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91 更新时间:2024/1/17 6:19:12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陈化成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陈化成非常的厉害,在清朝里面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想好好说说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个陈化成,所以下面还是来简单的介绍介绍这个陈化成吧,看看这个陈化成的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吧。

陈化成(1776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福建厦门)人。行伍出身,16岁时随伯父移居台湾,在淡水厅兴直一带(今台北新庄一带)成长。后加入清军,历任参将、总兵,经福建总督董教增推荐,转入福建水师、广东水师。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旋即升任江南提督,后上海与英舰作战时,力战而死。被后世称为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阿美士德”号到厦门进行间谍活动,陈化成率水师,将其堵截,驱逐出福建海域。同年,陈化成调任江南提督,见江南水师没有战斗力,怯懦名声在外。就在福建水师中抽选教官,尽心教练演训。同时,陈化成在上海吴淞路要道修筑炮台,铸造火炮,并在沿海修建26座堡垒。陈化成与士兵一样,吃住在一线,经常枕戈和甲而眠。不论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经常奔走军营、海防一线,两江前后两任总督裕谦、牛鉴对他都很器重。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疯狂进攻镇海(今浙江宁波东北),七月,道光帝任命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筹办进剿,收复定海,但伊里布慑于英军船坚炮利,竭力散播悲观论调,对收复定海迁延观望,无所事事。十月,派家丁率员弁携带牛羊犒赏北上白河返回定海的英军,擅自与英军头目懿律签订浙江停战协定,还通过侵略者与广东琦善相勾搭。英军哪管伊里布的这一套,加紧进攻镇海。江南三总兵与英军作战时全部阵亡,裕谦跳入泮池(镇海孔庙大成殿前),以身殉国,实现了他与镇海城共存亡的矢志决心。

陈化成将总督裕谦殉难的消息告诉了部下,他说:“武臣战死在疆场,是死得其所的地方,希望大家以总督为勉”!吴淞口有东西两座炮台:东炮台由水师参将崔吉瑞、游击参将董永清负责驻守;西炮台由自己和水师参将周世荣负责驻守;徐州镇守使王志元负责驻守炮台后面的小沙背、以防敌人从后面绕袭。陈化成为官廉洁,军纪严明,生活俭朴,受到吴淞一带百姓的爱戴和称赞:“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英军再次来犯,27艘英舰陆续结集在长江口外海上驻泊,用小船绕至小沙背,来到西炮台附近,企图火力测试西炮台火力情况。陈化成明白其意图,故意不发一炮,英军小船很快退回。临走前用木牌顺水浮书、约定交战日期。牛鉴当时正在宝山(今上海宝山区),有些害怕,陈化成对他说:“我在沿海海上出没40余年,在炮弹中入死出生,难计其数,现在见到敌人不敢抗击,不是畏惧敌人吗?难道我们就让敌人肆意欺侮百姓吗?我等奉命讨贼,理应有进无退。况且我们依靠吴淞口扼险抗敌,舍生报国,清牛鉴公不要害怕”。牛鉴为陈化成志气所感动,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将决心报告了朝廷。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初六日,英国侵略者以大小船只百余艘,陆军万余人,全力进攻吴淞要塞,进攻吴淞口。67岁的老将陈化成一直出帐挥旗发炮,与侵略军对战。西炮台第一发炮弹就击中了英军二战舰“布朗底”号,打死一名军官和几名水手。另一炮击中英船“弗莱克森”号,英一名测量手两腿当场炸断。双方激战两个半小时,陈化成部下的士气非常旺盛,火力猛烈。英舰击中清军演武厅。两江总督牛鉴为了保命,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战事,慌忙带随从从演武厅撤退。陈化成所在的西炮台大炮齐鸣,当天就击毁英舰船三艘。

双方经过休整,四月初八日,英军命一部分舰船继续围攻、牵制西炮台清军。陆军在另一部舰船掩护下,乘小船借着晨雾,绕过坏土塘慢慢靠近小沙背,徐州镇守使王志元得知总督牛鉴已逃,见英军逼近,急忙下令弃阵逃跑。英军占领小沙背后,又从背后向东炮台杀来。东炮台崔吉瑞、董永清见状亦丢弃阵地随之逃跑。东炮台丢了,清军威力大减。英军从正、侧、后三面进攻,西炮台朝不保夕。如果陈化成此时撤退还是来得及的,但他知道自己这样走了,吴淞口马上就丢了,遭殃的是来不及转移的上海老百姓,陈化成只有宁死不屈、坚持不走。

陈化成孤立无援,带上亲兵数十人,坚定守护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他让周世荣负责炮战,自己亲自督战炮台守卫;炮兵缺处,他就亲点燃火药,连开数十炮。守卫不足时,他又指挥抬枪队、鸟枪队,向登岸侵略军射击。登陆英陆军大队蜂拥而至,清军总兵钱金玉、参将许攀桂、徐大华先后战死。陈化成也身中7处枪弹,最终英勇牺牲在阵地上,同时牺牲的还有清军提标中营守备韦印福等80余名官兵。陈化成实现了与阵地共存亡誓言。周世荣等后被英军俘获。

炮台失守,宝山、上海随即失陷。陈化成死后第八天,当地百姓趁夜悄悄地将陈化成等烈士尸体背了出来,安葬在嘉定。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新觉罗·旻宁专门为之哀悼,命当地官员为之厚葬,赐谥号“忠愍”。

同治进士、刑部员外郎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说:“至于陈忠愍公之守吴淞,葛壮节、王刚节、郑忠节三公之守定海,及公之守虎门,皆以同舟匪夫,援绝鼓死,结缨免胄,颓我长城。余生庚子,世贯海东,采父老之传闻,睹近年之世变,濡笔纪此,愤气填膺”。《清史稿·陈化成传》说:“海疆战事起,既绌于兵械,又昧于敌情,又牵制于和战之无定,畏葸(xǐ)者败,忠勇者亦败。专阃(kǔn)之臣,忘身殉国,义不返踵,亦各求其心之所安耳”!现代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为陈化成纪念馆题诗赞陈化成:“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

标签: 陈化成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刘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说到刘罗锅,大家肯定都知道。在乾隆时期,刘墉可是非常受乾隆的喜欢,而且一直都留在身边。那么对于刘墉,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墉,别名刘罗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映的一部名叫《宰相刘罗锅》的电视剧,其实讲的就是刘墉本人。与电视剧不同

  • 阔阔真公主是忽必烈的女儿吗 阔阔真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阔阔真

    今天准备和各位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历史人物,她就是阔阔真公主。有关阔阔真公主的确切身份,实际上还存在一些争议,她虽然被称为公主,但她并不是皇帝的女儿,更不是忽必烈的女儿。阔阔真一生经历有独特的一面,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先简单介绍下忽必烈的女儿都有谁,再讲讲有关阔阔真的生平故事,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

  • 明朝开国将领:丁普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丁普郎

    一、黄陂农夫,义举骁将丁普郎,湖北黄陂人,本是农民出身,如果不是遇到元末大乱,他或许一辈子都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而引领丁普郎改变命运之人,就是徐寿辉。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黄河民工起义,登时天下大乱。由于起义者头戴红巾,因此称呼为“红巾军”

  • 唐朝宗室申王:李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慎

    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如此显赫的出身,生活自然过得顺风顺水,但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了李治驾崩,李治去世后,李慎等众多皇子的结局都没善终。先来简单说一下李慎的生平经历,梳理一下时间线。李慎生于贞观二年(628年),他三岁被封申王,五岁被任命为秦州都督,但此时因年纪太小并不可能上任,后被改封

  •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1],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2-3],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

  • 蜀汉大臣:来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来敏

    这次准备和各位网友介绍一位比较冷门的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来敏。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可能是第一次听到。那在演义里,来敏曾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在军中担任祭酒,主要负责后方事务。但此后发生一件事,导致来敏被免职。来敏十分长寿,他活的岁数要远超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那下面就和大家简单讲讲有关

  • 清朝后期四川总督:骆秉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骆秉章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原名俊,37岁时改名秉章[1],字龠门,号儒斋,广东广州府花县华岭村(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2]。晚清的中兴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的统帅之一[3-4]。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充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掌撰记。后历任侍讲学士、御

  • 如何客观评价曹魏辅政大臣曹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爽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按照早已安排好的日程,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九十里的高平陵去祭祀魏明帝曹叡。在曹爽兄弟出城后,司马懿当即释放出被曹爽迁至永宁宫的郭太后,并假借郭太后的名义迅速占领洛阳城,抢夺了曹爽兄弟在城中的武装力量。随后,司马懿上奏曹芳,陈述曹爽的罪行,并让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等人劝

  • 唐朝宗室韩王:李元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嘉

    他是李渊最宠爱的儿子,玉树临风、修身洁己,一生历经了唐朝四帝,晚年却被赐死,此人就是李元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元嘉,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一子。之前趣历史小编说了李渊最宠爱的妃子宇文昭仪,他俩育有两子:李元嘉和李灵夔,因母亲受宠的缘故,李元嘉也十分得宠,当时李渊对他的宠爱程度超过了其

  • 清朝宗室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爱新觉罗·福全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视,北京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说裕亲王福全病重。康熙顿时惊慌失措,连忙下令结束行程,提前返京,遗憾的是,还未等康熙回到北京,福全已经病逝。康熙非常痛心,史载“哭至柩前奠酒,恸不已”,康熙哭着到福全的灵柩前祭奠,痛哭不止。康熙