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作为史上在位时间最长(61年)的皇帝,其一生遇到的各路敌人肯定不少,而在其掌握大权前最大的劲敌就是——鳌拜。关于鳌拜这个人,据说他为人很嚣张,为此很多人对其很不满,这其中的索额图犹为最。年少的康熙也看到了这点,于是经常和索额图以各种理由进行会面,比如谈谈风花雪月之类的,其实他们就是在密谋如何干掉鳌拜。
鳌拜何许人也,此人不爱金银之物,别以为这样挺好,其实更危险,因为他的心是要拥有天下,天下在手所有都是我的。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横行无忌,因为他有很多人,各路人才都在他手下,都要已他为首,再加上当时的康熙年幼,自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面对如此强敌,自然要精心布局徐徐图之,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们同心协力的合作下,最终解决了鳌拜极其所有的人脉势力。
斩除了最大绊脚石鳌拜,康熙拿回皇帝至高权力,再次发挥快刀斩乱麻之势,伙同最佳战友索额图削藩平乱定天下。如此这番下来,作为大功臣的索额图,其势力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自古帝王皆疑心,人站得越高对权力就越在乎,康熙也不例外。纵然索额图为人很调,也尽心尽力地协助康熙,利用其自身对汉文化的精通,很快就帮大清建立了一系列很有远见的规章制度。正是因为如此,索额图对于康熙是很矛盾的存在,既要索额图的才能治理天下,又害怕其权势滔天的隐患。
这矛盾在康熙18年出现端倪,这年北京突发地震,天灾降临自然会有很多破坏和人员死伤,本就天灾不可避免的事,可消息传到康熙那里就变味了,说什么老天爷的惩罚,而且是针对“贪官”的罚,若真有这么神奇的事,这老天也太牛了!如此的无稽之谈,康熙不但信了,竟然第一个就想到了索额图,证明其对索额图早就心生嫌隙,只是找不到下手之处而已。
好不容易找到由头的康熙立刻就把索额图好一番训示,虽然索额图很莫名其妙,但他只能欣然受之。君臣自古都有别,即使索额图做得再好,在皇帝眼里终究是下人一个。按说索额图也是一个很懂得为人臣子的,因为每次他出谋划策都是点到为止,最终的决定权都给了皇帝,如此的如履薄冰,如此的小心翼翼,还是换来康熙的不断试探。
聪明如索额图又怎会不知帝王心呢?这不,康熙19年他就爽快地提出不干了,可皇帝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愣是不放人,还说出一大堆好话。既然不放人,那索额图只能无奈留下,可还没三年五载的,康熙又不乐意,最后用索额图财富过多,仗势欺人等理由把人撤职了,这改变堪比川剧变脸,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索额图能够这样退场也算不错的结局,可谁能想到几年后他又再次回来,不过这一次的回来也是结束。索额图几番官场浮沉,自然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应对。可皇帝若要鸡蛋里挑骨头,任你是齐天大圣也逃不出佛主的手掌心。所以最后索额图的最终结局是和皇太子勾结外加“贪”,了解历史的都知道皇太子事件不过是一个由头,杀与不杀全凭帝王一声令下,不杀是因为还有用可以压制他人,杀是因为要物尽其用。
那么关于索额图的“贪”究竟冤不冤,这个还得从发现的其女儿的坟墓说起。这事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是某地要建学校然后各种挖,于是就挖出古墓,专家一来查证之后,其中有一个墓中之人正是索额图的女儿。这个墓最让人惊奇的是墓主人虽然只有六岁左右,而且身份也不是格格之类,但是其规模宏达,各种陪葬品皆是天下少有。
从这里可以看出索额图对这个女儿的喜爱不甚言表,更说明了其财富之多如牛毛。这就落实了其“贪”的证据了。当年索额图女儿过世时,他正是权势滔天,自然要风得风,天下财物尽入其囊,康熙更是有可能看在眼里,只是不动声色而已。由此墓看来,若康熙真的挖开一看,肯定对自己的定论大加赞赏,“死有余辜不足以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