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给张廷玉放了3个月的假,张廷玉带着弟弟和儿子,衣锦返乡

雍正给张廷玉放了3个月的假,张廷玉带着弟弟和儿子,衣锦返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醉今迷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4/2/22 8:00:32

在安徽桐城的西南,有一条长约100米,宽2米的古巷,两侧是青砖院墙,巷子的两端,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这条巷子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桐城著名的景点,名叫“六尺巷”。六尺巷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礼让邻居而形成,在康熙年间曾轰动一时。到了雍正十一年冬天,六尺巷则见证了桐城张氏最辉煌的时刻。

桐城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但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桐城就出了240名进士,鹤立于江淮大地,因此桐城被称为安徽乃至江淮地区的文化重地。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一代明臣张廷玉衣锦还乡,六尺巷旁被挤得水泄不通,车子和轿子拥挤在同一条街上,行人都无法挤过去。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地界的士绅为了拜访“张中堂”,几乎齐聚六尺巷,第二天,张家门口的鞭炮碎屑足有半尺高。

张廷玉身为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雍正身边最为信赖的汉臣,他当时只有62岁,身体健康,又没有到致仕的年龄,也不逢丁忧,为何突然高调回到家乡呢?这样从他的父亲张英说起。

张英是桐城张氏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明朝崇祯十年,康熙六年,30岁的张英考中进士(二甲第四名),留在翰林院,“每遇馆试,辄褎然居首”。也就是说,不管翰林院有什么考试,张英都稳居第一。这样的才能,很快被康熙重视。康熙十六年,康熙为了制衡议政王大臣会议,特地成立了一个私人秘书机构,名曰“南书房”。当时需要挑选两位才华横溢的翰林入侍,张英就是其中之一,称为第一位“上书房行走”。因此,张英成为康熙的私人秘书和幕僚。同时,担任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的儒学老师。

张英在担任康熙幕僚期间,为康熙平三藩、收台湾等事件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期间,他辗转六部,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张英已经位居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宰相”。72岁时,张英去世,康熙为他谥“文端”。

张英的去世,桐城张氏并没有没落,反而更加强盛,是雍正登基后,张廷玉、张廷璐、张若霭等人先后崛起。特别是张廷玉,从雍正登基开始,屡受重用。到了雍正七年,张廷玉已经成为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身居相位。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在雍正改革的诸项大事中,都有直接参与。当时满汉大臣见到张廷玉,都要称之为“张中堂”。

雍正是一位“爱憎分明”的帝王,对于他喜爱的大臣,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和恩赐。雍正十一年,雍正颁布圣旨,让张廷玉返回家乡桐城。同时,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当年二甲第一名进士、翰林院编修)、弟弟张廷璐(江苏学政)也奉旨回到桐城。

原来,张英病逝于康熙四十七年,他虽然是一代名臣,但去世时并未入祀贤良祠,到了15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一年,雍正突然要将张英入祀贤良祠呢,让张廷玉回乡祭祀张英,张廷璐、张若霭陪同。

《清史稿》云:

大学士英祀京师贤良祠,复即本籍谕祭,命廷玉归行礼,并令子若霭从;弟廷璐督江苏学政,亦命来会。

张廷玉这次回乡有三层意义:

第一,是衣锦返乡,康熙四十七年,张廷玉的父母先后病逝,张廷玉守孝三年,然后重返京城,一去就是12年。而今,他已经位极人臣,可谓衣锦返乡。

第二,是奉旨返乡,张廷玉身为中枢大臣,一般不会轻易离开雍正。这一次是奉了雍正的旨意回到桐城,和那些丁忧、致仕的官员回乡有本质的不同。

第三,回乡是为了祭祀父亲。张英被入祀贤良祠,不仅在京城祭祀,在家乡同样也要祭祀,张廷玉作为张英之子,回乡祭祀父亲,是张氏父子无限的尊荣。而同时,张若霭和张廷璐陪同回乡,张家的几位朝廷大员齐聚六尺巷,堪称桐城张氏最高光的时刻。

张廷玉在家乡过了一个春节,在家乡一共盘桓了3个月,第二年二月赶到京城。这是张廷玉在雍正年间,唯一的一次返乡。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清朝著名的父子名臣,也是桐城张氏的代表人物。可惜,到了乾隆年间,乾隆没有给张廷玉过多的宠信,再加上张廷玉年老昏聩,差点导致晚节不保,桐城张氏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张廷璐被斩,为何雍正帝表彰其哥哥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5期)康熙、雍正两朝的这一对父子皇帝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康熙对惩治贪官污吏始终没有采取“重典惩贪”措施,而是按刑律判刑甚至对有些官员有一定的宽纵,其次,从“满汉一体”论指出康熙皇帝始终是以“天下共主”的面目出现的,康熙帝注重讲究仁孝治天下。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

  • 在康熙、雍正两朝步步高升的张廷玉,为什么乾隆容不下?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张廷玉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熙的秘书,伴随皇帝左右。张廷玉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步步升迁这个职位不高,但是作用很大。虽然是伺候人的

  • 为何清朝官场上这对父子能如鱼得水?谈谈张英、张廷玉的为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张廷玉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臣贤相萧何,权臣——张居正等等,但是为什么同样有过人才华的这些能臣,结局却大相庭径呢,有的下场凄凉,有的郁郁不得志,有的富贵一生。人们常常说,官场如战场,稍稍不谨慎就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且官场之上

  • 《雍正王朝》佟国维骂张廷玉是奸臣,反而张廷玉被康熙帝升职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7期)说对了,在康熙朝;佟国维、张廷玉都是高级职场老手,他们之间的举手投足都是套路。按照经历佟国维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在张廷玉之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佟国维是正宗皇亲国戚的“国舅爷加国丈”,所以佟国维号称佟半朝!这也许不是历史的历史,也可能就是历史!二月河的作品

  • 张廷玉被乾隆打击的体无完肤,乾隆为何如此对待张廷玉?让人心塞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被乾隆打击的体无完肤,乾隆为何如此对待张廷玉?让人心塞张廷玉是满清三朝元老,尽心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任各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位极人臣。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雍正曾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在清朝体现的更加明显,

  • 雍正去世后,乾隆正准备登基,张廷玉突然喊道:慢,还有一道密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张廷玉

    皇帝做为一国之君,既有着无上的荣耀,又有着至高的权力。君王的权力高高在上,很多人为之向往,这也是历史上对于皇位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过的原因。为了争得皇位,兄弟、父子、叔侄乃至母子之间都会反目为仇。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最多的便是清朝时期皇宫内对于皇位的争斗,历史上皇位争夺最惨烈的也当属清朝。在雍正即位前

  • 曾国藩功劳不输张廷玉,张廷玉能配享太庙,曾国藩为何却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张廷玉

    导言《清史稿》论曰:世宗初即位,擢鄂尔泰於郎署,不数年至总督。廷玉已贰礼部,内直称旨,不数年遂大拜。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鄂尔泰稍后,委寄与相埒。张廷玉是康雍干三朝的名臣,但确切而言的话,张廷玉的职业顶峰应该是在雍正阶段。当时的雍正手底下良臣尽管也很多,但具体他所仰仗的还是仅仅只有这两个,一个

  • 乾隆打压张廷玉,张廷玉的得意门生说了6个字,堪称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张廷玉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各有一位名气很大的汉臣,他们分别是张廷玉和于敏中,而且,于敏中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乾隆时期,张廷玉逐渐失宠,乾隆打压张廷玉,于敏中说了6个字,堪称聪明。 张廷玉在清朝汉臣中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是雍正朝的第一宠臣,而且被封为伯爵,配享太庙。张廷玉在康熙时期中了进士,因为他是大学士张英的

  • 乾隆为何不肯放过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张廷玉

    01 张廷玉其人张廷玉在雍正时期就混得很开,雍正对他一见如故,大事小情都要找他商量。有一次张廷玉回老家探亲,雍正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忍不住写信给张廷玉说,我即位十一年了,从来没有那位大臣离开我后让我如此想念,你我虽然是君臣,但情同密友,你去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我每天都很想念你。雍正死前特立下遗嘱,让张廷

  • 张廷玉再三恳求退休,乾隆终于答应,张廷玉:有件事,您不能忘!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张廷玉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成功的大臣,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资深的大臣,可能除了张廷玉就没有其他人了,三朝元老张廷玉,见证了清朝最辉煌的历史。从辅佐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张廷玉可谓是用自己的一生服务了爱新觉罗爷孙三代,因为自己卓越的功绩,雍正皇帝甚至直接给予了张廷玉死后入太庙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