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向敏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向敏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54 更新时间:2023/12/13 17:07:29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静无声,受真宗称赞。之后因购宅争妻事件被贬为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他多次出守地方,并两任东京留守,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晚年多病,屡次请辞不得,官至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天禧四年(1020年),向敏中去世,年七十二。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加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今已佚。

人物生平

向敏中的父亲向瑀,在五代后汉时曾任符离县令。向瑀性情严肃刚毅,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他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向瑀曾对向敏中的母亲说:“光大我门庭的,是这个孩子。”向敏中后随向瑀赴调京城开封,有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向敏中,对邻居的母亲说:“这孩子风骨秀异,尊贵而且年寿高。”邻居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向敏中家,等到出来时,书生已不见了。向敏中二十岁,父母相继去世,但他能刻厉自立,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贫寒。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考中进士,授官将作监丞、吉州通判,就地改任右赞善大夫。获转运使张齐贤举荐,受征入朝,任著作郎。太宗在便殿召见向敏中,他对答明畅,得到太宗的称许,被任命为户部推官,出任淮南转运副使。当时掌领外郡财计的人,都因权宠自尊,所到之处令人畏惧,向敏中不崇尚威察,以礼对待同僚部下,勤于劝勉,致力于整治选拔人才。有人推荐他有军事才能,太宗召他入朝,打算任命他为诸司副使。向敏中恳切辞谢,便进献所写的文章,加官直史馆,遣还淮南任职。因太宗耕藉恩典,越级升任左司谏,入朝任户部判官、知制诰。不久,暂代判大理寺。

当时没收祖吉的赃钱,分别赐给执法官吏,向敏中援引东汉钟离意推脱宝珠之事,独独没有接受。妖尼道安的案件,牵连到开封判官张去华,张去华是敏中的岳父,向敏中因此必须请求不参预审判定案。不久法官都被贬斥,向敏中还是因亲戚连累落职,出任广州知州。入朝辞谢时,向太宗当面叙述此事,太宗因此感动,答应不到三年召他回朝。第二天,升任职方员外郎,派遣他去上任。

广州兼掌管市舶事务,前任知州多涉及讥议。向敏中到荆南,预买药物前往广州,他在任无所需求,以清正廉洁闻名。就地升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召为工部郎中。太宗用飞白体书写向敏中及张咏二人的姓名交付中书省,说:“这两个人,是名臣,朕将任用他们。”左右侍臣因而称赞他们的才能,二人一同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

当时通进银司台负责出纳书奏,由枢密院管领,颇多壅塞阻遏,有时至于遗漏失误。向敏中据实奏说此事,担心边远地区有失事机,请求另外设置机构,任命官员专门视事,校正簿书典籍,太宗下诏命向敏中与张咏掌领这个机构。太宗想要大加任用向敏中,当权大臣忌妒他。恰逢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因贿赂败露,写信给朝廷大臣要求从轻发落,向敏中也接受了此信。事情下传到御史台,审察事实,曾经有书信送到向敏中家,向敏中看到了他的名字,没有打开信封就打发使者离去。不久捕捉得皇甫侃的私僮诘问此事,说那封信不久被丢进筒中,埋在临江驿传房舍。赶紧往驿站挖掘得到书信,封题如故。太宗大为惊异,召见向敏中,安慰赏激,便决定升用向敏中。不久,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从任郎中到这时一百多天,越级提拔如此。当时西北用兵,枢密院的职责,专门负责图谋计议,向敏中明辨具有才能谋略,遇事敏捷,凡是两边道路、关卡、不定期的集市的地方,莫不周知。至道初年,升任给事中。

宋真宗即位后,向敏中刚好有疾告假,勉力起身,真宗在宫室的东厢接见了他,马上派遣他就职治事。进升户部侍郎。恰逢曹彬为枢密使,向敏中改任枢密副使。咸平初年,授官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随真宗前往大名,代理兼知枢密院事。当时是大仗之后,朝廷议论派重臣慰问安抚边郡,任命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安抚大使,以陈叟、冯拯为副使,派一万禁兵护卫随从。所至之地访问百姓疾苦,设宴犒劳官吏,莫不感动高兴。

咸平四年(1001年),向敏中以安抚大使职拜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

已故宰相薛居正孙子薛安上无能,他的居宅有诏命不得买卖,向敏中违反诏令买其宅。适逢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的寡妇柴氏将携带资产嫁给张齐贤,薛安上诉讼此事,柴氏于是说向敏中曾向自己求婚,没有答应,因此暗中庇护薛安上。真宗因而问向敏中,敏中说不久前丧妻不再议论婚事,从没有向柴氏求婚,真宗因不再追究。柴氏又击鼓,诉讼越来越急迫,便把此事下传到御史台处理,并得到向敏中买宅的状文。当时王嗣宗为盐铁使,向来忌妒向敏中,因而回答说,向敏中议娶王承衍的妹妹,密约已定但没有备礼前去求婚。真宗询问王氏得到证实,认为向敏中以前说不再议婚事是妄语,将其罢为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景德初年,复职兵部侍郎。当时夏州李继迁死,其子李德明上表请求归附宋朝,真宗就任命敏中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不久返回京兆。

同年冬,真宗前往澶渊亲征,赐向敏中密诏,把西部边地全部交付给他,允许全权处理。向敏中得到诏书后收藏起来,像平常一样处理政务。恰逢腊月禳祭来驱除瘟疫,有人报告禁兵打算趁禳祭时作乱,向敏中秘密派部下军队身披铠甲埋伏在走廊下帷幕中。第二天,把宾客僚属军官全部召来,设酒听任检阅,没有一人预先知道。命令禳祭的人进入,先是驰骋于中门外,后召到阶台,敏中振振衣袖一挥,伏兵出来,把禁兵全部擒捉,果然各怀短刀,当场斩杀于此。接着除去尸体,用灰沙打扫院庭,张乐宴饮,在座的客人都两腿发抖,边藩于是安定。当时旧相出外镇,不以军事为意。寇准虽然有重名,所到之处整天游玩宴乐,就以所喜爱的歌妓交付给富室,往往所得丰厚。张齐贤倜傥任情,获取劫掠盗窃有时至于听任遣走。真宗听说这些事,称许向敏中说:“大臣出临四方,只有向敏中尽心于民事而已。”便有再任用向敏中的意思。

景德二年(1005年),因李德明盟约没有决定,改向敏中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委任他策划处理,又改任河南府知府兼西京留守。

大中祥符初年,议论封禅泰山,因向敏中德高有人望,召入朝廷,代理东京留守。祀礼成功,授任尚书右丞。当时吏部幕职州县官多有稽留阻滞,朝廷命向敏中与温仲舒掌领其事。

不久后兼任秘书监,又领工部尚书,充任资政殿大学士,真宗赐御诗褒奖荣宠。真宗祭祀汾阴,向敏中又任留守。向敏中因厚重镇静,获众人敬服,真宗作诗派使者驰马赐给他。又授任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再授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加中书侍郎。不久,充任景灵宫使,景灵宫建成后,进升兵部尚书,为兖州景灵宫庆成使。

天禧初年,加官吏部尚书,又拜应天院奉安太祖圣容礼仪使。升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改任玉清昭应宫使。因年老屡次请求辞官,真宗特诏不许。

天禧三年(1019年)重阳节,向敏中在皇苑中宴饮,傍晚回去后中风眩病,便未陪从郊祀。升任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他奉表奏恳求辞让,又上表请求解除职务,都没有得到真宗准允。

天禧四年三月二十八日(1020年4月23日),向敏中逝世,终年七十二岁。真宗亲自临丧,伤心痛哭,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其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向敏中的五子及女婿一同升官,亲族中又有数人受官。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敏中的曾孙女向太后(钦圣皇后)去世,宋徽宗追念不已,遂多次封赠向氏家族,向敏中也被追封为燕王。

标签: 向敏中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李沆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沆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

  • 秦汉时期谋士:李左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左车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

  • 北宋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李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沆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

  • 在文学、水利等方面归有光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

  • 明朝官员、散文家:归有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

  • 有哪些与毕沅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毕沅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毕沅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

  •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毕沅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毕沅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

  • 清朝官员、学者内阁中书军机章京:毕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毕沅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

  • 南明将领民族英雄右佥都御史:张煌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煌言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汉族,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朱以海,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李长祥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

  • 北宋知开封府、上都副留守、户部侍郎:吕馀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馀庆

    吕余庆(927年―976年),本名吕胤,字余庆(因犯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故以字为名),幽州安次人,横海军节度判官吕兖之孙,兵部侍郎吕琦长子,尚书右仆射吕端之兄,五代时期至北宋时期官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余庆自后晋、后汉至后周一直任职。建隆元年(960年),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