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写“鬼怪”的文人很多,为何蒲松龄的成就,至今很难有人超越

写“鬼怪”的文人很多,为何蒲松龄的成就,至今很难有人超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春 访问量:4847 更新时间:2024/2/11 18:27:53

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说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部古典小说精致、成熟,蕴含着古典学朴素的生态思想。

当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越来越不谐的发展态势,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存在诸多危机。

作为书生的典型代表,蒲松龄表现为对人生本真境界的追求和坚守;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对异类的尊重;也表现为内心对理想社会的往。

这些追求、亲近、尊重、向往互融共生,在不同的层面创建了蒲松龄的精神位格。其精神生态呈现是自由的、协调的、平衡的。

蒲松龄从小受着正统的封建教育,少年时期在科举场上一度比较顺利,十九岁那年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可谓名震一时。但是后来屡试不第,“穷秀才”的标签一直相伴而行。

在他三十一岁的时候,应朋友邀请,到江苏宝应县做了一年知县幕僚。此后一直住在乡间,在故乡当了近四十年的家庭教师,到了七十一岁才援例成为贡生。

作者借谈狐说鬼自况且况人况世,正如士祯曾说过:“诗人是按照自己的肖像来创造他物的”,所以由于这个关键的原因,在蒲松龄塑造的众多书生形象里,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书生作为蒲松龄重要的身份,影响了他的一生。满腹才学却终不得志,历经了考场的失意,面对黑暗的社会环境,只能借助“花鬼狐魅”、“仙精怪异”的故事来尽情发泄,因此《聊斋》也被冠以孤愤之名。

当然我们也能感受到其中饱含着对人民美好理想愿望的讴歌。纵然家徒四壁,在贫困的生活面前,蒲松龄创作《聊斋》的精神活动依旧是“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其中“狂”与“痴”正是他个性的彰显。也依旧保留了天籁童真,拥有坚定的信念,追求着自己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他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的精神快乐之中。

《聊斋》可以看作是一把刺向黑暗腐败科举的利剑。蒲松龄作为以为书生,他直到51岁才绝意科场。半生的际遇锻造了这把利剑,是自我意识的加工创造。

有意思的是蒲松龄不仅描述了世间的科举考试,还着墨于阴间的科举考试。对于“鬼书生”的际遇书写,无疑把这把利剑打磨的更为锋利。

与考生执着虔诚的态度相比,《贾奉雉》、《于去恶》、《考弊司》等把矛头指向了科举考试中考官,他们庸俗无能、颠倒是非、贪鄙丑态被刻画到了极致。

黑暗的科举环境下,无数的考生年复一年的在这种恶循环中往复,最终留下的仅仅是一部部可笑、可悲、可鄙、可怜的血泪史。

蒲松龄将其愤懑倾注到他的文学创作中,作为他情感的宣泄,有效地规避了精神内部的会诱发的各种危机。就作者自身而言,是自我意识的超越,是一种精神的平衡协调方法。

标签: 蒲松龄

更多文章

  • 蒲松龄这2首小诗,看似悠然恬静,再读却忍不住潸然泪下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蒲松龄

    要说到编鬼故事,蒲松龄是当之无愧的鼻祖,一部《聊斋志异》狐鬼成群,说尽鬼话却写尽人生,成为我国文学长廊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蒲松龄是没事干整天编这些鬼狐故事吗?当然不是。他可是是个积极上进的人,从积极上进的好少年到积极上进的好中年,但上进一直无果,因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想弄个一官半职,都名落孙山,考

  • 大年初一看《神探蒲松龄》,和成龙蔡徐坤一起笑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季都忧生活标签: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将于大年初一上映将率先引爆猪年贺岁档!近日,由成龙、蔡徐坤演唱的贺岁主题曲《一起笑出来》正式上线,欢快的节奏提前带来新春的气息。上线7分钟,达成巅峰赛黄金单曲认证!上线20分钟,霸屏微博话题榜总榜第一!上线20分钟后微博讨论量爆发霸屏微博话题榜总榜第一#一起笑出来#微博话题总榜第一微博

  •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婴宁》,包含了作者对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蒲松龄

    蒲松龄与他同时代法国作家莫迫桑是公认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但莫迫桑举世闻名,而蒲松龄的地位却远远不如莫迫桑,而实际上,蒲松龄的成就远远高于莫迫桑,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无疑是蒲松龄文学成就的体现,但此书刚刚出现的时候评价并不高,认为此书过于荒诞,纪晓岚尤恨这部书,他儿子就是看这部书晚上睡觉梦见“鬼”吓死

  • 《神探蒲松龄》四小将为神探护法,萌点笑点一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狗的忠诚标签:蒲松龄

    年春节是中国电影的武术,也是该家庭的传统节日,并作为过去20年来新年电影的新年,吉龙在今年的春节发布。对于服装文学,见证了幻想世界的幻想世界不同的幽灵,无论对经典元素的新解释,还是无充电的笑声,封存质量,自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春节家庭盛宴。这部电影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论是人,恶魔,无论是什么是邪恶

  • 蒲松龄遇到8.5级地震,看到男女裸聚,惊慌失措,写入《聊斋》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蒲松龄

    蒲松龄是清朝的才子,写下了百姓喜闻乐见的《聊斋志异》,在文学界也留下了不朽的名字。《聊斋》能刻画的如此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与蒲松龄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比如他遇到了一场8.5级的地震,劫后余生的他,传神的刻画了这场地震的遭遇。这次地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郯城大地震”,发生在康熙7年农历6

  • 《龙马精神》票房破2亿大关,网友:可以了超过《神探蒲松龄》了

    历史人物编辑:淼淼6标签:蒲松龄

    龙马精神》票房破2亿大关!据悉,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14时43分,由成龙、郭麒麟、刘浩存主演的电影龙马精神》票房突破2亿。电影龙马精神》2亿票房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龙大哥主演的上一部破2亿的电影还是急先锋》,票房2.94亿。电影龙马精神》刚上映票房就不佳,后

  • 《神探蒲松龄》不是谈虎色变的聊斋 这部电影有萌有爱有感动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旅游吧标签:蒲松龄

    提起聊斋,想必大批观众的第一印象是鬼啊。是的,蒲松龄笔下塑造了各类妖魔鬼怪,用文字编织出男与女、人与鬼、善与恶等多重对立叙事,苦心构建了一个人鬼杂陈,凄迷悱恻的审美世界,成为了无数影视作品的艺术萌芽点。商业语境下,如何将这么好的素材在保持原味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对故事做出多重解读,成龙的这部《神探蒲

  • 蒲松龄那么痛恨科举制度,为何一生又在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蒲松龄

    提到蒲松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的作品《聊斋志异》。而除了他的作品之外,他的一生仿佛都是为了科举,也正是因为他一生都想要考取功名,所以不少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他如此痛恨科举?又偏偏一生都想要考取功名呢。时代的局限性

  • 蒲松龄笔下的狐不都是妖媚,还有祥瑞的狐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蒲松龄

    中国文学史上,精怪故事浩如烟海,其中尤以狐精故事最为出彩。众多狐精故事不仅构成了瑰丽奇特的狐世界,也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狐形象。“狐狸”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谬称训》中写道:“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非未尝见狐者,必未常见狸者。”最初狐和狸是指两种生物,但由于二者相似的外形、雷

  • 贺岁档上线成龙新作:《神探蒲松龄》爆笑进入奇幻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梨花落心扉标签:蒲松龄

    说起来贺岁档,这一概念一直都有成龙大哥的鲜明特征。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就是第一部在国内上映的打起"贺岁片"大旗的电影,之后引发了春节前后重量电影冲击贺岁档的潮流,称成龙大哥为贺岁档开拓者实至名归。其后《一个好人》、《我是谁》、《大兵小将》、《功夫瑜伽》。。。每年春节的时候如果没有成龙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