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十六国后赵谋士功臣大执法:张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十六国后赵谋士功臣大执法:张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31 更新时间:2024/1/28 15:03:44

张宾,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宾是十六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辅佐后赵君主石勒立足河北,吞并幽并。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从四处游击变为立足襄国,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建立后赵。那么张宾是如何辅佐石勒的呢

一,少有大志

张宾是中山太守张瑶之子,自幼就读书好学,因此博览群书,很有见识。张宾年轻时就志向远大,经常对弟弟们叹息说:“我自认为谋略才能不比留侯张良差,只是痛恨自己没有遇到像刘邦一样贤明的君主。”后来张宾出仕为官,担任中丘王帐下都督,因为不被赏识而郁郁寡欢,最后因为患病辞官。

二,投靠石勒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前赵君主刘渊派石勒攻取山东。张宾见到石勒后十分高兴,认为他是可以成就大业的明主,于是前往投奔。石勒见张宾前来,并未重视,只是把他当做普通谋士看待。

永嘉四年(310年),石勒进攻襄阳取胜,想要趁机占据江汉一带作为长期的据点。张宾劝石勒撤军北还,虽然石勒没有听从,但封张宾为参军都尉,对他开始重视起来。王导率晋军讨伐石勒,取得大胜。石勒粮草不足,只得采纳张宾的建议,率军北撤。永嘉五年(311年),石勒在苦县之战大败晋军,自此西晋主力覆灭,无力再与前赵抗衡。

三,计除王弥

前赵将领王弥畏惧石勒,想要除掉石勒,于是表面上与他交好。石勒也认为王弥是他的威胁,因此与之虚与委蛇。王弥听说石勒俘获晋将苟晞而不杀,因此假意向石勒祝贺,称赞他有容人之量,愿意为他效力。石勒知道王弥没安好心,便与张宾商议对策。张宾便劝石勒:王弥是当世枭雄,以后一定会成为劲敌,应该先下手为强,除掉王弥,以免养虎遗患。石勒听从。

王弥与晋军交战,形势危急,立即向石勒求救,但石勒不想出兵相救。张宾便劝石勒说:“明公经常叹息没有除掉王弥的机会,现在正是取得王弥信任,除掉他的最好机会。”石勒听从,于是率军救援王弥,击退晋军。王弥十分高兴,认为石勒是可靠的盟友,不再怀疑他。石勒请王弥赴宴,趁机将其杀死,吞并他的部众,实力更加强大。

四,立足襄国

永嘉六年(312年),石勒准备南攻建邺,但遇上暴雨,加之士卒多病,粮草不足,因此十分忧虑。石勒与众人商议对策,但众人多劝他降晋。石勒很不满意,便向张宾询问对策。张宾回答说:“将军攻陷洛阳,囚禁天子,杀害晋朝百官,与晋人有血海深仇,怎么能投降晋朝?江淮多暴雨,非久留之地。邺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如北退邺城,以其为根据地,图谋天下。晋军死守寿春,就是怕我军图谋江南,如若我军北撤,晋军一定不会追赶。”

石勒听了大喜,斥责众人不肯尽心为他效力,于是升张宾为右长史、中垒将军,尊他为“右侯”,自此张宾成为石勒手下第一谋士。石勒派侄儿石虎断后,自己则率军北撤。晋军虽然击败石虎,但害怕石勒有埋伏,并没有向北追击。

石勒到达棘津,想要北渡黄河,担心向冰偷袭,便向张宾询问对策。张宾建议他先挑选数千勇士,暗中渡河,夺取船只接应大军,等到大军都渡过黄河,那向冰就不足为虑。石勒听从,最终击败向冰,逼近邺城。众将劝石勒攻取邺城,张宾却劝他说:“邺城城池坚固,难以立即攻克。晋朝的幽州刺史王浚和并州刺史刘琨实力强大,是我们的最大威胁。不如先占据襄国,徐图邺城及幽并之地。”石勒听从,于是占据襄国及附近郡县。

五,消灭王浚

王浚担心石勒做大,于是派段部鲜卑进攻襄国。段部鲜卑实力强大,屡败石勒。石勒因此询问众将对策,众将都建议坚守不战。石勒又问张宾,他回答说:“段部鲜卑屡败我军,必然骄横,认为我军弱小,不敢出战。不如出其不意,偷袭敌军。”石勒听从,于是偷袭段部鲜卑,获得大胜。为了孤立王浚,结好鲜卑,石勒于是释放段部首领。

建兴元年(313年),石勒攻克邺城,实力日益增大。王浚则因为段部鲜卑背叛,实力日益弱小。王浚为人骄横,想要自立为帝。张宾便劝石勒假意向王浚臣服,支持他称帝。石勒于是非常谦卑地向王浚表示臣服,愿意为他效劳平定天下,成功获取了王浚的信任。

建兴二年(314年),石勒想要消灭王浚,夺取幽州,但担心刘琨阻拦。张宾向石勒进言:“王浚众叛亲离,虽与刘琨同为晋臣。但其实二人貌合神离。可以先派人同刘琨交好,那他一定会希望明公消灭王浚而不会出兵相救。”石勒听从,同刘琨交好,突袭幽州。王浚听闻石勒前来,认为他是向自己臣服,命令沿途郡县不得阻拦。结果石勒轻而易举攻克幽州,斩杀王浚。

六,助建后赵

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击败刘琨,夺取并州。太兴二年(319年),前赵发生大乱,张宾等人劝石勒趁机脱离前赵,自立为王。石勒于是自称赵王,脱离前赵,建立后赵。石勒任命张宾为大执法,处理朝政。张宾熟悉典章制度,在他的努力下,后赵的制度日益完善。永昌元年(322年),张宾去世,石勒十分伤心,认为失去了夺取天下的得力助手。

总的来说张宾是十六国时期的杰出谋士,帮助石勒立足河北,发展壮大,为后赵的建立立下了巨大功劳。但石勒残暴,经常肆意杀害俘虏,张宾却没有阻止,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标签: 张宾

更多文章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李广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

  • 西汉学者丞相安昌候:张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禹

    张禹,字子文。他本是河内轵县人,之后与父亲一起移居到了莲勺。他年少时对卜卦、占卜之术颇有了解,每每在集市上看到卦相摊上有人卜卦时还能从旁参言。长大后的张禹去长安拜师学习了《易经》与《论语》等书。在名家的指点下,聪明好学的张禹学问日进,也渐渐有了些名气,也慢慢有了不少学生,在众人的推荐下他被推荐为郡

  • 三国蜀汉外戚将领左将军高阳乡侯:吴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懿

    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吴懿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早年吴懿的父亲和刘焉关系很好,因此在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后,吴懿带着全家随刘焉一起入蜀。汉朝时期谶纬学十分流行,当时刘焉有自立为帝的想法,又有相面之人说吴懿的妹妹日后是极贵之相,便让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建

  • 三国蜀汉大臣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严

    三国中,有一位大将,武力被严重低估,刘备取益州的时候,他与黄忠大战五十回合,居然战平,此人无力不在黄忠之下,他后来被收降,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深受刘备器重,此人是谁呢?他最终是怎么被收降的呢?这位大将不是别人,是李严。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在正史中,李严深受刘备重用,刘

  • 唐太宗正妻长孙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十

  • 战国后期刺客:荆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荆轲行刺秦王最后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荆轲

    荆轲是战国末期的著名刺客,曾奉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政。结果行刺失败,为秦王政所杀。那荆轲是如何与太子丹结识,又刺杀秦王的呢一,云游四方荆轲是战国末期魏国人(战国时卫国一直是魏国附庸,战国末丧失诸侯国地位,成为魏国封君,所以荆轲算是魏国人),喜欢读书,因此对天下大势有一定了解。他还喜欢剑术,因此有

  • 三国蜀汉后期将领后将军安乐亭侯:吴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班

    三国时期的蜀汉,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说到蜀汉的武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这五人必定榜上有名,除去五虎上将外,蜀汉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吴班就是其中之一。吴班是蜀汉后期的将领,数次立功,但正史上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吴班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父亲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官员,蜀汉

  • 战国四公子之楚国春申君相国:黄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歇

    黄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之一,能言善辩,阻止秦昭襄王伐楚。后来他帮助楚考烈王从秦国逃走。任楚国令尹,力图振兴楚国,同时积极参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使楚国得到一定振兴。那么春申君是如何振兴楚国的一,阻秦伐

  • 高滔滔是什么人?宋哲宗是如何评价高滔滔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滔滔

    高滔滔,宋英宗皇后,后人誉为女中尧舜。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北宋时期,曾有两位著名的“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一位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一位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刘娥辅佐儿子(非亲生)宋仁宗,高

  • 北宋宰相司空兼侍中:梁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梁适

    梁适(公元1000年~公元1070年),字仲贤,山东东平(须城)人,北宋太傅、仁宗皇佑年间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父梁颢为翰林大学士,适以父荫为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在景祐元年考取进士。主管淮阳军后,上奏皇帝减少朝庭硬派给京东路百姓的丝绸一百三十万。虽然&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