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扬州八怪闵贞一生画过七只猫,看罢他的猫画,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

扬州八怪闵贞一生画过七只猫,看罢他的猫画,明白一个人生的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小店 访问量:4748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6:02

各位读者,你们知道“扬州八怪”吗?所谓的“扬州八怪”,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其中,有一位画家名叫闵贞,他一生中曾画过七只猫,可是看到他的猫画,很多人却明白一个人生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根据《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载,“八怪”指的是: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叫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但除了这八个人外,在其他书中“八怪”还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也就是说,八怪指的并不是八个人,而是一个派系。

每个时代都有特立独行的人,而“扬州八怪”主要是为了区分,这些画家与当时正统画家的不同之处,同时他们的思想行为也与当时的风俗不太一样,今天,咱们要提到的扬州八怪就是“闵贞”。

提到“闵贞”,相信很多读者是比较陌生的,闵贞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书画家,并且是一个非常善于创新的人,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他会学习优秀画家的画法,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从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这幅画就是属于他专属的风格,不会看到任何画家的影子。

“清闵贞纨扇仕女图立轴”现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这幅画中的仕女神态娇弱,看到她的神态和动作,就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疲惫感,而树干的苍老虬蟠与女子的妩媚身姿,相映相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这幅画再次充分地体现,闵贞善于利用水和墨的特点,勾画出简练的形象。

从闵贞留下来的作品上看,他一辈子只画过五幅关于猫的画作,五幅画共有七只猫咪,这几只猫咪却透露出,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五幅作品。

第一幅是《肥猫图》,这只猫的身体圆滚滚的,胸口处和口鼻部分是白色,其余的部分皆是黑色,呈现站立状态,尾巴高高立起,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这只猫竟有两个红红的脸蛋,如同现在的漫画猫。

第二幅也是《肥猫图》,这只猫的体型与第一只猫相比会有些瘦,它乖乖地趴在地上,给人一种微笑的感觉。

第三幅是双猫图,画中共有两只猫,一只猫在蹲在前面,另一只猫趴在后面,虽然它们没有红红的脸蛋,但给人的感觉依旧是笑着的。

第四幅是《猫戏图》,一只猫的爪子是白色的,身体呈现黑色,因为造型被背过去的,所以我们看不到这只猫的表情,另一只是白色带黑色斑点的猫,这只猫用前爪捂着自己的脸部。

第五幅是白爪黑猫图,我们仅能看到这只猫的侧影,它缩成一小团,脸部向着后面。

通过这五幅关于猫的画作,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闵贞的绘画风格,以最简单的线条,塑造出不一样的形象。在观察这五幅关于猫的作品,以及七只猫的神态,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七只猫各有各的特点,无一雷同,也就是说,闵贞在绘画这七只猫的过程中,他是非常认真的,以绝不敷衍的态度完成作品,正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闵贞才能被称为“扬州八怪”。

与闵贞相比,现代有很多自称“大师”的画家,他们画出的画,好像是复印件,根本没有进行创作,如同流水线一样生产,与认真的古人相比,他们的画是在走下坡路,文化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可悲。

标签: 闵贞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七十万人马打不过康熙15万可悲可叹

    历史人物编辑:吃瓜de娱乐标签:尚可喜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网络配图说起三藩之乱,就不得不说,这三藩的由来,历史回到1644年,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终究致使明朝完全消亡,由于,吴三桂的功劳,再加上他的军事实力,吴三桂被清王朝册封为平西王

  • 如果不是沈世魁和朱由检神助攻,尚可喜到死也不会投降后金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尚可喜

    孔有德和耿仲明到了后金没多久,就劝说皇太极调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八旗军队攻打旅顺口,看来宁可得罪真小人,勿要得罪伪君子啊!如果你得罪了伪君子,他是无论如何都会找机会打击报复的,让你十倍百倍地偿还他。当然,“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些话在伪君子看来,都是屁话!其实不用孔有德和耿仲明说,

  • 平南王尚可喜有37个儿子,尚之信最为暴戾,为何还让他承继王爵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尚可喜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镇守云贵两省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共同举起反清大旗,举兵造反,由此拉开了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战乱之初并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参与,他甚至还帮助清廷牵制住了很大一批造反军队,为平定战乱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尚可喜

    文|格瓦拉同志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场名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暨公祭大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省社科院及国内知名大学的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以言之凿凿的口吻声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顺应历史的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

  • 仓央嘉措:有一个人,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等月亮下班班标签: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作为雪域的王,他代表着最神圣的佛祖转世身;作为流浪的诗人,他代表着最神圣纯洁的爱情。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宛若站在天堂里的神,却并非没有七情六欲。盛名之下,其实是

  • 拉萨近郊有一座美丽乡村,充满了藏式风情,还留有仓央嘉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大哈时尚标签:仓央嘉措

    大东村位于拉萨西南角的一个山谷中。小村落、古寺、林场、村落、庄园构成了大东村在城中和谐的自然环境。大东村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流水潺潺。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放牧,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大东村是拉萨市郊的一个乡村旅游胜地。离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很近。拉萨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远离

  • 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如来”是“如来佛祖”吗?

    历史人物编辑:孙果爱体育标签: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在自己写的词里面,那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流传范围可谓是十分的广泛。有很多的人都对这一句话十分的喜爱,其实这一句话里面的如来指的并不是如来佛祖,而是一种象征的表现,是对自己佛缘圆满的一种抽象化概述。有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时候,都将他理解成不辜负如来佛祖也不辜负你。但其实这里面的如

  • 仓央嘉措最美的四首情诗,传唱度很高,却只有半首是他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一直都被喻为最会写情诗的和尚。而也的确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别以情诗擅长,几乎口口相传的很多情诗,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后来,更为夸张的是,只要是写得非常唯美细腻的情诗,大家都会自动将它们冠上仓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写出如此绝美爱情诗句的人,只有仓央嘉措才配得上。久而久之,就造成了

  • 仓央嘉措最有智慧的一首诗,仅仅24个字,却说尽人生真理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仓央嘉措

    一个人是否有才华,从来看的都不是他的职业和外貌,或许落魄到风餐露宿,又或许沉默到一言不发……但是有趣的灵魂,也从来都是吸引人的,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就好像雪域诗人仓央嘉措,他短暂而苦难的一生,虽未曾有半点自由幸福可言,却仍旧为大家留下诸多精彩的诗篇。在印象中,人们也总认为仓央嘉措是情诗才子

  • 仓央嘉措最美情诗: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历史人物编辑:战凌云标签:仓央嘉措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爱情的世界里就是如此,说不清楚,就这样爱上了,一旦爱上了,便再也不容易放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生一世一双人”、“白手不分离”,这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愿望。然而,这个世界,有情人并不是个个终成眷属,也不是人人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世界多的是别离,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