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蔡文姬?

如何评价蔡文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31 更新时间:2024/1/23 9:32:13

蔡文姬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他三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儿。

蔡文姬博学多才又精通音律,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的传世之作。

《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记录了她颠沛流离的苦难人生,他的三段婚姻,虽自己不能左右,但也相对恩爱。

但在她的灵魂深处,最懂她的那个人确是一代枭雄:曹孟德。

01 蔡家有女初长成

蔡文姬,又说原名昭姬,晋朝避司马昭讳称文姬。是东汉极负盛名的学者蔡邕的掌上明珠,从小就有不同于常人的才华。

据说,在她6岁时,父亲在隔壁房间弹琴时,不小心弄断了一根琴弦,她竟能听出是第一根琴弦断了。

父亲又故意又弄断了一根,她又准确的猜出是第四根。

才貌双全的蔡文姬在16岁时嫁给了才子卫仲道,二人琴瑟和鸣,恩爱异常。可上天总是造化弄人,婚后第二年,卫仲道就病死了。

蔡文君孤身一人回了娘家。可是不久娘家的这座大厦也轰然倒塌。

佞臣董卓把持朝政后,刻意笼络名满洛阳的蔡邕。蔡邕称病不出,董卓竟以灭族相逼,无奈蔡邕只好辅佐董卓。

董卓待他不薄,短短数日,让他官生三级。

司徒王允设计杀害董卓后,就因为蔡邕叹了口气,就被王允认为他是董卓的同党,被害死在狱中。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在这天下大乱之时,匈奴侵犯中原,蔡文姬和许多妇女被掳掠到了匈奴。

02 胡笳十八拍

“胡笳”是胡人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蔡文姬在匈奴12年,她把自己的遭遇创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胡笳十八拍》。

每一拍都是血与泪的描写,把自己的颠沛流离、无奈嫁做胡人妇、对荒蛮之地的不适应、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离开胡地时,对两个儿子的离别的痛苦。

可谓是字字珠玑,字字带血。

蔡文姬和众多妇女被掳掠到匈奴后,因具有非凡的气质被献给了左贤王,并生有二子。

虽然左贤王待她不错,但她时刻是不快乐的,她不适应这里的一切,时刻想念着自己的家乡。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这是说:我并不是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不能为国捐躯是心有期盼。活着就还有希望能回到故乡,死后葬于故土才能心安。

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这是她能活下来的精神支柱。

可在那个荒蛮之地,谁又懂他的心声?

而远在京师的曹孟德却没忘记她。

曹操曾是蔡文姬父亲的门客,与她的父亲有“管鲍之好”。

曹操曾多方打探蔡文姬的下落,当得知她流落在匈奴,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去胡地把她赎了回来。

03 文姬归汉

经过了12年的大漠风霜,这个35岁的女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可已经再无一个亲人,哪里是自己的栖身之所?

关心她的人还是曹操,把她许配给了屯田都董祀,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帅哥。

开始这桩婚姻并不和谐,才20多岁的董祀,这个自恃清高的帅哥,被硬塞给了一位35的老女人。

况且这个女人第一任丈夫死掉了,第二任嫁的是胡人,并生了两个孩子。

他从内心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婚后不久,就犯了罪,要被处以死刑。

孤苦无依的蔡文君不愿失去这个唯一的依靠,虽然他并不爱她。

她能求的人只有曹操,当时曹操正大宴宾客。当大家都想见一见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女时,走上来的却是一位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的女子。

面对着蔡文军的恳求,曹操托词:事情值得同情,可判罪的文书已发出?

蔡文姬又叩头道:您的名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如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好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在蔡文姬的恳求下,曹操最终派人追回来文书,释放了董祀。

经过这次生死轮回,董祀终于明白了蔡文姬的好,从此两人恩爱有加,还生了一双儿女。

董祀获罪又免死,可能是曹操故意而为之,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董祀能接受蔡文君。毕竟他是时刻替蔡文姬着想的,他怎能舍得让她再一次进入孤苦的境地?

曹操懂蔡文姬,不仅仅只明白她在大漠的思乡之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更希望把她的绝世才情留在世上。

蔡文姬的父亲留给了他4000多卷书,可经过战乱,已全部遗失。

但蔡文君凭记忆默写出来400多篇。

蔡文姬这个曾经沦落为奴,遭遇凄惨的女子。在困难中能存活下来,靠的是信念的支撑。

在重重黑暗包裹的裂缝中照进来的阳光,是曹操对她的“懂”。

据说曹操在弥留之际,曾对蔡文姬有过评价:

“昭姬做事,大气完美;

昭姬作文,不让古人;

昭姬弹琴,天籁之音;

昭姬做人,明理合伦。”

标签: 蔡文姬

更多文章

  • 明朝宗室卫恭王朱瞻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瞻埏

    朱瞻埏,生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明仁宗朱高炽第十子,生母郭贵妃。仁宗一共10个儿子、7个女儿,从出生时间来看,朱瞻埏是货真价实的幺儿。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瞻埏的祖父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于八月十五日登基,十月十一日九岁的朱瞻埏被封为

  • 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耿弇

    耿弇(弇音演),字伯昭,祖籍巨鹿,其父耿况本在王莽朝廷担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家学渊源,从小文武双全,明经有权谋,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精通《诗》、《礼》,善于骑射,喜好将帅之事。正是他的到来,才使得流落河北的刘秀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支天下无双的幽州突骑,终在河北打开了一片新局面。从这位耿弇在历史上的表现

  • 明朝美女徐妙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妙锦

    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母贾夫人,她还有两个姐姐分别是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还有一个妹妹是安王的王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草莽,同样是穷苦出身的徐达从小就和朱元璋混到了一起,后来成为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 北宋隐士林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逋

    林逋[bū](967一1028年),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的隐士。其幼时好学上进,通晓经史百家。但并不是学究似的辩章析句,拘泥于书本。青少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纵情游于江淮之间多年,似闲云野鹤一般逍遥自在。林逋中年以后,他厌倦漂泊,回到了故乡杭州,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

  • 金朝开国功臣宗室完颜宗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1080年1137年),又名粘罕,金朝开国第一功臣,金朝宗室之后,其父完颜撒改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叔伯兄弟。完颜宗翰早年参与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因而备受金太祖信任。金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宗翰奏请金太祖伐辽:“诸军久驻,人思自奋,马亦强健,宜乘此时。”金太

  • 三国东吴名将徐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盛

    徐盛,吴国政权的著名军事家,作为孙权手下的一大虎将,徐盛可谓是得到了孙权的极其信任。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带领军队击败了黄祖,因此战功累累被升为中郎将。他曾经在濡须浴血奋战,哪怕已经身受重伤,但也绝不退下战场,展现了一个军人该有的素质。在刘备攻打吴国的时候,徐盛也跟随在丞相陆逊的身边,夺取了蜀汉军队多

  • 南朝陈名将萧摩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摩柯

    萧摩柯(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他的名字“摩柯”出自佛经,梵语,意思是大。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兰陵萧氏是当地望族,萧摩柯的祖父、父亲都在梁朝为官,萧摩柯幼年丧父,后被姑父蔡路养收养长大,“稍长,果毅有

  • 北魏功臣崔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浩

    崔浩,北魏早期走向汉化过程中,最著名的一个人物,历经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南北朝第一军事谋略家,对北魏的发展壮大,甚至是说一统北方,都可以算是居功至伟。就是这般在朝堂上屡建奇功的重臣,最后同样死的屈辱崔浩出身本就高贵,河北崔家世代都是高官显贵,是有名的世家大族。无论当

  • 清朝后期两广总督叶名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叶名琛

    鸦片战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绕不开的一个坎,而叶名琛是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绕不开的一个坎。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人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银元2100万,随后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美国和法国见英国侵略中国获利颇丰,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获得了英国人在中国的全部权利。中国有句

  • 如何评价秦朝女首富巴寡妇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巴寡妇清

    我国古时将社会阶层分为四个阶级,分别是士、农、工、商,其中代表读书人的士的社会等级最高、代表商人的商的社会等级最低。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很少有朝代较为看中商人,为了鼓励农业的发展对于商人一般都是采取打压的政策。而战国末期却有这样一位传奇女子、区区商人的身份令秦始皇都要对其礼待,这位女子便是巴寡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