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郝梦龄:中国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郝梦龄:中国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3/12/11 4:48:02

一、行伍生涯

郝梦龄,1892年2月18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第四军第二师师长。

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为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郝梦龄将军为人正直,处世严谨,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却没有吸烟、酗酒、赌博、嫖妓等恶习。他喜好读书,家中购有大量的古籍珍本,其中有半堵墙高的二十四史,有各种军事兵法,有影印的藏经碑铭,有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籍。他常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忠臣义上的历史故事鞭策自己并教育部下及其子女。尤其喜爱、推崇文天祥的两首诗《正气歌》、《过零了详》,这些都为郝将军的壮举打下坚实的基础。

郝梦龄治军非常严明,他在军队中不任用亲属,把受的赏赐分给部下。他还十分强调军队与民众的关系,对于违纪犯民行为,决不宽纵。部队在乡间宿营,决不轻易打扰百姓,常以草秸雨天宿营、并一定将借得的草秸等物送还百姓。他强调喝了水,还满缸,扫好地,再出门,以看不出军队宿营的痕迹为标准。他曾在一治兵语录上摘录军歌一首,印发全军背诵及歌唱。歌词是:“三军个个听仔细,行军需要爱百姓,挑水莫挑有鱼塘,莫向人家打门板……”有了如此严明的军纪,部队中涌现出许多壮烈殉国的英烈就不足为奇了。

二、请缨北上

1930年12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郝梦龄曾率部与工农红军作战,以失败告终。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被工农红军彻底粉碎后,郝将军看到连年内战使人民遭殃,血流千里,深为同室操戈而悔恨。到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5年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率第九军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车后,第九军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1937年5月,郝梦龄再度请求解甲归田。仍未批准,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的途中。得知消息,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请求报告中写到:“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关心国家生死存亡的心情跃然纸上。但不知什么原因,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未批准。后郝梦龄再次上书请缨,要求当局允许他率部出征。军事当局见其报国心切,加之日军沿平汉路、平绥路长驱直入,华北前线吃紧,才批准他由贵阳率部北上。

三、报定为国捐躯之志

郝梦龄将军在北上抗日出发之前,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部队途经武汉,他利用队伍休息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语重心长地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还写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十五岁的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硬要立即拆开来看,郝梦龄不允,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碎片,丢进了痰盂里,郝便随队伍出发了。将军走后,慧英把信从痰盂中捞出,拼凑起来一看,原来是将军留下的遗嘱,还可以辨认出来的内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槐、前楠、荫森五儿,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郝梦龄将军率所部第四军到达石家庄后,归属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这时山西雁门关已经失守,晋北忻口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郝梦龄于是率部队于10月初先期到达了忻口前线。在卫立煌的统一部署、指挥下,任中央兵团长(即忻口中间地区前线总指挥)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等部,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郝将军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最前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指导抢修工事,鼓励官兵奋勇作战。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他反复强调:人人都应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决心与敌拼杀。官兵备受鼓舞,誓死杀敌。

在忻口会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他给妻子剧纫秋写下了最后的遗嘱:“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这些慷慨悲壮的话语,表明了郝梦龄为国捐躯、抗战到底的决心。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他留给妻子的信,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四、血染疆场

10月11日,著名的忻口保卫战开始了,指挥进攻忻口的日军指挥官是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他集中日军全部精锐,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立体战争”的密集火力网,倾全力向我忻口阵地猛攻。

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布防于中央地区的第九军。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我军又马上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敌人志在必得,我军宁死不退,双方多次展开了白刃肉搏,近距离互掷手榴弹,真是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况之惨烈,实为抗战中之罕见。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阵地前布满了敌人的尸体。

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双方步炮兵主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第九军在夺回被敌人占领的高地时,有的团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三二二团在经过反复冲杀后只有百余人了。郝梦龄在阵地上对他们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他又大声问了一句:“你们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所有官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次日晨5时,郝将军命令所部开始向南怀化、新陈庄出击。三二二团在前,晋军在后,限三小时攻下,后因为伤亡过重,两翼未动,还是停留在原阵地上。他在《阵中日记》中写道:“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一员,营长五员,连长二十员,士兵数百名。”“今日督战,李(仙州)师长负伤,戴(慕真)团长负伤,官员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郝梦龄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增派七个旅交郝梦龄军长指挥,由正面袭击,左右两侧同时出击策应,以期夹击敌人。16日凌晨,我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骐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连克敌人几个山头,到了早晨5点,天已微明。郝梦龄恐怕天明后我军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巩固,不如乘胜追击,迅速歼灭残敌,于是挥兵奋进,敌军混乱,以机枪、手榴弹掩护后退。这时,郝、刘二将军已快到散兵线之前,距离敌人只有200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倒下后仍力呼所部杀敌报国,而后壮烈牺牲,刘家骐也为国捐躯了。

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举行公祭,之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1938年3月12日,在延安召开的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

标签: 郝梦龄

更多文章

  • 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的发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幼仪

    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比志摩小4岁,世居真如,后移嘉定。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上海宝山县巨富。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她的二哥张君劢(音迈),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民社党创立者。张幼仪15岁时

  • 元朝大臣汴梁行省平章政事:董士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士选

    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称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称董士选为董二哥。董士选自幼随在军中追随父亲,“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屡立战功。南宋投降后,他随父“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其他将领进宫后趁机抢劫盗窃珍玩字画和金银财宝,董士选却“静重识

  • 如何客观评价韩侂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侂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平民化的先行朝代,在宋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都属于贵族政治时期,宋朝的头两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因为各自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都不遗余力的推广全新的、更加公平的科举制度,新的科举制度和赵宋皇族在政治上的需要造就出来了一个新的庞大的阶层,以士大夫为骨干的文官集团。宋朝的文官集团

  • 唐朝画家阎立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阎立本有哪些画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阎立本

    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宝。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真实的阎立本,除了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

  • 明朝末大臣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嗣昌

    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一十七年,在这期间内阁大臣换了五十多位,首辅都换了十几位,足见君臣之间极度不协调,崇祯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时曾哀叹“臣皆亡国之臣”。崇祯在位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位臣子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崇祯十一年就任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的杨嗣昌就是一位,他们君臣相得

  • 北宋名将枢密使外戚: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继隆

    李继隆是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与军事家。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是以弟继兄之位,搞出了“烛光斧影”这出千古疑案,他要想坐稳皇位,文、武两大集团的拥戴至关重要,其中军权又是重中之重,宋太宗很担心军中的将领不服从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李广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rdquo

  • 中国古典美女才女演员:夏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梦

    夏梦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合伙人、电影制片人,也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夏梦擅演擅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港译柯德利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有什么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称霸东方。但齐桓公本人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一代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们肯定很难想象一位皇帝被饿死的情景,但齐桓公不是皇帝,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决策出现失误,也暴露了齐桓公的缺点,下面就

  • 赵士程是谁?赵士程与唐婉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士程

    赵士程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唐婉第二任丈夫 。这是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沈园的一曲《钗头凤》,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从此传为佳话,流传之余,悲剧的结尾总令人潸然泪下。此刻,世人也逐渐忽视了另一个人赵士程,那个真正与唐婉共度了余生的人。一、君子色而不淫,爱是守护与成全陆务观与唐蕙仙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