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秀清称“万岁”仅一个月,就被诛杀,韦昌辉是“奉诏”行事吗

杨秀清称“万岁”仅一个月,就被诛杀,韦昌辉是“奉诏”行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祥说历史 访问量:2166 更新时间:2023/12/30 7:44:24

杨秀清称万岁后约可月余,一八五六年九月二日,韦昌辉猝然以阴谋袭击的手段,包围东王府,将杨秀清杀死。事情发生在杨秀清称“万岁”后,韦昌辉又以“奉密诏勤王”,“清君侧”等辞自饰,因此,世传洪秀全密召韦氏进京而诛杨,人多以为可信。

很多人从这方面搜集史料,作出论断。

这种论断是建立在洪、杨矛盾已是对抗性矛盾,杨秀清称万岁即是篡位这个前提上的。但是,这个前提是不可靠的。如上所考,按太平天国体制,“主”与“万岁”皆不止一位,杨秀清的万岁之称是洪秀全承认和加封的,既非篡位也不排斥洪秀全之为“天王”。

所谓洪、杨矛盾激化,洪秀全密召韦氏进京而诛杨之说,虽振振有词,然细加推考,则破绽层出,很多问题解释难通。考订分析有关史料,得出如下结论:

(一)韦昌辉是混进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史事证明:真正搞篡权阴谋的正是他,而不是杨秀清。

(二)韦昌辉蓄谋杀杨秀清而夺权,由来已久,并非起因于杨称万岁。杨、韦矛盾早就趋于激化。杨称万岁只不过给他抓到了“清君恻”的借口。

(三)洪秀全不允许杀杨秀清。杨秀清之死是韦昌辉矫诏擅杀的。韦昌辉发动的“天京事变”是一场反革命叛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个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爆发。

现将以上观点依次进行论证。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起义所在地金田村人,“家富饶”,“素业质库,兼饶田产”,是一个地主兼典当高贷的双料剥削阶级分子。

正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广泛的、翻天覆地的人民运动都不免要带-一些脏东西,都不免会有一些冒险家和骗子、吹牛和夸口的人混杂在还不老练的革新者中间”。韦昌辉就是这样一个冒险家和骗子,骗取了太平天国“北王”的封号。

出身当然不是决定一切的。问题在于韦昌辉没有在伟大的洪流中革面洗心,把立场转变到农民革命方面来。他品质恶劣:“阴柔奸险”,狡诈残刻,工谄谀以固位,多诡计而售奸。

史载:他对洪秀全从不直言进谏,语辄谓“二兄无差,总是我们为弟之错”。因此被洪秀全看出他虚伪不忠实,指出其未尽“为臣之道”,“终不若清胞(杨秀清)之直言无隐更为可佳也。”。他对杨秀清更是处心积虑地大耍两面派,“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

冯云山萧朝贵牺牲之后,韦昌辉的地位上升到天朝第三位,仅次于杨秀清。但他并不满足,抱着地主阶级阴谋家和野心家的强烈欲望,时刻窥伺方向,谋夺杨秀清的权。他的狼子野心,杨秀清有所察觉,“加意防范”,对之采取了某些限制措施。

石达开被“屡委以军事”,节制江、皖、鄂诸省,而韦昌辉位在其上却往往无实权,说明洪、杨对韦昌辉的控制和戒备。凡此等等韦昌辉当然积恨在心,“口顺而心怒之”。

杨韦之间的矛盾在地主资产阶级观点看来是杨对韦的威逼凌辱所致,其实大谬不然。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斗争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反映。还在甲寅(一八五四)、乙荣(一八五五)年间,曾国藩的情报分析就已判断:“杨贼与昌辉互相猜异,似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这说明早在杨秀清封万岁之前一年余,杨、韦矛盾已开始激化。韦昌辉的杀机早已露出,只不过杨秀清称万岁给了他绝好的“奉诏靖难”的借口而已!

韦昌辉是“奉诏靖难”而杀杨秀清的?还是矫诏擅杀的?

这个问题史料记载互异,论断亦有分歧。

一八五六年九月“天京事变”的过程真象是怎样的,只有洪,韦、石是当事人最知底蕴。认真研究他们的材料,才能找到真实的答案。洪秀全前后期皆有诏旨可供我们考查分析,石达开留有自述,韦昌辉自己虽没有留下文字材料,但他在事变两个月中的活动,别人有记述。韦昌辉在发难之时,宣称是奉有洪秀全密诏,杀了杨秀清之后,他在天京内外也以“奉诏靖难”广为宣传,把杀杨秀清的政治责任转嫁给洪秀全。

当时清方所得到的探报,私家记载以至外电报道杨秀清被杀的情由,考其来源盖出于韦昌辉所制造的舆论。其实密诏何在?所云又如何?迄今百有余年未得证实,直是莫须有而已!

标签: 韦昌辉

更多文章

  • 韦昌辉血洗东王府,杀了2万多人,为何他如此痛恨杨秀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韦昌辉

    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益。韦昌辉血洗东王府的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利字。奇怪的是,韦昌辉血洗东王府之后,很快被天王洪秀全满门抄斩。如果韦昌辉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话,根本不可能被洪秀全抄了后路。因为得不到的利,便不算利。韦昌辉杀杨秀清是为了自己活下去,结果韦昌辉死了。故而,韦昌辉杀死杨秀清背

  • 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杀害东王大批下属,给太平天国带来多大危害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韦昌辉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史上的一大悲剧。在天京事变发生前,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江南和江北大营,天京得以解围。而在西征战场上,太平军节节胜利,夺取了武昌。曾国藩的湘军只得困守湖南,一筹莫展。可是,由于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天国的实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同时,由于思想信念的破灭,太平军的军心士气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 亲大哥无辜,反被杨秀清处以极刑,韦昌辉却说:不严惩不足儆众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韦昌辉

    自小妾被杨秀清的大舅哥侮辱不了了之后,韦至滨羞愧难当,多次向弟弟韦昌辉提出要回老家。为了安长兄之心,韦昌辉承诺帮他在天京找一座大宅子,再纳个妾。然而,韦昌辉万万不会想到,他的这个承诺竟把大哥韦至滨的性命送掉了!老实巴交的韦至滨终于还是服从了弟弟的安排,在伤心了两个月后,就满京城找房子。终于,他找到了

  • 杨秀清为何最终失败,被韦昌辉反杀,洪秀全最后坐收渔人之利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韦昌辉

    发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太平天国彻底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公开的内讧,而且要知道当时东王杨秀清当时掌控太平天国的实际军政大权,洪秀全几乎被架空,可以说,杨秀清造反是可以成功的,但最后却被韦昌辉反杀。轻而易举地被屠戮全家和部属共计两万余人,而韦昌辉又被洪秀全所杀,坐

  • 太平天国:韦昌辉称“六千岁”,杨秀清称“九千岁”,其他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韦昌辉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洪秀全册封了六个王,既“天国六王”,分别是天王、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天王一听就知道最大,不用说,这是洪秀全给自己封的,其他五个王分别是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这样问题就来了,除了天王洪秀全,其他几个王是地位平等的,还是说也有高低之分?有的话,谁大谁小呢?且

  • 天京事变:韦昌辉率兵“勤王”,杨秀清输给了大意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韦昌辉

    1856年,韦昌辉带兵闯入东王府,杨秀清:“五弟,可否给一条活路”。韦昌辉笑了笑:“是天王要杀你,跟我无关”,手起刀落,杨秀清被处死,他输给了大意。1848年,杨秀清正在家里吃饭,手下慌忙跑进来:“大事不妙,冯先生被官府抓去了,大家都没了头绪,该如何是好。”杨秀清没有读过书,脑子却很聪明,眼看众人手

  • 小嫂子被侮辱,大哥被处极刑,表弟被害;韦昌辉:忍无可忍继续忍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韦昌辉

    小嫂子被侮辱,韦昌辉忍了;无辜的亲大哥被处以极刑,韦昌辉继续忍;可当杨秀清终于把屠刀架在他脖子上时,韦昌辉还会怎么忍?经过上次两桩事件后,杨秀清极满意韦昌辉的“识大体”,但还是忍不住再试探他一次。1855年8月,杨秀清急调石达开回京,令韦昌辉交出天京防卫使职权,赴湖北督师。韦昌辉干脆利索地解了大印,

  • 北王韦昌辉阴险毒辣,为讨好杨秀清,他六亲不认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韦昌辉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可歌可泣,涌现出了不少英雄好汉,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不惜血洒疆场。同样,在这场运动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光彩的一面,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有些人为了权力可以不顾一切,不惜牺牲人格与尊严。在这场运动中,韦昌辉是最为阴险和毒辣之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就算是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

  • 历史上真实的韦昌辉是怎样的一个人?成也韦昌辉,败也韦昌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韦昌辉

    历史上真实的韦昌辉是怎样的一个人?成也韦昌辉,败也韦昌辉!历史上对韦昌辉,多是负面的评价,说他心怀阴谋,做事阴狠,乱杀无辜,制造矛盾。说他是造成“天京事变”的罪魁祸首,太平天国因为他的残忍杀戮,由盛到衰,最后走向了灭亡。不过,我倒是认为,对韦昌辉的一味否定,其实是不公允的。韦昌辉本身也有值得肯定的一

  • 韦昌辉为何会被封王?其实,对太平天国贡献最大的就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韦昌辉

    说起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来,那可真的就是一个笑话了,估计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这个笑话是怎么被封王的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北王的韦昌辉也是挺凄惨的了,因为自从封王后他就一直受杨秀清的打压,结果他好不容易杀了杨秀清,还是被洪秀全当枪使,最后还落了个被赐死的结局,可见韦昌辉这北王做的到底是有多么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