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蒲松龄这2首小诗,看似悠然恬静,再读却忍不住潸然泪下

蒲松龄这2首小诗,看似悠然恬静,再读却忍不住潸然泪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直爽侃历史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2/17 21:13:16

要说到编鬼故事,蒲松龄是当之无愧的鼻祖,一部《聊斋志异》狐鬼成群,说尽鬼话却写尽人生,成为我国学长廊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蒲松龄是没事干整天编这些鬼狐故事吗?当然不是。他可是是个积极上进的人,从积极上进的好少年到积极上进的好中年,但上进一直无果,因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想弄个一官半职,都名落孙山,考来考去还是个秀才。

凭他的实力,中举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没问题变成了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他对这条路绝望了,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实在是不吐不快。但是,在那个时代,你还不能如实说话,那样的话,头可能会被“咔嚓”掉。为了规避风险,就让鬼狐来传话吧。

于是就有了《聊斋志异》,成为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现在我们很多人还在吃这部小说的饭,君不见,聊斋故事改成的影视剧一部又一部。

那么,蒲松龄的日常生活怎么样呢,是不是有了这部小说,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了呢?我们不妨看看他的两首小诗,也就知道大概了。这两首诗题目就叫《聊斋二首》。

聊斋野廋近城居,归日东篱自把锄。枯蠹只应书卷老,空囊不合斗升余。青鞋白帢双蓬须,春树秋花一草庐。衰朽登临仍不废,山南山北更骑驴。

这两首诗自叙蒲松龄的乡村生活,读了之后,觉十分恬静,联想起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还颇有诗意呢。再读,注意力移到了下面两句上来了。连蛀虫也来欺负人,把书蛀得残缺不堪,只留下老死的虫壳。米袋也空空如也了,只剩下不到斗升了。

这生活,哪里有什么悠然和恬静,是上顿没下顿的忧愁。这东篱把锄,可不是体验生活,也不是寻找诗意,而是生活所迫,不得不从事农耕。这样读下来,生活的艰辛不由得令人潸然泪下。

第二首,也是如此,初读,还有点自得其乐的味道,草庐掩映在春树秋花之中,没事骑着驴,随意转转,颇有点放达况味。可是“衰朽登临仍不废”,他的追求,到了老朽的时候了,虽然没有放弃追求,但还是在想象之中。个中滋味,也只有作者自己体会最深了。

蒲松龄曾经写过一阙《大江东去寄如水》的词,写得慷慨激昂,把自己一生心绪和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我们也来欣赏一下这阙词。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腮,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

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尔。

天孙老矣,真的是说的天孙吗?是说老了吗?非也,说的是考官有眼无珠,根本看不出谁是豪杰谁是狗熊,卞和哭死了,谁也不相信的他的和氏璧。自己能干些什么呢,只能在书斋里黯然神伤。这阙词,跟上面两首诗不同,这次更直接些了。

以蒲松龄这样的奇才,都不能中举,可见到了清朝蒲松龄生活的时代,已经腐朽没落到了相当的程度,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重要,只能土里刨食,悲愤的编一些鬼故事,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呜呼,蒲松龄生不逢时焉。若是现在,即使是考不上大学,凭着他那支生花妙笔,也能过得风生水起。可是,他那个时代,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标签: 蒲松龄

更多文章

  • 大年初一看《神探蒲松龄》,和成龙蔡徐坤一起笑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季都忧生活标签: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将于大年初一上映将率先引爆猪年贺岁档!近日,由成龙、蔡徐坤演唱的贺岁主题曲《一起笑出来》正式上线,欢快的节奏提前带来新春的气息。上线7分钟,达成巅峰赛黄金单曲认证!上线20分钟,霸屏微博话题榜总榜第一!上线20分钟后微博讨论量爆发霸屏微博话题榜总榜第一#一起笑出来#微博话题总榜第一微博

  •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婴宁》,包含了作者对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蒲松龄

    蒲松龄与他同时代法国作家莫迫桑是公认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但莫迫桑举世闻名,而蒲松龄的地位却远远不如莫迫桑,而实际上,蒲松龄的成就远远高于莫迫桑,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无疑是蒲松龄文学成就的体现,但此书刚刚出现的时候评价并不高,认为此书过于荒诞,纪晓岚尤恨这部书,他儿子就是看这部书晚上睡觉梦见“鬼”吓死

  • 《神探蒲松龄》四小将为神探护法,萌点笑点一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狗的忠诚标签:蒲松龄

    年春节是中国电影的武术,也是该家庭的传统节日,并作为过去20年来新年电影的新年,吉龙在今年的春节发布。对于服装文学,见证了幻想世界的幻想世界不同的幽灵,无论对经典元素的新解释,还是无充电的笑声,封存质量,自然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春节家庭盛宴。这部电影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论是人,恶魔,无论是什么是邪恶

  • 蒲松龄遇到8.5级地震,看到男女裸聚,惊慌失措,写入《聊斋》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蒲松龄

    蒲松龄是清朝的才子,写下了百姓喜闻乐见的《聊斋志异》,在文学界也留下了不朽的名字。《聊斋》能刻画的如此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与蒲松龄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比如他遇到了一场8.5级的地震,劫后余生的他,传神的刻画了这场地震的遭遇。这次地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郯城大地震”,发生在康熙7年农历6

  • 《龙马精神》票房破2亿大关,网友:可以了超过《神探蒲松龄》了

    历史人物编辑:淼淼6标签:蒲松龄

    龙马精神》票房破2亿大关!据悉,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14时43分,由成龙、郭麒麟、刘浩存主演的电影龙马精神》票房突破2亿。电影龙马精神》2亿票房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龙大哥主演的上一部破2亿的电影还是急先锋》,票房2.94亿。电影龙马精神》刚上映票房就不佳,后

  • 《神探蒲松龄》不是谈虎色变的聊斋 这部电影有萌有爱有感动

    历史人物编辑:欢乐旅游吧标签:蒲松龄

    提起聊斋,想必大批观众的第一印象是鬼啊。是的,蒲松龄笔下塑造了各类妖魔鬼怪,用文字编织出男与女、人与鬼、善与恶等多重对立叙事,苦心构建了一个人鬼杂陈,凄迷悱恻的审美世界,成为了无数影视作品的艺术萌芽点。商业语境下,如何将这么好的素材在保持原味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对故事做出多重解读,成龙的这部《神探蒲

  • 蒲松龄那么痛恨科举制度,为何一生又在参加科举考试?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蒲松龄

    提到蒲松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的作品《聊斋志异》。而除了他的作品之外,他的一生仿佛都是为了科举,也正是因为他一生都想要考取功名,所以不少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他如此痛恨科举?又偏偏一生都想要考取功名呢。时代的局限性

  • 蒲松龄笔下的狐不都是妖媚,还有祥瑞的狐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蒲松龄

    中国文学史上,精怪故事浩如烟海,其中尤以狐精故事最为出彩。众多狐精故事不仅构成了瑰丽奇特的狐世界,也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狐形象。“狐狸”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谬称训》中写道:“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非未尝见狐者,必未常见狸者。”最初狐和狸是指两种生物,但由于二者相似的外形、雷

  • 贺岁档上线成龙新作:《神探蒲松龄》爆笑进入奇幻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梨花落心扉标签:蒲松龄

    说起来贺岁档,这一概念一直都有成龙大哥的鲜明特征。1995年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就是第一部在国内上映的打起"贺岁片"大旗的电影,之后引发了春节前后重量电影冲击贺岁档的潮流,称成龙大哥为贺岁档开拓者实至名归。其后《一个好人》、《我是谁》、《大兵小将》、《功夫瑜伽》。。。每年春节的时候如果没有成龙大哥

  • 《神探蒲松龄》中阮经天钟楚曦表现惊艳,成龙老当益壮

    历史人物编辑:桑华魏母婴标签:蒲松龄

    今年电影市场春节档一如既往热闹非凡竞争激烈,《神探蒲松龄》既然敢闯这个黄金档期,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来春节档争票房。在《神探蒲松龄》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蒲松龄亦真亦幻的创作故事,也看到了宁采臣燕赤霞合体与亦人亦妖的聂小倩的纠缠虐恋,模糊了之前本来对立的角色的界限,比《倩女幽魂》中的故事更虐心精彩,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