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铁子说历史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4/1/4 1:10:47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

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后,企图在四川建立根据地,但清军也企图将其消灭在四川。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部抵达大渡河,这时对岸尚且没有清军,石达开命人造船渡河。

奈何当晚天降大雨,河水猛涨,行船无望。仅仅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石达开陷入到了绝境。当时四川总督骆秉章为实现生擒石达开的目的,遣使与之谈判,双方谈判过程中,清军背信弃义,石达开被俘虏后送到成都后凌迟而死。

据说石达开凌迟时不坑一声,气壮山河。不过,石达开死后留下了一个百年未解之谜,就是宝藏之谜。在四川石棉县老百姓口中有这样一个传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之后,大量宝藏也埋藏在崇山峻岭中。

为了东山再起,石达开还专门留了一句寻找宝藏的八字口诀,“面水靠山,宝藏其间。”不仅如此,民国军阀混战期间,安顺场当地的一名乡绅,曾将安顺场埋藏石达开宝藏的秘密告诉刘湘,后者还派工兵来挖掘,结果不了了之。

那么,安顺场这里是否埋藏石达开的宝藏呢?专家认为,很有可能。2006年,专家对安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周边村庄里仍有很多当年太平军留下武器以及生活物品,村庄中还有很多自称是太平军后代的老人们。

这些老人还向专家透露了一个故事,“当年石达开率领大军到达安顺场,正准备渡河时,王妃临盆了,结果是个男婴。石达开很高兴,认为安顺场是自己福利,下令暂时休整,并犒赏三军,前后耗时三天,结果大渡河河水暴涨,对岸陆续有清军驻防。”

专家们表示,解开石达开宝藏之谜,还是要从“面水靠山,宝藏其间”这八个字上来解读。不过,笔者有一种看法,石达开行军期间是不可能大量携带笨重的金银,很可能中途找个地方藏起来,赢了战争就会回去取出来,反之则永远让它们消失。

参考资料:《石达开宝藏之谜》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

  •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他与洪秀全之间到底是矛盾,还是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石达开

    不是负气出走,而是逃命。传说中的神奇谶书《推背图》里说到太平天国:“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可见“王杀王”是太平天国十四年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什么是“王杀王”?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的一次内讧:洪秀全利用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然后又自己动手,杀害了韦昌辉及其

  • 是谁想出用石灰将石达开的儿子杀死这一办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石达开因为体恤百姓民生而被后世所传颂。但就是这样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名誉的人,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甚至他五岁的儿子石定忠都被用石灰堵口鼻而死。先不论清朝对起义将领石达开的处置结果,仅谈其对无辜之子的处置方法,就足够用残忍一词来形容

  •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导语:1857年,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翼王石达开对洪秀全失去了信任。在和心腹大将一番商议之后,他当即选择出逃。石达开一路向西打去,并抢到了一些地盘。洪秀全得知后气恼万分,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跑。不过,在石达开逃跑中途,他们遇到了湘军阻击

  • 石达开被凌迟时不发声,并非毅力过人,而是实属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被凌迟时不发声,并非毅力过人,而是实属无奈要讲起石达开确实不能这么生硬的切入,首先要讲一下之前的太平天国,这个是清朝末期的一个起义事件主要的成员构成都是农民,凭着一腔热血干事但是抓不住重点结局失败的很惨,但是这个仍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这个开始的时候虽然感觉脱离了低级趣味,走上了国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