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桂为国打了胜仗,乾隆皇帝派人送去一碗喝剩的粥,阿桂含泪喝完

阿桂为国打了胜仗,乾隆皇帝派人送去一碗喝剩的粥,阿桂含泪喝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猫史天下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1/6 20:14:53

明清之际,金川部落首领趁着清朝根基未稳脱离了清朝的统治,形成可割据势力。雍正元年,清朝皇帝为了削弱这些势力的存在,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头衔和印信,将他们分成了大金和小金的区别。但到了乾隆年间时,这些势力的存在给清朝到来了无尽的困扰,因为环境的恶劣、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落后的生产条件等问题让生活在嘉绒地区的藏族人们形成了一以抢劫为荣,以怯懦为耻辱的社会风尚。他们崇尚武力又骜不驯,在嘉绒互相掠夺、兼并,争斗,给清朝的人民百信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他们的行为也是对皇室的挑衅。

为了平定金川,乾隆皇帝任命朝中的爱臣阿桂担任此次的最高指挥官,让他一定要平定金川内猖獗的藏族人民。阿桂最为军中将领,打仗这种事情在他看来完全就是小菜一碟,对于蛮横的大金更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直接将他们除掉。说到阿桂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大家对于清朝历史上的大臣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只有何坤、鳌拜等人,和这些大臣相比,阿桂在后世中的影响并不大,但他却是清朝十分有名的人物。阿桂出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宦家族中,他的父亲阿克敦是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官至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

为了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阿桂6岁的时就为他请来了著名的大学问家沈彤作为他的老师,转授阿桂各种知识。在家族环境的熏陶和老师的教导之下,阿桂先后成为了朝廷的廪生、贡士,在18岁时已经是国子监的大学生。公元前17348年,阿桂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便轻松地拿下举人的头衔,顺利入朝为官,成为清朝年间人人称赞的后生。阿桂的之路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关于他的传奇却是一点都不少,后人还称他们父子二人为“父子大学士”。

入朝为官后,在父亲的指导和庇护之下,阿桂在朝中混的那是如鱼得水,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官升几级,就连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欢这个后生,对他非常欣赏,成为乾隆的爱臣之一。参加了各种战役,但在历史上真正让阿桂名声大噪的原因是因为他平定了金川之战。因为平定大小金川,乾隆还将他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中,在众多大臣的画像中名列前茅占据着首位。原来这幅画是乾隆,模仿唐太宗所设立的功臣画像,将对国有用的功臣都画上,以便于后世铭记这些伟人的功绩。

在史书《起居注》中还记载了阿桂平定大小金川后的一段趣事。文中记载:“金川用兵时,累岁未得进,至乙未冬,始克勒乌围,阿文成公桂以捷书进。上方用膳,因念将士用命,潸然泪下,适落鱼羹中。上即命封鱼羹以赐文成,并申明其故。文成泣曰:“臣敢不竭死以报上之眷也。”据说阿桂运用自己强大的控兵能力和指挥才能平定金川后命人将这件喜事告知乾隆。乾隆收到新报时正在喝粥,得知金州之乱平定后开心得哭了起来,眼泪都掉进了粥里。

乾隆为了奖励阿桂的贡献,立马命人将这碗粥带上,奖励给阿桂喝。不仅如此,乾隆为了让阿桂知晓他惦记功臣,还让太监传了一份圣旨,将他感动到哭,眼泪掉进粥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地讲出来。阿桂知道始末后,感动得痛哭流涕,一边喝粥一边说:“能得到皇上的认可,臣怎敢不以死报答皇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阿桂

更多文章

  • 和珅阿桂刘墉和福康安一起吃饭,应该怎么排座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两张脸标签:阿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代表不同的尊卑次序,这一尊卑次序又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清代达官贵人们排座次,首先看爵位,其次看官位,然后看资历和学历。依据清朝等级惯例,座位顺序应该为:福康安、阿桂、和珅、刘墉。但是清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国家,其等级尊卑次序可以说是发展到顶峰的状态,是

  • 乾隆得知阿桂打了胜仗,赏赐给他一晚自己喝剩的粥,阿桂哭着喝完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阿桂

    大家都知道,阿桂是清朝著名的大将,根据史料记载,阿桂公元1717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阿桂的父亲是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官员,为了培养阿桂,他的父亲阿克敦在阿桂儿时,花重金请来了名师沈彤教阿桂知识!是的,就是在沈彤的教导之下,阿桂成为了朝廷的大学问家,在他18岁时候,阿桂成为了国子监的大学生,在公元1

  • 他是阿桂的孙子,深受乾隆、嘉庆赏识,无奈天生不是块打仗的料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阿桂

    嘉庆二年(1797)八月,以内阁首辅主持枢垣几二十年的阿桂辞世。太上皇乾隆痛失国之栋梁,让嘉庆帝亲临祭奠,并于次年加恩,任命阿桂之孙那彦成为军机大臣,乾隆此举既有护佑将门之后之意,也是有心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俊杰。那彦成,阿桂次子的次子,其父阿必达去世甚早,由母亲辛苦抚育成人。他自幼有大志,既继承了家族

  • 阿桂,父阿克顿,儿阿迪斯、阿必达,乾隆:阿桂子孙名字禁止用阿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阿桂

    众所周知,满族风俗称呼人时,是“称名不举姓”,就像努尔哈赤本是名,而姓是爱新觉罗,这样的例子很多。以至于后来读者看到清朝八旗中的文臣武将,都知其名而不知其姓。当然满族人也都这样互相称呼,具体原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学习蒙古的“只称名不举姓”,有说是满族传统,说法莫衷一是。因为这种习惯,经常会被后人误解

  • 铁将军阿桂:乾隆不敢动,和珅不能比,功高盖主依旧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叫叫松松的小仓鼠标签:阿桂

    中国这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虽然得以延续,但中间也不乏各式各样的坎坷与波折。人们从愚昧到开智,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学会团结,最后组建部落城邦,一步步地踏入封建社会,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身处封建社会时期,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特性,改朝换代就变成了

  • 他是纳兰明珠的家奴,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家产竟高达200万两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纳兰明珠

    对于贪官的惩处,历代统治者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抄家后治罪。鉴于这个历史规律,所以贪官们在案发之前往往会隐匿家财,最安全也最妥当的办法就是采取“窖藏”的办法,即将金银埋于地下。所以,官府在抄家时往往这部分为数巨大的家产成了落网之鱼。但是这窖藏之银有时又会突然现身,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大案。最极端,且在民间最

  • 纳兰明珠得知康熙想处死自己,交代妻子:快去弹劾我,说我要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谢哈说娱乐标签:纳兰明珠

    宦海沉浮,起起落落,中国古代的官场朝堂从来都不是一个清净澄明之地,皇帝与臣子之间、臣子与臣子之间,少不了要发生矛盾与摩擦,更有甚者,私底下暗流激涌、权力斗争互相倾轧。因此,但凡能在宦海官场上走一遭而且最终实现保全自身、平安终老者,则不得不说一定是异常聪睿、韬略高深之辈了。大清康熙年间,权臣纳兰明珠才

  • 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他却对妻子说:快去举报我谋反,晚了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亮哥打工标签:纳兰明珠

    1688年,纳兰明珠被康熙下狱,妻子来探望时,他却对妻子说:“快,快去举报我谋反,晚了就来不及了!”“什么,你不就贪了点钱吗?谋反可是要诛九族的。”纳兰明珠的妻子不解道。清朝朝堂上,绝对有纳兰明珠一席之地。他出身显贵,做官之路一路顺遂,刚开始,就在康熙跟前做侍卫,混了个眼熟。但真正让康熙注意到他,还

  • 纳兰明珠的后人,年仅13岁就因美貌被乾隆看中,宠及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纳兰明珠

    回看历史,历朝历代每个皇帝都有许多妃子,就像人们常说的:皇上后宫佳丽三千,虽然皇上后宫中有这么多妃子,但是能得到皇上宠爱的却没有几个。在历史上有一个人物,她是纳兰明珠的后人,年仅13岁就因美貌被乾隆看中,宠及一时。说到历史上的这个美女就不得不提他的祖先纳兰明珠了,那人民族有着纯正的女真族血统,也有着

  • 纳兰明珠判了死刑却又官复原职,下场好过和珅千百倍,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纳兰明珠

    要提中国历史上的大贪官,那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和珅,乾隆身边的大红人。他这辈子聚敛的财富据说富可敌国。在乾隆皇帝过世之后,他的所有财产被充公没收,自己也落到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从当今的很多电视作品上面可以看出和珅作为历史贪官的典型人物,被用来警示后人。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位比和珅更贪的官员,他的家产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