镜便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封疆大史。甚至他死后,雍正帝赐葬泰陵(雍正的皇陵)附近,谥号端肃,并命河南修建一座贤良祠给他,可见雍正对他有多宠爱。

  • 《雍正王朝》邬思道帮助田文镜彻查天下第一巡抚诺敏,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田文镜

    朝廷上下炸锅了!原因是雍正帝亲自树立的“天下第一巡抚”的山西巡抚诺敏竟然欺骗了雍正帝,欺骗了朝廷,这让雍正帝颜面扫地,此时的雍正帝还不知道帮助田文静献计献策的人竟然是邬思道!据《清史稿》记载;山西巡抚诺敏一案是雍正帝登基以来最丢人现眼的一件事,因为“天下第一巡抚”这个典型是雍正帝自己亲自树立的,又是

  • 作为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田文镜墓地为何被乾隆推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田文镜

    一朝天子一朝臣,田文镜、李卫、鄂尔泰是雍正朝的三大宠臣,但是到了乾隆朝,田文镜和李卫的结局都不是很好,田文镜墓地被夷为平地,李卫在杭州的神像被烧毁,只有鄂尔泰凭借满人身份得以善终。田文镜是镶蓝旗汉军旗人,虽然汉军在八旗中的地位不高,但终究也是旗人,通过旗人的特权田文镜以监生的身份入仕。(田文镜画像)

  • 三大心腹之一,雍正皇帝为何特批田文镜,为河南山东总督?

    历史人物编辑:万里繁华标签:田文镜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清朝雍正朝的故事,例如雍正皇帝的新政、清朝的改土归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之一田文镜。1728年,雍正皇帝特批田文镜为河南山东总督,这是一个专门为田文镜设立的官职。1735年,乾隆皇帝登基以后,立刻撤销了这个官职。那么,雍正皇帝为何会专门设立河

  • 《天下粮仓》抹黑了田文镜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田文镜

    宫斗剧,虚构架空剧看多了之后就想看点历史剧换一换心情调整下情绪,于是我就打开了《天下粮仓》看了下,我对乾隆时期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到了田文镜为了算计刘统勋就自己出钱造个什么楼去污蔑刘统勋的时候,我就纳闷了田文镜不是被雍正重用的忠臣吗?怎么干这事,为求真伪我百度搜索了下田文镜和刘统勋。哦原来这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