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手会生活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3/9 19:35:53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

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被害,北王韦昌辉被诛,翼王石达开无端受到天王洪秀全猜忌,担心重蹈杨、韦覆辙,为求自保,石达开与洪秀全分道扬扬镳,率领二十余万太平军转战江西、浙江、福建,进入湖南,欲再向湖北、四川发展。结果在宝庆(今邵阳)碰到了硬茬子,遭遇平身第一次大败一一带领二十余万太平军耗时近三个月(1859年5月至8月15日),居然打不下只有区区三万守军的宝庆城,成就了左宗棠以少打多的美名。而石达开只能徒然留下"铁打的宝庆",这样一句足以让宝古佬笑傲宝庆战史的名言,怅然率军离去,从此每况愈下,退出"战神和常胜王"的神坛。

1859年5月22日,石达开在南安会议上,确立了向四川发展的方略后,开始进入湖南,准备由湖南进湖北入四川,在湘东南大败清军后,即挥师宝庆,声势夺人。在渡头桥一役中,牛刀小试,击毙清守备谭添群、外委谭洪志,与先期抵达宝庆的太平军检点赖裕新、陈亨容和傅忠信、喻子和两队人马会合。连营百里,声势浩大,军旅雄壮。湖南巡抚骆秉章闻报大惊失色,急忙调遣各路清军驰援。左宗棠亦亲自坐镇宝庆,将仅有的三万兵力,城内外布防。

石达开自恃兵多将勇,根本没将强硬的对手放在眼里。6月3日,太平军由长冲口、高桥一带向清军发起进攻,阵斩守备洪定升、把总唐上科、外委唐太和等。尔后,石达开令傅忠信据东路,赖裕新据西路北路,自己亲率南路,凭着人多势众,发挥战术特长,非常轻松地完成了对宝庆城的合围之势,而且极有可能比较顺利地打下宝庆城,只要战术得当。然而,石达开却犯了很严重的两个错误。一是没看清自己缺少后援基地,没有采取速战速决,重点进攻打开缺口迅速攻城的战术,而是采取太平军惯用的包围战术,使兵力平均分布于数十里战线上,战斗力均匀分布,没有形成明显的突击优势。当时,清军投入保卫城池的兵力严重不足,能战斗的只有三万余人,援军又不可能及时赶到,石达开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抓住有利的时机,迅速向清军发起进攻,取得战场主动权。石达开的第二个错误便是在分布攻城兵力的时候,认为北面隔着资江,疏忽北路及东北路一带防务,兵力单薄,使清军城外联络和饷需供应,仍能畅通。相形之下,清军援军可以水陆并进,援军源源不断,在兵员素质、战斗力、防务、武器及地形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在太平军筑垒安营时,清军已将城外庙宇、街市民房全部焚毁,致使太平军失去进攻屏障与掩护,无法逼近城垣。面对着宝庆的危局,坐镇长沙的骆秉章和左宗棠,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迅速调集兵力,把刘长佑、刘坤一、江忠义等部队统统派往宝庆救援,同时还向远在湖北的胡林翼求援。胡林翼见湖南老家告急,便派出了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率领一万余名楚军紧急南下支援。至此,增援部队加上守城部队,清军的总兵力已达到八万。而石达开的太平军,虽然号称二十万,实际有战斗力的也就十余万人,又一直处于战斗状况,是一支没有得到过好好的休整的疲惫之师,双方的兵员素质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湘、楚联军比太平军可要精锐得多。

7月4日,刘长佑、刘坤一各率领本部湘军,赶至距宝庆城不到五十里的黄桥。石达开知两人士卒多为新宁人,即派陈亨容、李寿璜率兵万余人乘虚往袭新宁,刘坤一被迫率军回救,兵力被牵制,洪桥仅留何绍彩、黄三清两营清兵把守。石达开抓住战机,遣兵突袭,毙敌数百人,尽毁敌营垒。骆秉章惊恐万状,急令荆宜施道李续宜率领的十一营楚勇,星夜兼程驰援宝庆,并由李续宜协助左宗棠统率宝庆所有清军,7月25日,石达开亲督大军由兰江铺、短陂桥、清水塘、长茅村进攻半边街清军,其时天降大雨,太平军冒雨更番前进,直逼清军营垒,战斗终日,却始终无法啃掉这块骨头,李续宜抵宝庆后,趁半边街清军与太平军厮杀之际,令游击郭鹏程、都司于高胜率军偷袭战略要地田江渡,田江渡太平军疏于防守,仓促应战,尽弃七营渡浮桥东撤。赖裕新闻田江渡失守,急忙率军救援,分军十路进攻清军,李续宜亲督金国琛、李光燎等,及黑龙江马队从正面,郭鹏程、于高胜两军从后面,前后夹击赖裕新军。赖裕新急将各军聚集一处,合力抗拒来犯清军,终于抵挡不住,只得引军杀开一条血路,渡江东走。此一役,太平军便损失了八千余人。

赖裕新失利后,石达开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冷静地分析了敌我态势,深知再打下去,可能会遭遇更大的损失,决定挑选精锐,做出与清军决一死战的态势,亲率精兵二万余人,向贺家坳清军发动猛攻,然后,趁左宗棠、刘长佑忙于调兵遣将救援之机,于8月15日夜里,起营拔寨,兵分两路,迅速向广西转移。

至此,石达开想效法刘备在四川,建立王霸之业的梦想开始谢幕,最后兵败大渡河,以身殉职,一代战神就此殒落。

(根据内部交流资料《沃野》编写)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

  •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他与洪秀全之间到底是矛盾,还是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石达开

    不是负气出走,而是逃命。传说中的神奇谶书《推背图》里说到太平天国:“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可见“王杀王”是太平天国十四年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什么是“王杀王”?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的一次内讧:洪秀全利用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然后又自己动手,杀害了韦昌辉及其

  • 是谁想出用石灰将石达开的儿子杀死这一办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石达开因为体恤百姓民生而被后世所传颂。但就是这样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名誉的人,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甚至他五岁的儿子石定忠都被用石灰堵口鼻而死。先不论清朝对起义将领石达开的处置结果,仅谈其对无辜之子的处置方法,就足够用残忍一词来形容

  •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导语:1857年,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翼王石达开对洪秀全失去了信任。在和心腹大将一番商议之后,他当即选择出逃。石达开一路向西打去,并抢到了一些地盘。洪秀全得知后气恼万分,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跑。不过,在石达开逃跑中途,他们遇到了湘军阻击

  • 石达开被凌迟时不发声,并非毅力过人,而是实属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被凌迟时不发声,并非毅力过人,而是实属无奈要讲起石达开确实不能这么生硬的切入,首先要讲一下之前的太平天国,这个是清朝末期的一个起义事件主要的成员构成都是农民,凭着一腔热血干事但是抓不住重点结局失败的很惨,但是这个仍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个开始的时候虽然感觉脱离了低级趣味,走上了国家前

  • 古代凌迟有多残忍?为什么石达开能不叫一声?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石达开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可以说之极其残忍,下边咱先普及化这一可怕的刑罚到底是哪些种类的刑诉法,我们会发一组凌迟当场旧照片,复原一下真正的凌迟以供大伙儿一观。 凌迟,中国封建社会最残酷的酷刑之一,简单而言便是刽子手用锐利的刀将罪犯碎尸万段。根据朝廷的明文规定,刽子手必须均匀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