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打仗不行,搞治理也不行,但是论玩阴谋诡计,杨秀清和韦昌辉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一、杨秀清与洪秀全
太平天国早期运动中,洪秀全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但是杨秀清最早传“拜上帝教”的时候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表天父传达圣旨,有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
永安建制后,杨秀清受封东王,位在诸王之上,只在天王之下,但是洪秀全打仗不行,军事全靠杨秀清负责,一路打到南京都是杨秀清指挥的,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野心膨胀。也自然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大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洪秀全也被杨秀清多次以天父的名义加以斥责,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诛灭杨秀清
杨秀清骄横跋扈,能力不错,但是政治上是个白痴,在天京搞得天怒人怨。
杨秀清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都有巨大的矛盾,而他在天京能够完全控制的也就是东王府的几千士兵而已。
洪秀全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铲除东王。北王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当夜在城外与燕王秦日纲会合,正丞相陈承瑢开城门接应。众军在凌晨突袭东王府,东王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随后血洗南京城,约2万余人被屠杀。
二、被卸磨杀驴的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
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正丞相陈承瑢三人都与杨秀清有着巨大的矛盾,三人是诛杀杨秀清的主力,在这次事变中,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
翼王石达开十余日后到天京,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因石达开的部曲也有不少在乱军中被杀,石达开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不两人欢而散。
但是韦昌辉杀红了眼,害怕石达开报复,还想杀石达开,石达开感觉不对只得连夜出走,但其他在天京城中的妻儿老小全被韦昌辉残忍杀害。
逃回去的石达开大怒,从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而韦昌辉的暴行也激起了众怒,各地太平军将领都支持石达开。
韦昌辉在势急下攻打天王府,想挟持洪秀全,但是自己不过几千人,他最终败于效忠天王的将士及东王余众,北王韦昌辉被抓获后被杀,其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天京事变告一段落。
三、石达开出走,洪秀全终于可以大权独揽了
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看着石达开威望比自己还高,洪秀全又搞起了花招,他将自己两个无能的哥哥封王并委以重任,这两个家伙处处排斥石达开,为了避免内讧,石达开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不久石达开率军出走,至此洪秀全终于将太平天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天京变乱及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一直处于下风。
洪秀全不是打天下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