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汤和墓:被盗墓贼光顾多次,却留下了一件价值上亿的稀罕文物

汤和墓:被盗墓贼光顾多次,却留下了一件价值上亿的稀罕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文浩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1/8 12:27:41

1973年,安徽蚌埠郊外,考古人员打开了朱元璋下属领导“汤和”之墓。赫然发现,这座古墓已遭盗墓贼光顾,只见棺材盖已经被掀开,成了盗墓贼的“梯子”,墓底散落着一地碎瓷器和尸骨,经考古队清理,整个墓中值钱的,就剩下角落里一件价值过亿的元青花瓷罐了!

汤和,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同乡之谊”,两人儿时一起嬉戏玩耍。

后来,大朱元璋3岁的汤和先入伍从军,凭借过人的胆识,很快就成了郭子兴麾下的千夫长。

随后,小有成就的汤和又充当“伯乐”,将在老家还没有出路的朱元璋邀请来,一起参军创业。

后来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汤和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攻克大洪山、滁州、和州,辅助朱元璋历经多次重要战役,最终建立大明王朝!

可以说,汤和是朱元璋称帝路上的贵人、伯乐、铁杆兄弟!

而且除了这些成就,汤和还成功躲过了朱元璋令人肝胆俱寒的“帝王杀”,成了朱元璋麾下得以善终的极少数功臣之一。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汤和眼看着好友徐达常遇春等人皆被朱所杀,于是主动交出兵权,向朱元璋请辞:“臣老矣,愿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朱元璋答应了他,并赐给他钱财、美女,允他告老还乡。

后来,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曾经被他亲手分封了10公、52侯、3伯中,唯有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等极少数得以幸免。

其余人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英年早逝,抑或被朱元璋所诛。唯独汤和因知进退,得享天伦之乐,活得“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年纪,实属奇迹!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70岁的汤和病逝。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顾念旧情的朱元璋,下令为汤和修建了一座豪华大墓,并亲书《敕赐故东瓯襄武王神道碑铭》立于长达225米的神道之上。

神道两侧伫立着石马、跪羊、坐狮、文武大臣等石像,用来守护大墓。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墓中随葬了大量的奇珍异宝。

1973年,安徽蚌埠为开展公路建设,汤和墓才被考古专家开

此墓依山开凿,呈长方形石坑砖石结构的多室墓,墓长10.3米,宽5.8米,深6.2米,空间面积约370立方米,由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而后室即为停放棺椁的主室。

不过,考古队员很快发现,后室券顶有两个方形盗洞,此墓早已在动乱年代遭盗墓贼多次光顾,现场十分凌乱!

墓室里散落着许多陶瓷碎片,更让考古队员心惊的是,汤和的棺椁盖子已被掀下,靠在盗洞的墙下,被盗墓贼当“梯子”使用,棺椁中宝物被洗劫一空,而汤和的尸骨竟被残忍地拽拖出来,散落在地上。

而在侧室里,考古队员又发现了另外一具尸骨,从骨骼大小来看,应该是女性尸骨,极有可能是汤和的妻妾。

经过清理,随葬文物只剩下一些盗墓贼没看上眼的小型器物,共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木佣、铜器、金银器及玉器100余件。

除此之外,庆幸的是,考古队员竟然在墓室角落里的泥土中,找到了一件青花瓷。

更让考古队员惊叹的是,这竟然是一只高达47.5厘米,口径为16.6厘米的元代青花大瓷罐!

整件瓷器青花色泽艳丽,釉面肥厚莹润,纹饰极尽富丽精工,自上至下,通体绘有六层主体(盖部、颈部、上肩、下肩、腹部、底部)纹饰:

盖部饰莲瓣纹,盖沿处饰钱纹;颈部为波涛纹;上肩以莲瓣纹环绕一周,莲瓣内填绘杂宝法器;下肩绘缠枝莲纹;作为主体的腹部绘以四时之花,以富贵牡丹为主,腹下则是一圈忍冬纹;底部以仰莲瓣纹环饰一周。

再辅以瓷罐肩腹交界处的双兽耳,以及下面的矮圈足,使得整个瓷器显得古朴自然,又造型典雅大方,堪称元代青花瓷器的最高艺术水准。

后来,专家根据其造型将其命名为“元青花双兽耳大瓷罐” 。

2005年,一件高约27.5厘米、有四层花纹的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 拍出了2.3亿的天价。

而从汤和墓中出土的这件“元青花双兽耳大瓷罐”却足足有六层,而且尺寸较其两倍大,因此,其身价过亿绝非难事。

如今,这件“元青花双兽耳大瓷罐”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少数几件元青花大罐之一,加之其发现于明代开国重臣汤和的墓室之中,因此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现收藏于蚌埠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而汤和墓以及墓园在经过当地政府的修缮和重建之后,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蚌埠市的“龙湖八景”之一,供世人免费瞻仰!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汤和向朱元璋要100位美女,文武大臣心生鄙夷,朱元璋却面露喜色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汤和

    《明史》曾言:“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明朝年间,重臣汤和沉稳机敏,曾缔造无数传奇,然因一言之失,却曾遭帝王怀疑。若非辞官之际一荒谬之举,汤和亦将遭杀身之祸。在对明朝历史进行了解后便会发现,虽朱元璋的登基离不开身边优秀下属的帮助,可在登基之后,为了能够保证自身统治的稳定性,朱元璋则诛杀了许多开国功

  • 汤和为何能够得以善终?他低调到尘埃里,朱元璋毫无理由找他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汤和

    纵观古代历史,杀害开国功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皇帝都有这样的行为,只是杀害的程度不同。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皇帝杀害开国功臣,就一定是皇帝本身的问题,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害死功臣的,不是皇帝,而是功臣自己。要是一个功臣能够像汤和一样低调,估计就算皇帝想要下手,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

  • 朱元璋为汤和修建的陵墓:享受臣子最高规格,一个罐子价值3亿

    历史人物编辑:城市小人物标签:汤和

    【汤和雕像】汤和,明朝开国元勋,是朱元璋的同乡,两人关系很好。汤和逝世后,朱元璋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墓,让他享受明朝臣子的最高规格。【汤和陵墓里的神道】汤和的陵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由于为朱元璋为其修建的陵墓,其陪葬品丰富,历来就受到摸金校尉们的关注。【修缮后的汤和坟茔】【汤和陵墓地宫】由于朝

  • 62岁的汤和准备告老还乡,向朱元璋讨要10位美人,让百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汤和

    汤和是谁?汤和作为朱元璋的发小,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洪武21年,62岁的信国公汤和,以年老为理由,主动向朱元璋辞官。朱元璋仿佛猜到了什么一样,考虑到多年来汤和为自己出生入死,功劳很大,于是问他:“你既然要回乡了,那你想要什么赏赐?”汤和向皇帝抱拳,笑眯眯地说:“请

  • 朱元璋的发小汤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他为什么能够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汤和

    朱元璋和汤和从小便相识,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二人也很玩得来,他们也曾一起给地主放过牛。不过,汤和虽长朱元璋3岁,可是胆略却不如朱元璋。当时,朱元璋、汤和他们这群小娃娃一起给地主放牛,放着放着,突然吹起了牛皮,又想到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所以便怂恿朱元璋宰了地主的牛,吃牛肉。朱元璋听到小伙伴们说想

  • 悦心靓汤春季篇之小白菜蛤蜊汤和猴头菇鸡汤

    历史人物编辑:阳尔说历史标签:汤和

    小白菜蛤蜊汤制作方法原料:小白菜段60克,蛤蜊180克,水发粉丝,姜片少许调料:鸡粉、盐、胡椒粉各2克,料酒4毫升,三花淡奶少许,食用油适量做法:1 锅中注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片,爆香。2 倒入蛤蜊,翻炒均匀,淋入料酒,炒匀。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匀,煮约2分钟。4 放入粉丝,加入鸡粉、盐、胡椒

  • 同样是告老还乡,为何朱元璋赏汤和黄金,送刘伯温一封绝交信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汤和

    文|和佛赏花去历代帝王,都是与君共患难易,与君同享乐难。所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对于从社会底层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更在乎他得来不易的朱家王朝。尽管陈胜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朱元璋的心中始终有种自卑额心里,毕竟自己这皇上不是从深宫中继承的,而是自己一路拼杀得到的。因此,朱元璋为自己和子孙守护

  • 63岁的汤和辞官,朱元璋问要什么赏赐?汤:100个美人!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汤和

    《明史》曾言:“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明朝初年,开国功臣汤和虽功勋显赫,然其懂得进退之法,告老还乡时,更凭百余美人成功保命,致世人赞誉无数。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这也使得很多朝臣在面对皇帝时,总是会保持着万分谨慎的态度。若臣子稍不留意,便可能触怒皇帝,威胁自身生命安全。提到古

  • 经方古方识要4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白通汤

    历史人物编辑:白天健身运动标签:汤和

    作为中医经方坚定的拥趸,为继承和发扬、宣传日渐式微的中医经方,新注册了账号,衷心感谢各位看官“驻指观看”,亦烦请各位“关注”与支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柴胡四两(12克)、龙骨一两半(15克)、黄芩一两半(15克)、生姜切一两半(4.5克)、铅丹一两半(15克)、人参一两半(4.5克)、桂枝去皮

  •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为何唯独汤和能够幸免,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汤和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对功臣进行大肆屠戮,他的开国功勋们几乎被杀戮殆尽,但唯有汤和却得以善终:洪武11年,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洪武22年告老还乡,洪武28年,汤和因病去世,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为什么唯独汤和躲开了朱元璋的杀戮呢? 汤和 第一,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汤和不但是朱元璋的同乡,而且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