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是康熙、雍正时期一位颇有意思的人物,在康熙时,他在县官位置上默默无闻做了二十二年,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升迁为内阁侍读学士(四品)。但雍正上位后,短短几年,田文镜便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封疆大史。甚至他死后,雍正帝赐葬泰陵(雍正的皇陵)附近,谥号端肃,并命河南修建一座贤良祠给他,可见雍正对他有多宠爱。
一个优秀的人,有多少人喜欢他,也意味着有很多人敌视他。到了乾隆时期,那些对他怀恨在心的人终于开始动手了,先是守陵大臣夷平了田文镜的墓地,然后“河南巡抚雅尔图奏河南民怨田文镜,不当入河南贤良祠”。田文镜究竟做了什么,能够让人如此记恨,或者说他是动了谁的奶酪?
一、田文镜是怎样一个人
要了解田文镜触犯了谁的利益,落得死后被人报复,我们便要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我们通过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人物经历,综合起来客观了解一下他。
《清史稿》:尹继善(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雍正帝对田文镜的评价:“忠诚体国,公正廉明。”“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
康熙五十五年,发生了一件事情,田文镜在巡视长芦的盐政时,发现当地的盐商有“长芦盐引缺额五万七千馀道”。因为古代食盐买卖是官方垄断贸易,民间要想售卖,就必须有官方的许可,也就是盐引,所以盐引也是朝廷国库资金的重要来源。盐引,是贩卖食盐的许可也是购买数量多少的“盐票”,每一“引”为一号,分为前后两卷,盖章后从中间分成两份,朝廷和商人各一份。一引通常可以兑换一百多斤,价格在几贯钱之间,具体数额根据国家政令变动。其中大商人通过购买盐引获取配额,小商户就需要通过缴纳赋税。
田文镜特有趣,他先是跟皇帝说我们应该让商人恢复以前的税收,并且多发行盐引,来填补亏空,然后没等圣旨下来,他就开始在长清等县城开始按照以前的税赋来收缴盐税了。
康熙的政令下来了:“加引虽可增课,恐於商无益。”
田文镜已经做得有声有色,结果下来的政令,却是告诉自己这个方法不可取,往小了说自己的行为是为君分忧,往大了说就是揣摩君意,这扛下来也受不了。
康熙知道田文镜已经开始实施了,内心:……
幸好康熙也是知道这件事是因为自己而起,并没有怪罪田文镜,而是下令“下九卿议行”。
透过时人的评价和这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我们了解到他是那种不畏权贵,做事情雷厉风行,看准的事情就会毫不顾忌做下去的人。现在,我们便来看看,他又是如何动了别人的奶酪吧。
二、田文镜动了谁的奶酪
雍正上位后,对田文镜非常赏识,这位六十多岁的大臣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朝廷内没有势力根基(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几十年还是县官)、不畏权贵……雍正越看越满意,田文镜此刻在他眼中简直就是完美地人才!
田文镜也果然不负众望,调任河南、总督鲁豫期间,他干了四件大事情,也得罪了许多人:
1,清理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之一新(积牍指累积的公文,宿弊指积久的弊端)。也就是说田文镜一过去,便把地方乡绅和官员之间的一些私下交易、很久没能处理的文件一次性给解决了;
2、以河南丁银均入地粮,绅衿富户,不分等则。摊丁入亩是响应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人头税固定成土地税的利民政策,但是地方豪商、地主、贵族利用手中特权,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税收让统计官员划分到百姓身上,以此逃避税收。田文镜的做法,便是把这一现象彻底整治,让权贵和百姓如实纳税;
3、耗羡归公和清查亏空。
耗羡是使用银两时的一种副作用,因为各地的银子成色各不相同,收缴上来的时候,就要统一熔铸,但这一过程又要产生消耗。康熙朝起政府又严令规定不准随意乱加税额,地方官员为了提高财政,就让地方收税的时候把熔炼损耗的份额也加入税收内。但因为缺乏监管和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收的额度就会浮动,一部分官员借此贪污。
清查亏空就如康熙时期,田文镜清查盐商一样。为了了解府库为何税额总是出现亏损,田文镜便把地方官员的房产、收入、开支进行核查,出现了问题,就用资产抵债。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府库亏空的事情,也让他得罪了许多人。
《清史稿》:山东钱粮积亏二百馀万,雍正六年钱粮应届全完之限,完不及五分,由於火耗太重、私派太多。请敕山东巡抚、布政使协同臣清察,期以半年参追禁革,毋瞻徇,毋容隐。山东仓库亏空,挪新掩旧。请如河南交代例,知府、直隶州离任,所辖州县仓库,令接任官稽察,如有亏空,责偿其半。
4、修治黄河。田文镜非常关心黄河的水患问题,几次三番上书请求提高河堤。为了解决水患,他用钱粮雇佣大批民众参与其中,治理水患,部分官员不当回事的,田文镜便命其亲自上阵,和大家一起参与治理黄河,这又为他拉了一波仇恨。
田文镜的为官之道,如雍正所言,大公无私,他对于违反规定的官员毫不纵容“文镜希上指,以严厉刻深为治”,一有错误便会上书请求治罪,提高吏治的同时,也为自己招惹了许多敌人。但从整体上来说,他算得上是一位非常清廉杰出的清官。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