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韩侂胄

如何客观评价韩侂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94 更新时间:2024/1/13 17:33:06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平民化的先行朝代,在宋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都属于贵族政治时期,宋朝的头两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因为各自需要达到的政治目的都不遗余力的推广全新的、更加公平的科举制度,新的科举制度和赵宋皇族在政治上的需要造就出来了一个新的庞大的阶层,以士大夫为骨干的文官集团。

宋朝的文官集团是真正可以和皇权相抗衡的存在,为了维护这个团体的执政权力和利益,文官集团怼天怼地怼皇帝,整个两宋也就是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等寥寥几位在皇位上时能勉强压制住文官集团,其它的在以前各个朝代权力场上翻云覆雨的武将集团、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宗室集团、勋贵集团等等都被宋朝文官集团压制得死死的。

两宋武将集团被弱化的标志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后期的主要事件还有文官集团逼死狄青,宋高宗联合秦桧冤杀岳飞等,武将集团在整个宋朝都一直被压制,从没有机会出头。而宦官集团也只是短暂的在宋徽宗时期跳出来过,那也是文官集团内部因为党争导致的分裂给了宋徽宗利用宦官集团揽权的机会。宗室集团就更不用说了,宋朝的亲王是要向宰相行礼的。

至于外戚集团,宋朝的驸马做官如果是有实权的,基本上四品就到头了,后宫皇后和嫔妃的直系家属绝大部分都只能担任虚职,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归纳为武将的外戚和勋贵允许适当的通过战功给自己增加爵位和虚职,功劳捞到手后必须马上回京城待着,可以让你通过非法手段挣钱,但绝不可以揽权。

宋朝特别是北宋时期,文官集团在清除上述几大政治势力上面极度团结,基本上是出头一个敲死一个,即便在文官集团内部,权臣也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宰相担任到一定年限,一定会有人出来弹劾或指责,然后把他搞下去,而且这也是和赵宋皇族达成的默契,可以说,宋朝的文官集团把所有的可以从内部瓦解政权的威胁全部都给屏蔽了。

历史上所有的朝代基本上都是内部先乱起来而后亡,只有宋朝是完全亡于外,这就是宋朝的文官集团努力后形成的特色。不过到了南宋时期,因为外部金、蒙的威胁和压力,以及宋太祖一脉被压制了近两百年之后权力基因上的懦弱,南宋是频繁出现权臣,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曾权倾一时,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是韩侂胄。

韩侂胄身上有好几个标签,他是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的宰相韩琦的曾孙,是顶级官宦之后,他的祖母是宋神宗的女儿,母亲是宋高宗皇后的妹妹,老婆是宋高宗皇后的侄女,也就是说,韩侂胄还是个顶级外戚,他是以恩荫的方式进入仕途,也不是传统的士大夫,这样一个集勋贵、外戚、非科举入仕于一身的人,在北宋是绝对只能混吃等死的,他却经过三步走,逐步成为权臣。

第一步:“绍熙内禅”,韩侂胄通过宫廷政变获得拥立之功,成为新皇帝信任的臣子

韩侂胄是通过宫廷政变走上前台的,这也是一个北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例外,他推翻的是宋光宗,宋光宗是宋孝宗的儿子,大概有些精神上疾病,而且和父亲宋孝宗的关系很紧张,登基后多年不去后宫探望禅位的宋孝宗,被文官集团视为不肖。另外最主要的是宋光宗惧内,他的老婆李氏又权力欲望很强,经常干涉政事,宋光宗的这些事让文官集团对宋光宗极度失望。

为了不让宋光宗的老婆有参与朝政的机会,韩侂胄联合以赵汝愚为首的群臣和后宫的吴太皇太后(宋高宗皇后,韩侂胄的姨母)废掉了宋光宗,拥立他的儿子宋宁宗继位。在这次被史书上称为“绍熙内禅”的宫廷政变中,宗室大臣赵汝愚是群臣的首脑,政变后因功成为宰相,韩侂胄起到的作用就是联络吴太皇太后,他不是士大夫,所以被文官们有意无意的排斥,虽然有拥立之功,但并没有获得他想得到的执掌朝堂的机会。

第二步:和文官集团不和睦,搞掉留正和赵汝愚两大宰相

“绍熙内禅”后,没能获得所想的权柄让韩侂胄无法忍受,因此在宁宗登基后,韩侂胄的目标开始转向赵汝愚和留正这两位文臣之首。宋宁宗登基后因拥立之功将韩侂胄升为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院都承旨,但他对这个官位不满意,于是找赵汝愚要求能成为节度使,还希望给他加“节钺”,寄望于赵汝愚看在同为拥立大臣的份上让他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赵汝愚当然不会干,文官集团也不会干,赵汝愚虽然是宗室,但好歹也是中过科举状元,所以他这个宗室能得到文官集团的认可,韩侂胄这样的外戚却是他们共同警惕的威胁,怎么会给予韩侂胄这么大的权力?他们可不希望制造出不受节制的军阀出来,于是赵汝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韩侂胄的请求,这让韩侂胄极度失望,更加坚定了要除掉赵汝愚的打算。

除赵汝愚外,另一位宰相留正也和韩侂胄不对路,韩侂胄有参与朝政的意图,因此经常跑到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发表自己的见解,结果被留正一句话给怼了回去:“此非知青日往来之地”,意思就是说你韩侂胄没资格来宰相办公的地方。先是求官不得,再加上这明显的抵制,彻底激发了韩侂胄的怒气,于是韩侂胄勾结御史弹劾留正和赵汝愚,留正以当初拥立之功存疑的名义被罢免,赵汝愚就直接以身为宗室有可能篡位的名义流放,并在流放途中将他害死。

第三步:贬低和批判朱熹的学说,制造“庆元党禁”,清除掉所有的不支持者

留正罢官,赵汝愚身死,文官集团的两大掌舵人都被赶出朝堂,但韩侂胄还是有意无意地被文官们抵制,没办法,外戚的身份天生就和文官集团对立,有投靠韩侂胄的文官,但抵制的还是占据大多数,没有文官集团的配合,韩侂胄就无法掌控朝堂,怎么办?韩侂胄很干脆地发动了一场清除所有政敌的运动,即“庆元党禁”。

在清除留正和赵汝愚之前,韩侂胄已经先把他们的支持者,理学大家朱熹赶出了朝堂,现在韩侂胄继续借打压朱熹的名义清洗政敌,韩侂胄和他的支持者从理论上批判朱熹的学说,将之打成异端学说,然后将阻碍他掌控朝堂的危险分子全部拉进朱熹一党,把他们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经过“庆元党禁”的打击,敢公开站出来反对韩侂胄的人就暂时没有了。

在完成上述动作后,韩侂胄成为独一无二的权臣,但他因为不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所以在官位上是不能担任宰相之职的,他只能以太傅加平章军国事的名义行使宰相职权,巅峰时独揽军政大权,把参知政事(文官之首)和枢密院事(军方之首)的职权全给包揽了,权力远远超过前辈秦桧,他也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功立业。

在当时,最大的功业莫过于击败北方的金国,夺回本属于赵宋的江山,夺回赵宋老祖宗们安葬的陵寝之地,因此,韩侂胄在执政后精心准备以举全国之力北伐,这次北伐在史书上被称为“开禧北伐”,北伐之前,韩侂胄做了一系列准备,包括给岳飞平反,追封岳飞为王,贬斥秦桧,剥夺了他被追封的王爵,还给他搞了个难听的谥号“谬丑”。

可惜的是,韩侂胄搞了这么多事获得了权柄,也发动了北伐战争,但“开禧北伐”却因四川吴曦的叛变失败了,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陷入了危机,他本来以外戚的身份掌权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文官集团只是在他的大棒下暂时被压制,现在他兵败辱国,文官集团就有理由站出来掀翻他,而且因为韩侂胄文、武大权都一把抓,也让皇室心怀不满。

当时韩侂胄在皇室中的最大依仗吴太皇太后早已病故,宋宁宗的首任皇后,韩侂胄的侄孙女韩氏也病故,韩侂胄在皇宫中的后台全部消亡,于是,皇室和文官集团联手倒韩了。公元1207年,时任礼部侍郎的史弥远联合皇室中的杨皇后在韩侂胄上朝的途中将他暗杀,并将韩侂胄的人头送给了金国,宋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外戚权臣陨落。

韩侂胄死后,他害死的赵汝愚被平反,追赠太师、沂国公。韩侂胄贬斥的秦桧也被史弥远平反,恢复了曾被追封的王爵。韩侂胄生前为实现自己的功业进行的夺权行动不管多么严酷,也都还是政治斗争中常见的范畴,“开禧北伐”的失败也有奸细叛变的原因,但他打击朱熹学说的举动却给自己的身后带来了麻烦,元朝时修撰《宋史》的史官全是朱熹的徒子徒孙,所以,韩侂胄这位外戚权臣理所当然的被写进《宋史·奸臣传》。

标签: 韩侂胄

更多文章

  • 唐朝画家阎立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阎立本有哪些画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阎立本

    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宝。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真实的阎立本,除了画家这个身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

  • 明朝末大臣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嗣昌

    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一十七年,在这期间内阁大臣换了五十多位,首辅都换了十几位,足见君臣之间极度不协调,崇祯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时曾哀叹“臣皆亡国之臣”。崇祯在位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一位臣子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崇祯十一年就任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的杨嗣昌就是一位,他们君臣相得

  • 北宋名将枢密使外戚: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继隆

    李继隆是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与军事家。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是以弟继兄之位,搞出了“烛光斧影”这出千古疑案,他要想坐稳皇位,文、武两大集团的拥戴至关重要,其中军权又是重中之重,宋太宗很担心军中的将领不服从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李广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rdquo

  • 中国古典美女才女演员:夏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梦

    夏梦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合伙人、电影制片人,也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夏梦擅演擅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港译柯德利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有什么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称霸东方。但齐桓公本人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一代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们肯定很难想象一位皇帝被饿死的情景,但齐桓公不是皇帝,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决策出现失误,也暴露了齐桓公的缺点,下面就

  • 赵士程是谁?赵士程与唐婉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士程

    赵士程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唐婉第二任丈夫 。这是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沈园的一曲《钗头凤》,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从此传为佳话,流传之余,悲剧的结尾总令人潸然泪下。此刻,世人也逐渐忽视了另一个人赵士程,那个真正与唐婉共度了余生的人。一、君子色而不淫,爱是守护与成全陆务观与唐蕙仙的爱

  • 如何客观评价诸葛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建兴五年诸葛瞻出生,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出兵武功县。期间他给哥哥诸葛瞻在信中写到诸葛瞻虽然聪慧,但恐怕他将来成不了大器。同年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蜀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诸葛瞻也因为出身的原因

  • 如何客观评价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史慈

    三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fen)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发

  • 于禁在曹魏政权中真的是第一外姓将军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

    据《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些武将都是曹操麾下的精英,功勋卓著。而在这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地位是最高的,甚至在外姓武将中也是排第一的。与宗族大将相比,夏侯惇是地位最高的,而在外姓大将中,曹操最看重的是于禁。据《三国志 于禁传》所述,于禁是五子良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