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汤和找朱元璋聊天,聊到兴头上突然要辞官,给子孙带来200年富贵

汤和找朱元璋聊天,聊到兴头上突然要辞官,给子孙带来200年富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船长趣谈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18 16:19:58

1388年,63岁的信国公汤和故意找朱元璋聊天,聊到兴头上,汤和突然说道:“臣老了,不能再上阵杀敌了,想辞官回乡,为将来死去找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大喜,马上解除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1388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已经61岁,做了21年皇帝了,大明王朝也已经稳固,没有什么大仗需要打了。昔日在战场上能征惯战的将领,很多都已经被杀。比如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

一个案件,竟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这显然不再是某个功臣、将领骄横跋扈的原因了。而且,胡惟庸案被牵连处死的原因,都是谋反,正好这个原因在免死铁券之外。汤和从中嗅到了朱元璋的杀心,觉察出朱元璋是猜忌功臣会夺取朱明天下,而在有意牵连元勋宿将,以此清理手握兵权的将领。

而汤和当时还算安全,因为他一直低调处事,不怎么和胡惟庸这样骄横的人来往。而且在关键时刻,还替朱元璋解围。比如朱元璋封功臣时,很多将领都认为自己功高封赏却小,心中不服。而功劳显赫的汤和,也被封了个中山侯。

大家原以为汤和会闹事,却不料,汤和不但不闹事,在听闻部下因不服,去皇宫闹事时,匆匆跑去给朱元璋请罪。众多想闹事的将领,一看汤和这么大功劳,都服服贴贴地服从安排,自己也就不好再闹了。

其实,汤和明白朱元璋是故意打压自己,杀鸡儆猴,借此威慑其他不服封赏的将领。只要汤和不闹事,朱元璋封赏的难题就过去了,君臣默契合作,朱元璋对汤和的反应很满意。

封功完,诸多功臣聚集京师,无所事事,整日吃喝玩乐,惹是生非,而汤和却规规矩矩,不惹事。有了战事,主动请战,朱元璋就派他外出征战,没有战事时,又去中都、临清、北平操练军队,修缮城墙。其实,汤和这是故意脱离京师那个是非之地,跑得远远的,不参与党争,明哲保身。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终于把该给汤和的公爵给补上了,封汤和为信国公,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参加商议军国大事。“参加商议军国大事”这可是件荣耀,整个朝廷也没几个人能有这个权利,但汤和并不骄傲。

《明史·汤和列传》记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汤和谨小慎微,他和朱元璋是发小,跟随朱元璋几十年,深知朱元璋好猜的性情,他对朱元璋恭恭敬敬,即便可以参加商议军国大事,但入朝所听到关于国事的议论,从不敢向外泄露一句。

到了洪武十四年,汤和又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率军出塞,胜利而归;洪武十八年,思州蛮族叛乱,汤和以征虏将军随楚王征讨,俘获敌军四万人,擒获蛮族的首领而归。但从这之后,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再无战事,汤和看透朱元璋想收回兵权的意思,也意识到自己该功成身退了。

《明史·汤和传》记载: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为诸公、侯治第。

洪武二十一年,汤和便以年老为由,向朱元璋辞职。朱元璋听后大喜,马上解除汤和的兵权,赐予大量的金银财物,还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让汤和安心养老。

但汤和明白,以自己的军功和影响,仅仅辞官回归故里,是难以让朱元璋对自己放下戒心的,看看其他被杀的将领,就能明白了。所以,汤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效仿唐朝名将郭子仪,纳妾自污名声。

当时,郭子仪对大唐有再造之功,功高震主,为了让皇帝对自己放下戒心,主动找皇帝索要六位美女,每天敞开王府的大门,和妻妾在院子里嬉戏玩闹,让世人说他为老不尊,也向皇帝表面自己贪恋美色,无心权力。

汤和比郭子仪更狠,直接纳了一百位小妾,每日在朱元璋给他建造的府邸中,莺莺燕燕,一副乐不思蜀的模样,终于让朱元璋对他放下了戒心。汤和靠自己大智若愚的智慧,不仅成功自保,还给子孙带来200多年的富贵,直到明朝灭亡。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鲁王朱檀:朱元璋之子,信国公汤和女婿,为何死后被父亲赐予恶谥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汤和

    1969年冬的一天,山东邹城村民在九龙山修建防空洞的时候,竟然惊扰了一位“明朝王爷”的好梦,他就是1390年去世的朱元璋儿子朱檀。挖到了传说中的一代鲁王墓,文物部门很快得到消息,1970年山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来到现场进行发掘和清理。鲁王墓葬出土了各类文物1100件,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尤其是保存

  • 朱元璋杀尽功臣,为何汤和能够善终?不是他不想杀,而是没有必要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汤和

    伴君如伴虎,这是一句老话,可说的又无比正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们,却很难能善终。历史上对开国功臣大打出手的皇帝,数不胜数,比如刘邦、李世民等人都干过。 在所有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中,残暴的朱元璋经常被人提及。未做皇帝前,朱元璋和追随自己的将领们,恨不得天天睡在

  • 朱元璋发小汤和墓被盗,盗墓者遗留一文物,结果让考古人员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汤和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朱元璋发小汤和墓地的故事。汤和,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战功他很快便被封了千户之职。就在此时,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来参加义军,最后汤和追随朱元璋并屡建奇功,最终官至信国公。相对比于其他功臣

  • 汤和退休后花天酒地,朱元璋为何不杀他,还让他子孙享福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汤和

    朱元璋当然想杀汤和,然而汤和早已看穿这一切,他聪明的选择隐忍退让,才让他的子孙得以安稳度日。到底咋回事?咱往下面看。当年朱元璋见到晚年的汤和时,他惊愕于眼前的这幅场景,当年英勇无畏的大将军如今却只能斜斜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艰难地向他行礼。而汤和似乎也知道了朱元璋的来意,他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朱元璋

  • 汤和墓多次被盗,盗墓贼不识货!最值钱宝物没拿走,专家感叹惊喜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汤和

    如果说起盗墓贼这种行业,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因为这种职业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从两千年以前的时候,就有人开始研究盗墓的方法和技巧,并且组建了最初的盗墓组织,他们从三五成群的小团伙,一直发展到动用军队来挖掘墓葬。就像曹操这样的大人物,也曾经做过挖坟盗墓的勾当,称得上是这个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了。对于那些盗

  • 63岁的汤和辞官,朱元璋问他要何赏赐?汤:100个美人!成功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汤和

    公元1388年,眼见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63岁的汤和主动辞官,朱元璋甚是满意:“爱卿要何赏赐,朕全都赏你!”汤和道:“恳请皇上赏我100个美人。”“赏,“朱元璋高声应道,当即汤和就带着100个美人回家了。1326年,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家降生了一个男婴汤和。汤和和朱元璋是儿时玩伴,还住在同一条

  • 年老的汤和,给朱元璋索要百名美女,朱元璋送他子孙200多年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汤和

    1388年,63岁的信国公汤和,率先向朱元璋辞官。朱元璋很高兴,问汤和想要什么赏赐,汤和笑眯眯地说:“请赐臣一百名美女吧!”文武大臣脸色骤变,暗想汤和是不是老糊涂了?文武大臣认为汤和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这种荒谬的问题,不仅晚节不保,还会惹怒朱元璋,引来祸端。但出乎众人所料的是,朱元璋竟爽快地答应了。

  • 汤和向朱元璋讨要美女,群臣色变:这是在作死!朱元璋却哈哈大笑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汤和

    汤和向朱元璋讨要美女,群臣色变:这是在作死!朱元璋却哈哈大笑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是一个狠人,这里的狠是有双重意思的。第一个狠是说他有很强大的手段能在军中那么多将士中脱颖而出,人够狠厉,第二个狠是讲他能在获得天下之后把屠刀对准曾经帮助过自己上位的那些功臣将领,实在是够狠毒。朱元璋喜欢卸磨杀驴这件事儿

  • 汤和墓:被盗墓贼光顾多次,却留下了一件价值上亿的稀罕文物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汤和

    1973年,安徽蚌埠郊外,考古人员打开了朱元璋下属领导“汤和”之墓。赫然发现,这座古墓已遭盗墓贼光顾,只见棺材盖已经被掀开,成了盗墓贼的“梯子”,墓底散落着一地碎瓷器和尸骨,经考古队清理,整个墓中值钱的,就剩下角落里一件价值过亿的元青花瓷罐了!汤和,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同

  • 汤和向朱元璋要100位美女,文武大臣心生鄙夷,朱元璋却面露喜色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汤和

    《明史》曾言:“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明朝年间,重臣汤和沉稳机敏,曾缔造无数传奇,然因一言之失,却曾遭帝王怀疑。若非辞官之际一荒谬之举,汤和亦将遭杀身之祸。在对明朝历史进行了解后便会发现,虽朱元璋的登基离不开身边优秀下属的帮助,可在登基之后,为了能够保证自身统治的稳定性,朱元璋则诛杀了许多开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