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益。
韦昌辉血洗东王府的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利字。奇怪的是,韦昌辉血洗东王府之后,很快被天王洪秀全满门抄斩。
如果韦昌辉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话,根本不可能被洪秀全抄了后路。因为得不到的利,便不算利。韦昌辉杀杨秀清是为了自己活下去,结果韦昌辉死了。故而,韦昌辉杀死杨秀清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谁是这场阴谋的最大受益者,谁就最有可能是幕后主使。
在这场阴谋之中,毫无疑问获利最大的人是洪秀全。韦昌辉只是一枚棋子罢了。至于他和杨秀清之间的矛盾,远没有杨秀清与洪秀全之间的矛盾激烈。
早在永安封王时(1851年),太平天国统治阶层内部就分成两个派系: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天王派,以东王杨秀清为首的东王派。
天王派主要包括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王;东王派主要包括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等王。看似铁桶一般的太平天国,内部并不“太平”,只因清政府的外在威胁,才暂时保持平和。
比如说,洪秀全自称上帝的次子下凡,杨秀清直接说自己是天父。言外之意,在正式场合洪秀全要管杨秀清叫爸爸。如此明目张胆地占洪秀全便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杨秀清并没有把洪秀全放在眼里。
诚然,杨秀清一开始只是洪秀全的贵人,后来成为他的军师,最后又成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控者。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主。俩人怎能没有矛盾?算下来,天王与东王之间的矛盾,在永安封王时便已经埋下。
永安封王第二年,东王派的两员大将——萧朝贵和冯云山北伐,相继折损在北伐路上。
萧朝贵和冯云山的死,使东王派的实力大减。为了牢牢控制太平天国大权,杨秀清必须将洪秀全盯得更紧,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定都天京。
随后,杨秀清在天京城内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巨型宫殿,然后将洪秀全安置在这所豪华的天王府。天王府的宫人全都是女人,就连侍卫都是女人。只要洪秀全想要,他随时可以和任何女人发生关系。
洪秀全就像一只金丝雀一样,被杨秀清软禁在天王府,除了女人和钱,他能接触到的人只有杨秀清。
与此同时,杨秀清将北王韦昌辉调往江西,将翼王石达开调往湖北。这两个地方是湘军的主要地盘,杨秀清的目的不言而喻,他想借曾国藩的刀杀洪秀全的人。
令杨秀清意想不到的是,石达开和韦昌辉远比他想象的厉害。俩人走到哪打到哪,一路摧枯拉朽直逼曾国藩跳河。
照这个趋势下去,韦昌辉和石达开早晚得打回来,据时杨秀清真不一定能扛得住。为了消除“莫须有”的隐患,杨秀清将韦昌辉调回天京城,削了他的军权。
此时,天王派在天京的势力,被削弱到了极点。
如果杨秀清此时对天王派下手,一定能够大权独揽,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号人物。
1854年4月,杨秀清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竟然将天京城的城防交给韦昌辉!
初人城,军事由北贼。
1856年初,杨秀清又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两个兄弟杨辅清、杨义清派往江西,导致东王府没有精兵把守。
就在这个时候,天京城内传出一则流言:杨秀清威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这则流言出现的时机会不会太巧了?
没有人多想,从定都天京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则流言完全有可能是真的!
1856年9月1日深夜,天京事变最终爆发,杨秀清满门被杀,旋即,东王府的卫队也尽皆被杀。
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借口替东王报仇,将韦昌辉满门抄斩;然后又把抄斩韦昌辉的燕王秦日纲杀掉,翼王石达开见状带兵逃走,天京事变结束。
一切威胁尽皆消除,洪秀全彻底掌握了天京城的大权。从此以后,洪秀全再也不用管别人叫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