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38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职,功绩卓著。 大业三年(607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享年六十六岁。诸子遭到流放。

主要成就

政治

制订新律

开皇元年(581年),针对北周刑法繁杂苛酷的情况,高颎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其篇目与基本内容,以《北齐律》为蓝本,所谓“多采后齐之制”。制定新律,奏请颁行。

新律将以前法律中的“反逆、大逆、叛、降"改为"谋反、谋大逆、谋叛”,强调将此类犯罪扼杀于谋划阶段;又增加了“不睦”一罪,使十种罪名定型化,并正式以“十恶”概称。自从《开皇律》创设“十恶”制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予以承袭,将其作为封建法典中的一项重要的核心内容,是有效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武器。

修建新都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杨坚以长安旧城,自汉以来,屡经战乱,凋残日久为由,在苏威、高颎等人的谋议下,决定在龙首原创建新都,以高颎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颎”。为后来唐代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军事

尉迟迥

杨坚为北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任相府司录。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派上柱国韦孝宽率军攻讨起兵反抗的相州总管尉迟迥,大军与迥军隔沁水(今山西、河南境沁河)相持,高颎自请前往监军。随即架桥于沁水,当迥军于上游纵火爆企图焚桥时,高颎令制土堆于水阻之。大军渡沁水后,下令焚桥,使士卒无反顾之心,奋勇进击,大败尉迟迥军。继而与韦孝宽等乘胜攻破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很快平定了相州之乱。

南平陈国

隋文帝有统一南北之志,高颎推荐贺若弼、韩擒虎二将分别任吴州和庐州总管,作灭陈准备。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节度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路隋军攻陈。开皇二年(582年)春,陈宣帝卒,陈遣使请和,遂以"礼不伐丧"为名而班师。开皇三年(583年),高颎率军与诸将分道击突厥。开皇五年(585年),任左领军大将军。开皇七年(587年),隋灭后梁,高颎奉命赴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安集其遗民,甚得人和。

不久,高颎向文帝献取陈方略:在江南收获季节,调兵扬言进袭,使陈集兵守御,以误其农时;不断以佯动迷惑疲惫陈军,待其习以为常而懈怠时,举兵渡江进击。同时派人潜入陈境,纵火焚其储备物资,使之困敝。文帝纳其策。开皇八年(588年)冬至开皇九年(589年)春,在隋灭陈之战中,任晋王杨广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由其处断。灭陈后,加位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反击突厥

开皇十九年(599年),高颎率军出朔州道,与右仆射杨素等分道击突厥。连续获胜,追越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过秦山(今内蒙古大青山)700余里而还。

标签: 高颎

更多文章

  • 西魏北周名将大将军:贺若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贺若谊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建立

  •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对贺若弼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

  • 北周隋朝名将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

  • 北周隋朝大臣内史令:杨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约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58

  • 北周大臣载师下大夫、骠骑大将军:杨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敷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通直散

  • 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杨玄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玄感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61

  • 杨素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杨素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宽攻取

  • 西汉外戚大臣长乐卫尉:史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丹

    史丹,字君仲,西汉大臣。他原是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他祖父的妹妹史氏是皇太子刘据的妾,史丹的父亲史高层担任侍中,后霍禹反叛史高揭发有功被封为乐陵侯,汉宣帝病重时讲史高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

  • 唐朝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孟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术也在其中,中医和中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在上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涌现不少名医,例如华佗、扁鹊、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等,孟诜也是其中之一。孟诜是汝州梁县新丰乡平里人,唐代著名学者、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31世孙。孟诜自

  • 唐朝大臣盩厔县令:徐敬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敬猷

    徐敬猷(?684年),曹州离狐人,唐朝大臣,开国名将李勣之孙,英国公李震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凭借门荫入仕,担任盩厔县令。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因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兄长英国公徐敬业以匡扶唐中宗为名,发动扬州兵变,遭到武则天派遣的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